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後一個劊子手,不聽師父教誨砍下300人首級,晚年下場悽慘

烈日當頭的正午,熙熙攘攘的菜市場街頭圍著一群人,有的人痛哭流涕,有的人咂嘴惋惜,也有的人指指點點彷彿佔據了道德高地。

喜歡圍觀熱鬧的走近一看,果不其然是處決犯人的場面。

只見監斬官抬頭望了望太陽,察覺時辰已到,駕輕就熟地扔出行刑的令牌。

手起刀落間,死刑犯的腦袋便與身體斷開,霎時間鮮血噴湧,圍觀的群眾有時拍手叫好,有時扼腕嘆息。

中國最後一個劊子手,不聽師父教誨砍下300人首級,晚年下場悽慘

這就是我們尋常印象中處決的畫面和劊子手的形象,隨著時代的變遷,這種殘忍的“斬首示眾”的處刑便退出了歷史舞臺。

那麼我國的最後一個劊子手是誰?他的生平有著怎樣的經歷,使他走上了當劊子手的這條路?不聽師傅不能殺人過百的勸告,在一生砍下300餘人的首級後,他的晚年過得怎樣?

出身窮苦的劊子手

鄧海山,生年不詳(一說出生於1882年),恰逢晚清時期,腐朽的清朝統治者們被列強欺壓,轉而加大對國內百姓的剝削,使得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

中國最後一個劊子手,不聽師父教誨砍下300人首級,晚年下場悽慘

鄧海山就是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出生於湖南省長沙市的一個貧苦家庭中,全家全都靠著父親一點微薄的收入勉強度日。

飢一頓、飽一頓的生活正是那個時代,中國人民的真實寫照。

隨著年齡的增大,家裡越來越供養不起一大家子人的日常伙食。

無奈之下,半大的鄧海山提出要外出謀生。

俗話說:“樹挪死,人挪活。”很多在當地混不下去的人,都能外出找到一份謀生的工作。

在那個年代中,晚清政府統治下的中國,錯過了工業革命的浪潮,逐漸被甩在了世界潮流的後面。

被列強打得割地賠款,不僅國內沒有像樣的工作崗位可以提供,而且很多地方,甚至掛著“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標識。

中國最後一個劊子手,不聽師父教誨砍下300人首級,晚年下場悽慘

再加上鄧海山常年營養不良身體瘦弱,且長相面露兇狠和醜陋。

在一番外出努力之下,半大的鄧海山從飢一頓、飽一頓變成了完全沒有飯吃的狀態。

很快,鄧海山便淪落到流落街頭、靠乞討度日的地步。

在生存資源受到極度壓縮的時代,乞討這個行業,用現在的話來說也是“卷得爆棚”。

鄧海山沒有一技之長,口齒也不夠伶俐,長相又不討喜,在乞丐中也屬於混得最差的那種,甚至一度都討不到飯吃,徘徊在餓死的邊緣。

然而此時鄧海山遇到了自己生命中的貴人,也就是他後來的師父佟紹箕。只不過,師父佟紹箕的職業卻不那麼令人滿意。

中國最後一個劊子手,不聽師父教誨砍下300人首級,晚年下場悽慘

劊子手的學藝生涯

在那個年代中,有一門手藝就意味著有了謀生吃飯的本錢,這就造成了很多手藝從不外傳、甚至傳男不傳女的情況。

那麼究竟是怎樣的一門手藝,需要讓佟紹箕做到在外尋找徒弟的窘境呢?答案就是劊子手。

此時的佟紹箕已經步入暮年,但他臉上的兇狠的堅韌卻絲毫未減,平靜的表情下就能讓人覺察出冷冽的殺意。

但此時的鄧海山已經混到了快要餓死的地步了,也管不得劊子手這行業的可怕。

心想著佟紹箕能給自己一口飯吃,就是自己的救命恩人,赴湯蹈火都在所不辭,更別說去學習一門不那麼光彩的手藝了。

在看到鄧海山面容的那一刻,佟紹箕便知道同樣面相兇狠的鄧海山,是適合做這一行的人選。

中國最後一個劊子手,不聽師父教誨砍下300人首級,晚年下場悽慘

便將其收為徒弟,以傳承自己的衣缽找到了給自己養老送終的保障。

俗話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起初鄧海山覺得劊子手的行業並沒有什麼難度,無非就是手起刀落,“咔嚓”一下看下犯人的腦袋就完事了,沒想到很快受到了師父的訓斥。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劊子手這個行業看似不難,但卻要求做到將犯人一刀斃命的技術。

古代的行刑很多都是在市場街頭施行的,如果這一刀下去犯人沒有死卻痛苦不已,實在是有失朝廷的“體面”。

要做到一刀將死刑犯的屍首分離,則需要專業的手法和力道。

最重要的是精準度,避免砍歪了刀被卡住,那時犯人撕心裂肺的嚎叫聲,也不是尋常人能接受得了的。

中國最後一個劊子手,不聽師父教誨砍下300人首級,晚年下場悽慘

為了做到師父的要求,鄧海山在師父佟紹箕的教導下,日復一日地對著冬瓜練習。

佟紹箕在冬瓜上畫了一條線,鄧海山砍得稍有偏差,便會招來師父的嚴厲呵斥與打罵。

久而久之,鄧海山的技術就愈發嫻熟了起來。

劊子手出師前受到的叮囑

佟紹箕終於到了該退休的年紀,按照傳統來說,他的徒弟鄧海山接替自己的職務,老劊子手也能安享晚年。

國有國法,行有行規,這在任何時候都是需要人們盡心遵守的。

在鄧海山出師前,佟紹箕語重心長地給他交代了很多這行的規矩。

比如在行刑的時候,劊子手要穿紅色的衣服,頭戴紅色的頭巾。因為紅色代表著火焰,能夠驅散不願離去的鬼魂,給活著的人們帶來安寧。

中國最後一個劊子手,不聽師父教誨砍下300人首級,晚年下場悽慘

行刑前的那一刻需要朝著刀刃上噴灑一口烈酒,這樣一來可以防止血液粘在刀上,刀刃就不容易越用越鈍。

民間傳說附著在刀刃上的鮮血,會引來刀下的鬼魂,鬼魂就會向執刀人索命等等。

除此之外,很多劊子手都要在行刑前給祖師爺上三柱香,並行三跪九叩的大禮,以感謝前輩們給自己留下的飯碗。

最重要的事情,佟紹箕給徒弟鄧海山叮囑了不止一遍,那就是劊子手此生最多可以處決99名犯人。

因為劊子手這行殺孽太重,不僅僅是死後閻王爺不願意接受,而且活著的時候也容易厄運纏身。

只要殺人不過百,劊子手就不會遭到報應,身上的戾氣就不會招來一些超自然的東西,否則將會大難臨頭。

中國最後一個劊子手,不聽師父教誨砍下300人首級,晚年下場悽慘

在應諾了師父的叮囑後,鄧海山學成出師,在官府頂替了師父退休空置下來的工作。

不過,他真的會嚴格遵守師父佟紹箕叮囑的要求嗎?

鄧海山為什麼會違反師訓?

在古代的時候,人們都認為劊子手造成殺孽,是不祥的行業。死後會下地獄,因此很多寧可餓死都不願意從事劊子手這一行。

也正因為如此,官府每年有大量的死刑犯需要處置,劊子手這一行業的缺口很大,需要一批膽大的人來從事。

中國最後一個劊子手,不聽師父教誨砍下300人首級,晚年下場悽慘

最重要的是,每處決一名死囚,劊子手就能獲得一定的賞銀。

在鄧海山那個年代足足有四兩之多,不僅保障了他的日常開銷,甚至能夠支撐他像“上流人士”一樣花天酒地。

更有油水可撈的是,死刑犯的家屬們,為了讓親人最後一遭不再忍受痛苦,往往出錢賄賂劊子手們,要求他們務必一刀斃命,不要讓犯人們再活受罪。

在巨大的利益誘惑面前,師父的叮囑顯得是那麼的蒼白無力,很快就將出師前記下的師訓給拋擲腦後。

古代退休後的手藝人們,不僅靠著之前攢下的錢財過活,還會享受著徒弟們的孝敬,逢年過節鄧海山登門送禮拜謝越來越頻繁,這讓佟紹箕高興之餘不免起了擔憂。

原來,年輕氣盛的鄧海山,每每遇到官府需要處決犯人時,總會第一個報名,全然不顧行業的規矩和師父的叮囑。

中國最後一個劊子手,不聽師父教誨砍下300人首級,晚年下場悽慘

在佟紹箕得知後,屢屢勸誡鄧海山收收殺心,不要造成太重的殺戮,免得以後厄運降臨在他的頭上。

面對師父的勸誡,鄧海山陽奉陰違,依然對於處刑拿錢的事情樂此不疲,最終終於釀成了大禍。

最後一個劊子手的下場

短短几年的時間,鄧海山就幫助官府砍下了300多人的首級,這令他賺得盆滿缽滿,卻沒有想到這背後的代價。

面對著財富的與日俱增,鄧海山早已不是那個窮困潦倒的孩子了。

他也想要過好自己的人生,此時他正是到了成家的年紀。

每每提到鄧海山,除了死囚犯家屬迫不得已的往來,沒人願意跟他產生任何交集,更別提把家裡女兒嫁給他了。

中國最後一個劊子手,不聽師父教誨砍下300人首級,晚年下場悽慘

鄧海山令人討厭的職位,和醜陋兇惡的長相,讓他屢屢上門提親時,都吃了閉門羹,小有錢財卻討不到一個老婆。

恍惚間,鄧海山想起了出師前的那一夜,師父對自己的敦敦教誨。

轉眼間,自己已然變成了人們唯恐避之不及的物件。

開弓難有回頭箭,鄧海山放棄了想要成親的念頭,轉頭全心全意地替官府賣命工作,這總不會有什麼問題了吧?

靠山山倒,靠人人跑。統治了中國兩千餘年的封建王朝,似乎在一夕之間轟然倒塌,中國迎來了一個歷史新的篇章。

隨著辛亥革命的一聲炮響,各地紛紛起義響應,中華大地上有了走向共和的勢頭,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溥儀簽下了退位詔書,封建帝制土崩瓦解。

中國最後一個劊子手,不聽師父教誨砍下300人首級,晚年下場悽慘

時代中的一粒塵埃,落到了鄧海山身上就是一座足以壓垮一切的大山。

隨著中華民國的成立,各地大多廢除了舊時代的制度,鄧海山失業了。

誠然,在魯迅先生的筆下,還是有著“人血饅頭”的故事,劊子手處決犯人甚至能引來愚昧的群眾們來蘸血。

但是新時代的劊子手們似乎都變得“文明”起來,他們身穿整齊劃一的新型現代軍裝,乾的仍然是殺人不眨眼的老事。

無論如何,這艘新時代的船上,還是沒有舊時代殘黨們的席位,作為一個無足輕重的小人物,鄧海山的崗位被取締了。

鄧海山晚年孤苦淒涼的生活

除了當劊子手外,鄧海山哪有什麼一技之長呢?多年來的劊子手生涯早已深深地植入了鄧海山的脊髓,他不知道自己該乾點什麼、能幹點什麼了。

中國最後一個劊子手,不聽師父教誨砍下300人首級,晚年下場悽慘

由於他不顧行規殺人發財的惡名,街坊鄰里都不願意接納他,他之前攢下的錢財也都被揮霍殆盡,全然不知道還有失業風險這麼一回事。

在鄧海山的餘生裡,他只能做著最苦、最累、最卑賤的工作,即便如此人們還是會因為他的惡名而感到厭惡。

窮困潦倒的鄧海山身體一天不如一天,更要命的是,他的心裡揹負著沉重的罪孽,壓得他到死都難以瞑目。

晚年的時候,鄧海山想要出家當和尚,靠著吃齋唸佛想要贖清自己的罪孽,以求死後不再那麼悽慘、下輩子能投胎一個好命。

如果是盛行“贖罪券”的某些宗教倒也還好,但在中國最廣泛分佈的、信徒最廣的卻是佛教。

中國最後一個劊子手,不聽師父教誨砍下300人首級,晚年下場悽慘

這樣看來,鄧海山不僅是生不逢時,還算是生不逢地了。

寺廟一直要求佛家弟子們不能造殺孽,而鄧海山不聽師父教誨,造成了過大的殺孽,寺廟住持們也都一致拒絕了鄧海山的出家請求,沒有人願意收留。

就這樣,中國最後一個劊子手,死在了不為人知的深山老林之中,在1925年他的屍體被發現時,早已死去多時。

鄧海山的一生做錯了什麼呢?他出生於那個腐朽黑暗的年代裡,是生錯了家庭?選錯了行業?還是違背了師門的祖訓?

而我們僅僅所能得知的是,這樣一個出身窮苦的人,幹著一份最令人唾棄的營生,掙扎一生也沒有得到任何尊重,死在了一個不為人知的地方,承載著中國最後一個劊子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