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昊:每個角色在我心中都有原型

秦昊:每個角色在我心中都有原型

秦昊:每個角色在我心中都有原型

秦昊:每個角色在我心中都有原型

改編自作家周梅森同名小說的電視劇《大博弈》28日晚落幕。這部劇聚焦中國重灌行業發展歷程,講述了“非典型”企業家孫和平,面對國內外諸多強手步步緊逼,帶領企業逆風翻盤的故事。

秦昊第一次在一部宏大敘事、激情澎湃的現實主義大劇中“扛戲”,以他獨特的表達方式塑造了一位“敢於用理想的火焰衝破固有一切障礙”的企業領導者。秦昊在接受北京青年報採訪時說,“我在這部戲格外注意要把孫和平演成一個同事、父親、師哥……演員應該演一個人,而不是一個職業。如果脫離人的基礎去演一個企業家,對我來說就是失敗的。”

“孫和平”離自己不遠

周梅森曾說《大博弈》是一部經濟劇,觀劇的門檻很高,因此需要找到一種合適的講故事的辦法:“我們決定要突破過去形成的講技術革新、講勞模英雄、講廠子改造的套路。在拍攝時,劇的開頭原本設計了一場國際會議,但最終決定這個故事還是應該從最接地氣、最基礎的故事和最好玩的場景講起。所以後期剪輯的時候重新安排,把倒敘變成了正敘,也就有了現在的孫和平臨危赴任北機廠廠長這個開頭。”

但對於演慣了“平凡人”的秦昊來說,“孫和平”並沒有那麼高高在上離自己很遠,相反,那是他從小記憶中的生活和身邊的人。“我生長在東北,也趕上了國企改革,身邊的很多親人都經歷、談論過這些事情, 從小的耳濡目染, 讓我對東北企業體制改革比較熟悉 。所以我在看劇本的時候腦子裡是有畫面感的,裡面的每個角色在我的心裡面其實都是有原型的。”

這個人物來得正是時候

《大博弈》的觀眾也發現了,這部劇很多劇情是靠臺詞來推動,對欣賞習慣是一種挑戰。秦昊在接到劇本後也發現了這個問題,擔心觀眾的接受度。但最終讓他迎難而上的,除了那份天然的親切感,更重要的是孫和平這個人物對秦昊而言,來得正是時候 。“以我現在這個年齡來看這部戲的劇本,我的經歷和閱歷讓我能夠明白裡面所有的人物之間的關係 。可以感受到劇本當中那種很生活化, 又很巧妙的博弈的魅力, 這些讓我非常有創作的慾望 。如果是十年前,我可能很難有這樣的理解,所以對於一個演員來說,時機也非常重要 。”

對於表演,秦昊的觀點從來都不是超越自己,“最重要的是讓觀眾相信角色”。接演《大博弈》,他有很大的“企圖心”:“我覺得既然我有機會出演這樣一個大時代背景的正劇, 就想是不是可以把自己的一些對錶演的理念,對人物的理解帶進來 。比如說之前可能很多人會覺得一個能夠帶動百年老廠的主角,得是那種高高在上的完美人物 。我就想把他變成一個我腦海中見到的活生生的鮮明的一個人,如果用更生活化,更接地氣一些的表達的方式去演這個角色,可不可以?我很想在這部劇裡做一個嘗試 。所以大家也會看到,不管給廠子開會也好,或者碰到了一些困難等等,孫和平都是以一個正常的人的方式去表達,沒有強加一些光環。我跟導演商量最多的地方也是在他身上再加點什麼缺點,讓他更像一個真實的人。”

真誠是他身上最重要特質

孫和平開場在東南亞賣“耗子藥”,他逆風翻盤的決心是隨著劇情層層展開才被觀眾看到的,被問到角色這些理想主義基因是從何而來的,秦昊說,他認為孫和平不能單純用好、壞或是聰明、愚笨這樣單一方向的詞語來定義。比如劇裡大家都叫他“孫猴子”,他確實很精,但是早期在和楊柳劉必定的博弈中他往往是處於弱勢的,一直在吃虧。不過吃虧的最後他又能反敗為勝、走到最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這個人物身上有一個詞,那就是“真誠”,他認為真誠是孫和平身上最重要的特質。“孫和平是在一個傳統國企裡面成長出來的一代新國企人。他有著前瞻性、有著超前的思維,所以在當時那個時代他的一些做法在別人看來很瘋狂。但是正因為他看到了歷史的發展趨勢,所以他才更有決心,能夠堅定地去實現理想。”

無論如何,孫和平大開大合的人生“爽感”跟《親愛的小孩》《隱秘的角落》劇中人物還是不可同日而語。談到未來擇戲更傾向於哪種人物方向,秦昊坦言,性格原因自己很少演相同型別的角色,還是想讓自己更多的跳出舒適區,去冒險。

文/本報記者 楊文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