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方與倉儲聯手將庫存鋁錠重複質押,多企業被騙數億

5月底,鋁現貨貿易市場曝出了鋁錠重複質押事件,在業內掀起軒然大波。融資方將庫存鋁錠一貨多押,從而導致無法提貨,引發貨主集體擠兌,目前公安機關已介入調查。

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經過多方調查發現,鋁錠重複質押事件涉及企業達20多家,以及數家交割倉庫,貨值高達數十億元,多個資金方將面臨較大損失。

有知情人士透露,該事件背後是貿易鏈條中的幾個融資方疑似買通了多家交割倉庫,聯手進行重複質押詐騙,對行業造成了十分惡劣的影響——現貨貿易量短期驟降,整個貿易生態圈或將重構,倉儲行業或面臨洗牌。

數十億元鋁錠重複質押

涉及此次事件的某公司負責人李華(化名)告訴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事情的起因是,5月底平安商貿有限公司(下稱平安商貿)對其位於廣東佛山中金聖源倉儲管理有限公司的鋁錠貨物辦理提貨業務時,發現倉庫貨物存在較為嚴重的重複質押融資現象。

“融資方質押給平安商貿的貨物有3萬多噸鋁錠,涉及資金大約6億元,但平安商貿去中金聖源的倉庫盤貨,卻發現貨物的數量明顯不足。由於擔心資金損失,平安商貿就趕緊把貨物提前轉運至其他倉庫,據說大概轉出了8000~10000噸。由於事情鬧得動靜很大,其他貨主也聞風而動,去倉庫搶著提貨移庫,但因為融資方一貨多押,一些貨主提不到貨,於是報警,警察迅速將中金倉封住。”李華說。

一樁涉及數十億元的鋁錠重複質押事件漸漸浮出水面,目前警方已介入調查。

“在中金倉出了問題後,資金方貨主們很快就意識到,是鋁貿易鏈條中的上海巨伊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上海海石榕實業有限公司、上海芮廣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等融資方存在問題,於是去查他們還在哪些倉庫有業務,貨主們便去拉貨,結果發現上海南儲、浙江康運、寧波九龍等幾個倉庫均有重複質押的問題,比如1萬噸貨物重複質押給了多個資金方進行融資,部分資金方或將面臨比較大的損失。”李華表示。

據瞭解,浙江康運、寧波九龍、上海南儲等均為交割倉庫,部分倉庫已處於封控狀態。

“誰也沒想到,幾個融資方竟然透過多家交割倉庫進行重複質押詐騙,這對鋁行業貿易圈生態帶來了極為惡劣的影響,涉案金額可能有幾十億元。”李華說。

一份業內流出的名單顯示,本次鋁錠質押事件中的資金方有數十家,覆蓋面廣泛。既有嘉能可、托克這樣的海外貿易巨頭與山東、福建等地大型國企,還涉及平安商貿等多家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

融資方買通倉庫?

從目前瞭解的情況看,上海巨伊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上海海石榕實業有限公司等融資方,聯合倉儲公司將庫存鋁錠重複製作倉單,並向大型國企、民企、外企的貿易公司進行了重複融資詐騙,該事件還在持續發酵中。

“最近很多現貨行業的人都在聊這件事,在我們看來是有行業老人鑽了行規的空子。有色是先付款後付貨,正常有色貿易的貨物流轉非常快,可能1~3天就做完交易,大家一般都不會去核庫驗貨,也沒人敢造假。但這次出事的是質押,托盤和質押在行業裡比較普遍、期限都很長,在這個過程中如果造假,風控不嚴就很容易出現問題。”有銀行人士向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表示。

知情者稱,上海海石榕實業有限公司在上述幾家融資方中質押資金規模最大。天眼查資料顯示,該公司股東是兩名自然人,實控人陳曦持股比例為95%。據悉,陳曦曾在某大型有色央企任職。

為何幾家看似名不見經傳的貿易公司,可以騙倒這麼多知名企業和正規機構?

“這其中可能有幾點原因,一是融資方是有色圈裡特別資深的一批人,有些是從中鋁系出來的,還有些在鋁市場裡做的量一直都很大、名氣很大,交易對手會相對信任;二是因為這批人體量大,他們在倉庫的話語權很重,倉庫很多時候要求著他們,為違規操作提供了可能,據我所知有倉庫是在跟這次出事的融資方合作以後才有了鋁的業務;三是融資方對行業熟悉,利用了一些漏洞,他們對交易對手的風控習慣非常清楚,這次出事的都是交割庫又不是標準倉單,就是因為行業裡預設交割庫的信用更高。”上海某貿易公司負責人指出。

另有訊息人士透露,上海某涉事倉庫已被總部派人接管,相關負責人已被暫停職務,基本證實貨物存在虛開倉單重複質押問題,具體涉及金額不詳,目前該倉庫正處清盤貨物並和客戶對賬階段,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後續會進一步關注相關資訊。

【來源:證券時報】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