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醬油:成也營銷,敗也營銷

海天醬油:成也營銷,敗也營銷

圖片來源:海天味業微博

風暴中心的海天醬油,連發了兩次公告,依然無法澄清潮水般的質疑。

「新增劑」「中外雙標」「傲慢迴應」等等,海天的身上被貼滿了標籤。抖音上甚至有人發了往下水道里倒海天醬油的影片。

海天並非什麼負面纏身的企業,在此次事件之前,它長期佔據國內醬油行業龍頭老大地位,甚至在推廣醬油方面還起到了很大貢獻。

然而一夜之間,海天從醬油界的一哥變成了第二個酸菜。速度快的宛如流星墜落。

為什麼會這樣?

也許,回頭看看它這幾十年的發家史,能給我們一些啟示。

從醬園到醬廠

但凡是開門做生意的,十個有八個都要強調自己下自己「歷史厚重」感。在食品製造行業,「百年老店」早就爛大街,要沒個三五百年曆史都不好意思出來打招呼。賣個燒餅都得是乾隆爺「讚不絕口」的。

當然,乾隆爺讚不絕口的東西少說也有幾百家,至於真假,那就有待考證了。

海天也有個能追溯到乾隆年間的祖宗:海天醬園。不過它不怎麼宣傳這個,在官網上,海天老老實實承認,自己最早的歷史也就是到1955年。

《佛山市輕工業志》記載,在那一年,佛山搞改革,將本市25家古醬園合併重組,建成了佛山市公私合營醬油廠。新工廠得有個名字,大家選中了醬園中名聲最響的海天醬園,「海天醬油廠」由此誕生。

廠子很年輕,但產品倒是有很厚重的歷史。醬油這東西,前身最早能追溯到周代,南宋時醬油一詞正式出現。製作工藝是將大豆放在缸裡,露天日曬天然發酵而成。因而長期以來,這類調味品都侷限於光照充足的嶺南地區。

在海天醬油廠成立之初,一字長蛇陣的大醬缸依然是醬油最主流的製作方式,工序也由工人手工完成。但在新的文沙廠區建成後,海天就開啟了對傳統制造工藝的現代化改良。

1961年,海天建成第一座水泥曬池,用大池子替代了傳統的大缸。這在當時的醬油行業屬於開創性的發明。傳統大缸容量小還佔地大,相比之下曬池容量大、更衛生也易於操作。

此後,海天不斷改進水泥曬池,增加了玻璃罩,地下貯池,實現了入料出油的機械化和管道化。

1971年,海天研發成功醬油真空注瓶器,使醬油注瓶時更加高效、衛生。同年第一條自動包裝流水線也投入使用。

按照《佛山市輕工業志》記載,從1968年到1980年,海天幾乎每一年都有技術創新問世。到80年代末,不斷擴建的文沙路廠區已經擴建到接近10萬平方米。工廠總產值已突破億元大關,出口創匯達到500萬美元。

而這甚至只是海天醬油帝國的開始。

海天和它的廠長

時勢造英雄,英雄也需要時勢。海天和龐康,就是這麼一對互相成全的關係。

1982年,剛大學畢業的龐康進入了海天醬油廠,歷經數年打拼成為副廠長。此時恰逢國企改制,海天醬油廠重組為佛山市海天調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

從龐廠長變為龐經理的龐康獲得了更大的許可權,他決定放開手大幹一把,併為海天定下了兩條發展策略:規模化,品牌化。

在當時,北方的醬油廠依然是傳統的色厚味重的單一產品,不少廠還處在作坊階段。龐康力排眾議,砸下3000萬引進國外生產線,將海天的產品質量提高了一個層次,大批次銷往長江以北。原本專屬於嶺南的「生抽」「老抽」概念,開始在全國開花。

另一方面,龐康也相當有遠見地看到了品牌的作用。1992年,在那個全國多數地區的醬油還需要「打」的散裝銷售年代,龐康就為自家的「海天」註冊了商標專利,並在玻璃瓶上使用精心設計的「海天」標示。這一策略持續至今。

1999年,海天砸大錢冠名了中央一套《新聞聯播》七點檔的鐘表倒計時,成為首個登上央視黃金檔廣告位的調味品牌——要知道,這個位置之前亮相的不是白酒就是名錶。一瓶醬油竟然能和大品牌平起平坐,一時間全國聞名。

戰略對了,戰術就很好打。1998年,海天率先在湖北實現銷量突破,當年取得7億銷售額,第二年達到10億,從此開始了它長達十餘年的快速增長期。

2014年,海天在A股上市,當天市值逼近500億,直逼老牌白酒五糧液,龐博和另外33個高管一夜之間成為億萬富翁。2017年,昔日的龐廠長在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上排名31位。

2019年,海天的營收逼近200億元,位列調味品行業第一,排在其後的,是做廚邦醬油的中炬高新和千禾醬油的千禾味業——一個46。75億,一個7。71億,加在一起乘以3都趕不上海天。

做好一瓶醬油是龐博的成就,但他顯然不滿足於「只」做好一瓶醬油。

在海天還在開醬園的清末民初,在廣州南水鎮有一個叫李錦裳的人。開茶店賣蠔湯養活一家人。他偶然發現,賣不完的蠔湯濃縮後味道更好——李錦記和蠔油,就此同步誕生。

李錦記發明了蠔油,然而一百年過去了,賣得最好的蠔油卻是海天牌的,甚至連蠔油的國家標準,都是海天在2007年牽頭制定。

背後的原因就是海天打出了價格戰:在醬油產品線和經銷網路鋪開後,海天隨即開了蠔油生產線,並依靠技術革新,將原本數十元一瓶的蠔油降價到不足10元。時至今日,李錦記的蠔油產品依然走中高階路線,海天憑藉更高的價效比鋪開了在家庭和中小餐館的銷路,成功反超祖師爺。

海天把醬油的品牌思維也帶到了蠔油上,2018年,海天以蠔油單品冠名《最強大腦》,2021年,又贊助了《吐槽大會》第三季,並藉助嘉賓之口將「我是來打蠔油的」等段子梗包裝進節目中。進一步提高了認知度。

2017年,海天味業的蠔油收入為22。66億元,這基本上就是蠔油市場40%的份額。

時至今日,儘管推出了上百個品類的產品,但醬油依然是海天的安身立命之本。公司2019年財報顯示,200億營收裡,醬油品類佔比超58%,達116億元。而醬油類產品的毛利率也超過了50%,位居業內榜首。

醬油是海天的看家本領,也是海天最王牌的產品,卻恰恰翻車在這上面,為什麼?

問題可能還是出在營銷上。

成也營銷,敗也營銷

營銷成就了海天,作為調味品中認知度最高,甚至是沒有之一的牌子,在輿情風暴前依然有無數人表態支援,這背後離不開海天每年真金白銀20多億建立的品牌認知。

但細細論起來,海天的營銷策略怕是出了點問題。

縱觀海天曆史,「工業創新」一直是其血統之一。從醬園合併為醬廠,又從醬廠發展為調味品巨頭,背後的根源其實一直都是工業化。若沒有先進的生產線,沒有屢次革新的工藝,沒有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根本沒有今天的海天。

時至今日,研發依然是海天的企業文化。坊間傳聞,海天每7名員工中,就有一人與研發工作相關。2020年,海天味業的研發經費高達7。12億元,在60家A股上市企業公司中,排名第一。

這本是海天的王牌,卻被海天生生整成了最大的軟肋。

明明早在半個世紀前就已經開始採用現代工業製法,海天卻頻頻宣傳自家產品「古法釀造」「純天然成分」。往好了說是誇大宣傳,往嚴重了說,有「欺騙」消費者之嫌。

海天曾經聲稱自家產品「三蒸三曬」,「曬夠180天」才上市。海天味業的晾曬場近60萬平米,以每年200萬噸的產能計算,每平米要曬3噸以上的醬油。這個數字遠不是「古法釀造」能做到的——真正的傳統釀造醬油至少需要半年,而且還有儲存問題。

包括這次衝上風口浪尖的「零新增」醬油,本身也是一個「偽概念」。

早有食品專業人士指出,不使用新增劑的醬油為了保質期必然過量使用鹽分,不但影響口感還會造成鈉攝入過量——實質上根本不比普通醬油健康多少,價格還要更貴。

然而海天自己的零新增醬油廣告中,卻在有意無意暗示「新增是有害的,純天然最好」。

海天醬油:成也營銷,敗也營銷

這種長久以來的「天然好,工業壞」的營銷結果,就是親手培育了反對自己的消費者。海天連續兩次公關,強調自己新增劑符合國標,然而評論區中,一則留言被點贊無數:「不好意思,我一點新增劑也不想吃」。

或許海天,以及其他食品企業該重新反思一下長久以來的宣傳策略了。食品新增劑並非全都是「科技與狠活」,有些也確實在促進食品工業科技進步。這沒什麼需要遮遮掩掩的,本就該光明正大告訴消費者:我們的產品到底添加了什麼,有什麼作用,消費者為什麼不需要擔心。

而不是平時在廣告裡一直暗示「零新增更放心」,出現輿情之後卻說「我們的新增劑符合國標要求」。自己都精分,就別怪消費者質疑了。

不過,在這之前,海天或許該考慮換一個公關團隊了……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