IBM CEO被點名做「述職報告」:沃森健康缺乏專業知識,6月預計完成撤資

“Watson Health的撤資與我們對AI及Watson品牌的承諾毫無關係,Watson品牌仍是我們AI事業的載體。”

六月初,伯恩斯坦第38屆年度戰略決策會上,IBM的CEO Arvind Krishna被點名進行了一番“述職報告”。

據雷峰網瞭解,這一會議全稱為斯坦福——伯恩斯坦戰略決策會(Sanford C Bernstein Strategic Decisions Conference),每年6月前後舉行,以伯恩斯坦獨立股票分析師與世界各大公司CEO的觀點碰撞而聞名。

全球各大公司CEO一年一度的大聚首,也成為工業界和投資界的關注焦點。

從今年的與會嘉賓看,有輝瑞CEO Albert Bourla、福特汽車CEO Jim Farley、摩根大通CEO Jamie Dimon等人參加。但整體來看,今年與會人數不如往年,約有110人參加,僅為去年的60%。

在這場會議中,Arvind Krishna與分析師關於Watson Health的交流,成為此次會議中的重要看點。

IBM CEO被點名做「述職報告」:沃森健康缺乏專業知識,6月預計完成撤資

今年1月,IBM就傳出以10億美元賣掉Watson Health的風聲,計劃將這一版圖下的醫療資料和分析資產全部出售給私募股權公司Francisco Partners,並於今年第2季度(即6月份)完成交易。

過去耗費40億的收購支出,也終於塵埃落定,成為IBM在醫療行業交的鉅額學費。

時至今日,在眾多大公司CEO的目光凝視下,重提“棄子”Watson Health,對這位任職剛滿兩年的CEO來說,壓力可想而知。

不過,這位IBM掌舵人對於AI的未來,仍然充滿信心。他說,“通貨膨脹、勞動力成本和世界正在經歷‘人口轉變’,這意味著‘擁有技能的人越來越少’,因此,AI和自動化將應用到越來越多的領域。我不相信這種趨勢會在未來幾十年內逆轉,也不相信AI和自動化會被唱衰。”

先看一看他是怎麼說的:

Q:為何賣掉Watson Health?很多人會把Watson與AI聯絡在一起,認為Watson是IBM的AI名片。但你們剝離Watson Health戰略,似乎說明IBM失去了AI這一底牌。

Arvind Krishna:在醫療領域,Watson Health缺乏必要的垂直專業知識。所以,IBM計劃在今年內徹底剝離Watson Health。

但對Watson Health的剝離,與IBM的AI技術以及Watson品牌無關。Watson這一品牌依舊是我們人工智慧的載體。如今,Watson旗下還擁有兩項技術:一個是Watson AI Ops,旨在讓IT運營更高效;另一個是Watson Order。

後者是將NLP技術嵌入到自動訂單服務中,目前我們已與麥當勞聯手,在多家汽車餐廳中上線了“免下車叫餐服務”。

去年6月,這一服務已在芝加哥城市內的10個Mcshacks(開在加油站旁邊的麥當勞餐廳)進行了試點。從實現效果來看,在使用AI免下車機器人的訂單中,約80%的訂單不需要人類干預。

為什麼要剝離Watson Health?

這實際上是縱向與橫向的問題。

我一直相信,我們的技術是最好的,但我們應該始終保持的是橫向的行業視角。透過我們的諮詢團隊,為所有的行業服務。

而垂直領域應該交給真正深耕在這一領域的專業知識人士,他們在垂直領域更具可信度。我們認為,長期深耕醫療保健和醫療裝置的公司,才是最有能力把AI深入應用在健康領域的那股力量。

這就是我們剝離Watson Health的原因。

我們這個月會完成撤資,新東家應該會發揮出它的價值,這對它自身來說也是最好的結局與起點。

去年年底,甲骨文花了280多億美元收購醫療資訊科技公司Cerner,或許也應該注意一下。從我們的經驗看,這要付出很多心血。

比如2016年,我們收購了金融諮詢公司Promontory,希望繼推出Watson Health後,將Watson的觸角從醫療健康延伸到金融監管領域,依託專業金融諮詢公司,推出智慧合規系統。

Q:“沃森最初的策略是橫向的行業服務,但過去它一度變成了垂直行業的深耕,比如除了推出Watson Health之外,IBM還收購了金融諮詢公司Promontory,將業務延伸到金融監管領域。從現在你們剝離Watson Health的結果來看,你們未來的戰略是要從垂直行業中退出來嗎?”

Arvind Krishna:我完全相信,AI應用於醫療保健、金融服務、合規監管等等,將有巨大的市場潛力。但換句話說,這需要十年、二十年才能實現。能到達那裡的人,至少是在那些領域長期深耕過的人。

回到醫療健康領域,這就意味著我們需要不斷地與醫生、執業護士,以及Watson Health的買家溝通。但這些都不是IBM進入醫療市場的優勢,所以才會出現錯位。

在監管合規領域也是如此,需要我們不斷地與監管者、會計師,以及那些擔心財務合規的人溝通。

所以,深入到某一領域需要付出很大的心血。現在,IBM仍在金融服務、廣告、商業自動化、影片流媒體和託管方面銷售Watson解決方案。至少我們相信,通貨膨脹、勞動力成本,正在讓整個世界經歷一場人口結構轉變。

這意味著,擁有技能的人越來越少,AI和自動化應用的領域將越來越多。至少未來幾十年,這一趨勢不會逆轉。

以上,就是Arvind Krishna在面對沃森健康時的表態。

從中,可以提煉出兩點:

1,沃森健康≠沃森,沃森依舊是IBM的AI名片。

2,IBM的優勢是橫向的行業服務。用七年去涉入一個行業,並不能做出成績。但從目前的全球智慧化趨勢看,過去做醫療AI的選擇是對的。

但事實真如Arvind Krishna所說,沃森的失敗是因為行業涉入尚淺所致?

去年十月,在Watson Health最知名的“代表作”——Watson腫瘤在中國大陸停止銷售時,雷峰網就曾與Watson的前員工、知情人士、合作方以及多位美國的醫療AI學者有過探討。

雷峰網認為,沃森確實如CEO所說,“垂直領域應該交給真正深耕在這一領域的專業知識人士。”

相比於IBM在醫療行業上的認知不足,除了技術上的問題,“人因”也是癥結所在。感興趣的讀者,可以閱讀原文連結《IBM Watson「敗走中國」內幕》

比如,外界曾一度唱衰Watson Health,原因是“Watson Health給出的建議療法出現明顯的診斷失誤”。但實情卻是,該診斷為Watson Health的“測試版本”所出,並非公眾以為的“正式版本”。但無論事實如何,整個IBM從上到下持緘默態度,任由輿論發酵。

過去IBM信奉的與B端打交道的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高管行事風格,反而成了與醫療消費者或媒體溝通時的障礙。

這種“船到橋頭自然直”的無為而治心理,也影響到Watson Health後續的產品落地。

比如在Watson腫瘤在中國本土化階段,中國醫生希望加入一些需求和模組,但為Watson腫瘤提供訓練資料的MSKCC(紀念斯隆凱特琳腫瘤中心)態度卻非常強勢,因為對中醫技術不瞭解,擔心新的產品開發和推廣會損害品牌形象而明確拒絕。同樣,在美國醫院推行Watson系統時,結局也以流產告終,原因竟出在Watson前期對美國醫院的資訊化水平預期過高,款項額度不到位。

在一些業內人士眼中,這似乎並非如Arvind Krishna所說,是在垂直行業沒有經驗而出現的錯位。對外,Watson Health難以把握與院方合作的主動權;對內,高層宣傳的激進和錯誤公關策略,一定程度破壞了品牌形象。

但根子上來看,是Watson Health所代表的認知技術,仍未達到滿分狀態,集中兌現天賦的時機尚未到來。

一週後,Watson Health或將正式退出IBM的舞臺,完成與私募股權公司Francisco Partners的所有交接。曾經在美國最受歡迎的智力競猜節目《危險邊緣》中一舉成名,次日出徵醫療最尖端領域的Watson,最終在人類歷史上畫上了的一個不算圓滿的句號。

而這場“述職”,或許也成了IBM為Watson Health而做的退幕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