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記憶中”的上海名小吃 篇二十八:這次總算沒讓我失望——再訪“佳家湯包”麗園路總店

作者:因你們而飛

陽康後,食慾一直不振,總覺得沒什麼特別想吃的。隨著這3年的影響,很多路邊“老店”都關了,使我更想著在它們的身影消失前儘快去拔草。今天中午,突然想吃小籠饅頭了,城隍廟小籠、南翔小籠、萬壽齋這幾家距離都有點遠,乾脆再給“佳家湯包”一次機會吧。

佳家湯包

坐落於麗園路上,馬路對面可以停車(車位可能有點緊張),門頭已經重新弄過了

那些“記憶中”的上海名小吃 篇二十八:這次總算沒讓我失望——再訪“佳家湯包”麗園路總店

名字叫“佳家湯包”,但實際可選擇的菜品還是不少的,分為湯包、湯麵、餛飩、飲品四個大類。

那些“記憶中”的上海名小吃 篇二十八:這次總算沒讓我失望——再訪“佳家湯包”麗園路總店

在美團上直接購買套餐,優惠5元,實付46元

那些“記憶中”的上海名小吃 篇二十八:這次總算沒讓我失望——再訪“佳家湯包”麗園路總店

中午時分,店裡的人還是坐的挺滿的(目測可以容納30人同時用餐)。而內堂廚房,工作人員一邊蒸煮,一邊現包各式湯包,連收銀的也經常跑到裡面去幫忙上菜。店面看起來還算乾淨,但由於缺少人手的原因,上菜的時候此起彼伏的叫號聲、問號聲不絕於耳,“煙火氣”十足。來就餐的,中老年顧客為主。

那些“記憶中”的上海名小吃 篇二十八:這次總算沒讓我失望——再訪“佳家湯包”麗園路總店

我坐在窗邊的長條桌上,發現這裡也有這款套餐的推薦廣告牌

那些“記憶中”的上海名小吃 篇二十八:這次總算沒讓我失望——再訪“佳家湯包”麗園路總店

從買完單落座開始計算,足足等了20分鐘才拿到自己點的套餐。先來看看這碗小餛飩,蛋皮切的不夠長,數量也實在是少。喝一口湯先,大骨湯底配上豬油和白胡椒的點綴,讓它的味道更為濃郁,青蔥的點綴在顏色方面也增加了畫面感。不過小餛飩的賣相真的一般,不是厚皮那種做出來的縐紗款,也不是薄皮做出來的透明款。湯比小餛飩本身的味道要好,畢竟它可以抵消湯包帶來的油膩感。

那些“記憶中”的上海名小吃 篇二十八:這次總算沒讓我失望——再訪“佳家湯包”麗園路總店

蟹粉小籠搭配的是有薑絲的米醋,如果非要找茬,就是醋碟並沒有倒扣在蒸籠裡保持熱溫。薑絲採用嫩姜作為原料,可惜切工一般。米醋是地道的傳統米醋,口味純正。用它搭配有腥味的蟹粉小籠確實是最佳選擇。

那些“記憶中”的上海名小吃 篇二十八:這次總算沒讓我失望——再訪“佳家湯包”麗園路總店

蟹粉小籠我平時點的少,在我看來小籠饅頭要吃就吃原味的,只不過今天想多增加的“營養”,幫助自己快速恢復體力。一籠12只,尺寸適中(比南翔小籠和城隍廟小籠略大),在蒸籠裡碼得整整齊齊。店家為了方便清潔蒸籠,基本都取消了竹蓆作為隔墊,好一點的用這種一次性油紙,差一點的用矽膠材質的。這對於口味是有影響的,不僅竹香味沒了,紙或者矽膠對於蒸汽的傳遞與竹蓆也不可同日而語。裡面有蟹粉的緣故,所以小籠外面看起來黃黃的(蟹油有點滲出來),褶皺倒是捏的不錯,經過高溫蒸煮並沒有變形糊在一起。

那些“記憶中”的上海名小吃 篇二十八:這次總算沒讓我失望——再訪“佳家湯包”麗園路總店

每一隻小籠都保持外皮完整,沒有破損,所以用筷子輕輕夾起,沾一下醋,咬破一點點,把小籠裡的湯汁一口吸到嘴裡,真的是鮮得眉毛都要落下來了。為了給大家看小籠裡的湯汁,特意把湯汁都倒在湯羹上,可以看到湯汁色澤保持純淨,上面浮著一點點黃油。

那些“記憶中”的上海名小吃 篇二十八:這次總算沒讓我失望——再訪“佳家湯包”麗園路總店

小籠是鮮鹹口的,第二層的味道則是帶一點點腥味(畢竟是裡面有蟹粉),第三層味道才回味一點點甜。不說跟無錫小籠比,跟上海大多數的小籠比都沒有那麼甜。新鮮豬肉和蟹粉混合的比例不錯,味道並未互相掩蓋,而是層層疊疊。小籠皮不粘牙,有一點點彈性。

那些“記憶中”的上海名小吃 篇二十八:這次總算沒讓我失望——再訪“佳家湯包”麗園路總店

總結

新鮮的食材、恰到好處的比例調和、先包先蒸,最後趁熱吃,才能感受到的美味,缺一不可。此次美食之旅,讓我大快朵頤不枉此行,大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