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人的91年人生之旅,無數人為之悲痛不已,有人說:我們都錯了

2021年5月22日下午13點07分,一位老人安詳走完了91年的人生之旅。

訊息一經公佈,全網無數人都為之悲痛不已。

湖南長沙花店的菊花全部斷貨,甚至連滿天星和百合都斷貨;

他的靈車緩緩駛過時,所有車輛為之鳴笛;

一位老人的91年人生之旅,無數人為之悲痛不已,有人說:我們都錯了

他留在大學的塑像下面是學子們敬獻地層層疊疊的鮮花;

社交媒體上無數人為他含淚告別,有人說:現在我們知道了當年十里長街送總理是什麼樣的感受。

那麼為什麼是袁隆平?

1930年袁隆平出生時,中國正處於軍閥混戰;等到他7歲時,日寇的鐵蹄又踏向我大好河山;

終於等到新中國成立,推翻了壓在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又遭受了三年自然災害……

一位老人的91年人生之旅,無數人為之悲痛不已,有人說:我們都錯了

袁隆平在採訪的時候說到:(當時)饑荒的時候餓死人,大家都吃不飽飯,我親眼見過。大家都沒有飯吃,叫花子過去討飯,飯都沒有,你討誰?

為了讓中國人吃飽飯,袁隆平一生都投在了雜交水稻上面。

在學生時代,課本上有這樣一句話:“中國以佔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佔世界22%的人口。”以前只是把7%和22%當做一個考點,更視之為一個很普通的成績,長大後才發現,讓這麼多人吃飽飯、讓這麼多人消除貧困是何等巨大的成就!

聯合國評價中國在消除飢餓問題上的成就時說到:這是人類歷史上最耀眼的人道成果之一。如果不把中國消除飢餓的成果計算在內,全球營養不良人口自1990年以來增加了1800萬。可以說中國以一己之力扭轉了全球營養不良人口的資料。

一位老人的91年人生之旅,無數人為之悲痛不已,有人說:我們都錯了

而我們消除飢餓、消除貧困有一大半功勞屬於雜交水稻,今天中國種植的雜交水稻面積超過1600萬公頃,佔比達到52%,但是產量佔比達到58%。

現在的世界上,還有太多的人吃不飽飯,更有一些國家只能吃泥巴餅果腹,要是沒有袁隆平、沒有雜交稻,我們中國人要解決溫飽問題不知道要額外增加多少的巨大成本。

再說一個細節:

在新世紀之初,隨著全球範圍內氣候異常以及各種天災的影響,導致國際糧食市場出現大量的缺口,在這一影響之下,從2005年開始,國際糧價開始暴漲。

此時國際糧食巨頭虎視眈眈,國內糧價也是蠢蠢欲動。

一位老人的91年人生之旅,無數人為之悲痛不已,有人說:我們都錯了

要是國內糧價上漲,勢必極大影響國內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以及國家的穩定。在這個危急關頭,國家丟擲儲備糧食穩定市場。國際糧商為了自己利益,將儲備糧全部吃進,繼續造成市場緊缺;隨後國家繼續丟擲儲備糧,糧商繼續吃進……

這幾個回合下來,看著中國儲備的幾乎無窮無盡的儲備糧,所有人都相信中糧儲可以撐爆國際資本,有小道訊息說中國儲備糧高達一億噸,國際資本只能灰溜溜撤出中國。

根據資料統計,世界主要糧食價格自從2005年以來已經上漲了80%,2008年3月,國際大米價格達到19年來的最高,小麥價格達到28年以來最高,比起2005年,小麥價格漲了3。4倍,玉米價格漲了5倍……

一位老人的91年人生之旅,無數人為之悲痛不已,有人說:我們都錯了

而從2005年到2008年,中國的糧價僅僅上漲0。7倍,正是中國對於缺乏糧食的刻骨銘心,才有瞭如今袁隆平院士在採訪中說的:(中國人捱餓)再也不可能了!

許多人都被今天國內的繁榮所迷惑,甚至認為生來就該如此。

但是翻開歷史書,在中國長達三千多年的歷史記載中,飢餓和戰爭才是常態。

每逢戰亂時期,“餓殍遍野,大飢,人相食……”的記載充斥於史書之中,哪怕是康乾盛世,對於底層的百姓而言,也只能是不餓死而已。

一位老人的91年人生之旅,無數人為之悲痛不已,有人說:我們都錯了

中國人擺脫糧票,擺脫食物的限量供應也才不過區區三四十年而已。

中國人對於糧食安全的重視怎麼說都不為過,中國一直死守18億畝的耕地紅線,就是為了保證在最極端的情況下讓老百姓能吃上飯。前幾年還有公知要求放開紅線,認為沒有糧食,可以去國際市場上買。

但是公知不會告訴你,別人不賣怎麼辦?晶片別人不賣了,我們可以花時間自己研發、自己造,糧食別人不賣給你了,第二天吃什麼?

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就是保證我們中國人在最危險的時候也可以保證不餓肚子,這就是袁老為什麼說:(中國人捱餓)再也不可能了!

一位老人的91年人生之旅,無數人為之悲痛不已,有人說:我們都錯了

雖然有人吐槽雜交水稻的口感不好,但是口感永遠是排在生命之後的需求,糧食安全首先要考慮的是基礎的生存安全。而且現在雜交水稻的團隊已經在改良雜交稻的口感了,可能再過十年,口感不下於東北大米的雜交稻也會走向市場,但是這需要新一代農業科技者的繼續付出。

中國耕地面積有限,袁隆平再次把目光瞄向了其他可以利用的土地——鹽鹼地!

在鹽鹼地裡種水稻?

這看似天方夜譚一樣的想法也在袁隆平團隊的努力下成為了現實!

一位老人的91年人生之旅,無數人為之悲痛不已,有人說:我們都錯了

“我國有15億畝鹽鹼地,它們也是我國未來極為重要的後備耕地資源。如果我們抓緊開展耐鹽鹼水稻品種培育及核心技術研究,並將其中1億畝改造成水稻田,按每畝300公斤估算,則有望每年增加能養活8000多萬人口的糧食產量。這也是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重大創新工程。”

袁隆平90歲高齡的時候還在搞能把鹽鹼地變為農田的“海水稻”,他心心念的依然是為中國人多增加一點糧食產量,多養活一些人。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先生離開了我們。

他來時,中國遍地狼煙烽火;他去時,中國四處稻花飄香!

一位老人的91年人生之旅,無數人為之悲痛不已,有人說:我們都錯了

這世上沒有神仙,也無需立廟,因為每一縷升起的炊煙,都是來自人間的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