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國門生物安全,這位昆蟲鑑定專家專門精準識別“外來黑戶”

走進上海海關動植物與食品檢驗檢疫技術中心植物檢疫科,昆蟲檢疫鑑定實驗室高階農藝師朱雅君正在處理不久前送來的亞氏象犀金龜,一公一母兩隻甲蟲大約手掌般大小,已被做成標本用於科普宣教。朱雅君告訴記者,這兩隻甲蟲被裝在郵包裡,郵包申報為玩具,但裡面裝的卻是活體,違反了相關規定,而她的工作,就是為這些入境的動植物進行檢疫鑑定,確定它們的真實身份。

保護國門生物安全,這位昆蟲鑑定專家專門精準識別“外來黑戶”

圖說:實驗室人員對郵包中甲蟲幼蟲進行鑑定。上海海關供圖

自2008年進入實驗室以來,朱雅君已經從一位昆蟲學博士成長為一名昆蟲鑑定專家,她和同事每天都要對來自口岸的100多份樣品進行鑑定工作,精準識別這些“外來黑戶”,前面提到的兩隻犀金龜,就是國內“異寵”愛好者非法購買入境的。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強生物安全管理,防治外來物種侵害。海關承擔著外來物種入侵口岸防控工作職責,是有效阻斷外來物種入侵的第一道防線。飼養“異寵”,不僅關乎個人喜好,更關乎生態安全。

為斬斷異寵購、運、銷走私鏈條,上海海關嚴打“異寵”跨境走私,僅今年就從各種渠道截獲走私“異寵”等外來物種185種次。螞蟻、甲蟲幼蟲、蠍子、壁虎……異寵也成為這幾年朱雅君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工作物件,她拿起裝有蝸牛標本的試管瓶告訴記者,這是國慶期間截獲的森林蔥蝸牛,“這個物種主要生活在歐洲,在我國無分佈,以各種蔬菜、瓜果、花卉等農作物為食,嚴重時可短期內將新移栽的蔬菜全部食盡。一旦進入我國境內,無疑會給農林牧漁業帶來危害,甚至影響本地生物多樣性。”

在朱雅君看來,長途運送活體入境,既不是真正愛動物,也是對國家生態安全的不負責任。“外來物種進境後,一般有兩種結果,存活或者死亡。如果存活下來,說明本地環境適宜其生長,而在缺乏天敵的環境中,它就會大量繁衍,佔據本地物種的生態位,最終導致本地物種消失;這些物種未經過輸出國家或地區相關部門的檢疫,極有可能攜帶病原微生物和有害生物,威脅社會公眾健康安全。此外,由於許多異寵都十分小眾,飼養方法也不明確,部分飼養者會選擇棄養,甚至直接丟棄到自然環境中,比如不久前在黃浦江發現的暹羅鱷,具有一定的攻擊性,而且在水域中沒有天敵,如果沒有及時發現並抓捕,後果不可想象。”

“每次開啟包裹看到這些小動物,都覺得它們狀態很差,十分可憐,如果真的喜歡,也不要透過非法販賣的方式來獲得。”朱雅君補充道。

在同事眼中,朱雅君認真、仔細,肯下苦功夫,有她參與的鑑定,總是讓人更加放心,她也被看作是實驗室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

2012年,上海海關從一批來自菲律賓的進口香蕉中截獲檢疫性有害生物新菠蘿灰粉蚧,依法對該批貨物進行除害處理。後來,上海海關又在多個批次的菲律賓進口香蕉中發現新菠蘿灰粉蚧,有效地阻擋了這種檢疫性害蟲的入侵。

據瞭解,新菠蘿灰粉蚧是一種對菠蘿、香蕉等植物危害較大的害蟲,在菲律賓等熱帶地區分佈較廣,若蟲和成蟲在寄主植物表面取食,分泌大量蜜露,引起煤汙病,可造成寄主植物營養不良,嚴重時引起植株死亡。其在我國僅區域性地區有分佈,一旦大量傳入,將會對我國水果、蔬菜等種植業造成嚴重危害。

“要對香蕉進行處理,首先要證明我們確實發現了新菠蘿灰粉蚧,那麼製作粉蚧標本就成了其中關鍵一環。但粉蚧外部特徵比較少,需要進行玻片製作才能準確鑑定,而熟練製片有一定難度。”為此,朱雅君先後在北京林業大學、南京海關等對粉蚧較為了解的機構脫產學習了一個多月,後來又查閱了許多文獻資料,並對玻片標本的製作方法進行改良,終於熟練掌握了粉蚧標本的製作技術。

後來,朱雅君還將自己的學習成果透過寫論文、在系統內的全國培訓班上將經驗和技術進行分享,提高全國各口岸的檢測鑑定能力。

隨著技術的不斷髮展,檢測手段變得更多,朱雅君的鑑定工作開展得更加順利,但她並沒有停下學習的腳步,“地球上已知的昆蟲種類就有100多萬種,每當在實驗室看到不熟悉的昆蟲類群樣品,都會讓我感到興奮,並努力去搜尋研究鑑定方法,每當一種入侵害蟲被準確鑑定並進行檢疫處理後,總能讓我感到驕傲。”

上海是全球最大貿易口岸城市,上海口岸的工作也總是繁忙充實的,朱雅君總是感嘆時間不夠用,對於時效性比較強的工作,她還會加班加點趕工。多年來,朱雅君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不斷拓寬自己對昆蟲的認知,把自己鍛鍊成了一個昆蟲的“全科專家”,“維護國門生物安全,防止外來有害生物入侵,這是我們的職責使命,能夠保護我們生活的環境,我覺得很有意義。”朱雅君自豪地說。

通訊員 滬關宣 新民晚報記者 郭劍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