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冷的冬季來臨,教你科學的穿衣保暖方法!

2021年開年暴擊就是一大波寒潮,很多地區氣溫甚至將低於北極,零下20度的預警讓人想大喊救命,那麼如何科學地穿衣保命呢?

最冷的冬季來臨,教你科學的穿衣保暖方法!

一波來勢洶洶的寒潮

翻看衣櫃裡的冬裝,媽媽的秋褲……羊毛衫、搖粒絨、羽絨服,彷彿還是不能抵消窗外冷風帶來的寒意。開啟購物app,各種冬裝廣告鋪天蓋地而來,各種號稱保溫的黑科技名詞如同一套套組合拳打過來。

那麼,如何識破形形色色的套路,鑑別出真正保暖效能優良的冬季裝備呢?

下面就來為大家深度解析下。

破除迷思,越厚不一定越暖

人類作為恆溫動物,達到熱舒適性最基本的條件是維持人體熱平衡,即自身產生的熱量和向環境散失的熱量之間能量交換的平衡。

當氣溫較低的時候,我們新陳代謝產生的能量會向環境耗散,如果服裝的保暖性差,人體就會散熱過多,產生熱虧損,導致體溫下降。

那麼,要達到保暖效果,冬服需要阻止體表向外界低溫環境進行熱量轉移,包括熱傳導、熱對流、熱輻射等方式。一旦明白保溫的原理,選擇冬服也就沒那麼難了。

在人類漫長的服裝發展史上,從來沒有一個時期,像當前一樣擁有這麼多選擇。除了天然材料,例如棉、麻、絲、毛皮、羽絨等等,人工合成的纖維在紡織品中的佔比也在不斷增大。衣物材質的進化史,不僅是豐富衣物色彩的過程,還是提升衣物保暖效能的過程。

對於冬服而言,人們往往在這些材質的基礎上,選擇厚度較高的產品,彷彿厚度和暖和之間有某種神秘的聯絡。

然而,材質的選擇相較於厚度,往往更為重要。

最冷的冬季來臨,教你科學的穿衣保暖方法!

穿得厚並不一定意味著保暖 | giphy

棉花和羊毛都是較輕較細、中空度較高的纖維,在透氣保暖方面效能優異。而原料是聚酯纖維(polyester),經多道複雜工序加工處理而成的搖粒絨,可以說在各方面模仿了羊毛,不僅質地輕盈,其禦寒能力更是羊毛和棉花的2-4倍。羽絨自不必說,作為一種來源於鴨或者鵝等水禽動物的天然蛋白質,在保暖材料中絕對佔據著不可替代的位置。

最冷的冬季來臨,教你科學的穿衣保暖方法!

搖粒絨成為近幾年保溫新寵 | 圖蟲創意

鴨絨和鵝絨在形態上的差異,導致了其保暖效能上的優劣。鴨絨和鵝絨均以半球狀的絨朵的形式存在。一般情況下,呈散射狀球形的朵絨絨朵的蓬鬆性和保暖性較好。

鵝絨比鴨絨保暖效果更佳的原因就在於鵝絨的絨朵一般比鴨絨的大。

然而,當你選擇羽絨服時,不能僅憑鴨或者鵝兩個字就做出判斷。因為大一些的鴨子,它們的絨朵會比仔鵝的絨朵要大。

最冷的冬季來臨,教你科學的穿衣保暖方法!

左為鴨絨絨朵,右為鵝絨絨朵 | 付賢文

熱導率,保暖的終極奧義

熱導率是單位面積、長度的材料在單位溫差下和單位時間內直接傳導的熱量。關於熱導率,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小時候的一道物理題,即觸控同樣溫度的鐵塊和木頭,會覺得鐵塊更冷一些,這就是因為鐵的熱導率比木頭高,而並不是二者溫度不同。

因此,冬服材質的熱導率一般都比較低,其中羽絨的熱導率更是低於棉花和羊毛。

根據熱導率的定義,我們也就很容易理解,厚衣服由於增加了導熱的長度,從而降低熱量的傳遞,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厚度與保暖之間的神秘聯絡。

然而,

要說什麼東西熱傳導率最小,那就是靜止的空氣。對於既定的衣物而言,纖維間能夾持的空氣越多,空氣越靜止,服裝的保暖性越好。

棉花也好,羊毛也罷,其中空的纖維可以固定較多的空氣,使保暖的空氣保溫層包覆身體;羽絨纖維的比表面積很大,黏附靜止空氣的表面積也大。想象一下前面提到的蓬鬆朵絨,就能感受到空氣被朵絨的絨朵纖維抓住的溫暖觸感。另外,經常被消費者視為“廉價貨”的腈綸材料,反而更容易吸附空氣,所以在製造“空氣保溫層”的能力方面也非常出色。

總之,哪種材料具有固定靜止空氣層的能力,哪種材料便在保溫候選中佔有一席之地。

最冷的冬季來臨,教你科學的穿衣保暖方法!

選對衣服,讓你在冰天雪地裡肆意玩耍 | giphy

那麼,

是不是空氣層越厚越好呢?答案是否定的。

空氣層厚度非常低的時候,保暖性也很低;空氣層厚度超過一定值以後,保暖性又會下降。

這主要是由於太多的空氣會開始流動,形成熱對流,增加了散失的熱量。

需要強調的是,熱絕緣效果好的一定是靜止的空氣,而不是流動的空氣。試想你穿著一件厚厚的羊毛衫站在北京零下10度的寒風中,絕對抖到懷疑人生。當身體釋放的熱量加熱了衣服纖維間固定的靜止空氣,我們覺得很溫暖。但吸收熱量後的空氣,密度會降低,於是會自動上升。空出來的地方就會被旁邊的冷空氣補充,在形成對流的同時,人體周圍的空氣一直是冷的,當然就會感到寒意。

所以,最適宜的空氣厚度對於保暖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也就是為什麼羽絨服要保證一定的充絨量。

最冷的冬季來臨,教你科學的穿衣保暖方法!

保暖性與空氣厚度的關係 | 潘文麗

不過,在這裡要提醒一句,即使將每種材質的熱導率告訴你,也不能單純以它來判斷一件成衣的保暖性。因為同一種材質,其製成纖維的工序不同,得到的纖維結構會不同;同樣的纖維,編織方法不同,衣物的保溫效能也會相去甚遠。

多管齊下,隔絕寒冷

綜合來說,衡量服裝或保暖材料保暖效能的指標可以採用一般是克羅值(clo)來表示。

克羅值越高,表明隔熱能力越強,保暖效果越好。該值越高,表明隔熱能力越強,保暖效果越好。

以某吸溼發熱保暖內衣系列而言,三個級別(普通款、倍舒暖、高舒暖)的克羅值分別為0。193、0。236、0。349,而服裝表面滯留空氣層的克羅值為0。78。看起來即使穿上三套也就勉強超過了一層滯留空氣而已。不過,為什麼它的保暖效果感覺非同尋常呢,這是因為它採用了多種複合材料,多管齊下:人造絲吸溼性較強,主要用來吸收人體的水蒸氣並將其轉化為熱能;聚酯則保證了汗液能較快烘乾;腈綸負責吸附空氣,製造“空氣保溫層”。

說了那麼多,

對於在冬天如何選擇保暖效果好的服裝,這裡就有了一個大致的通用原則:

第一,選擇天然羊毛或人工聚酯類纖維的衣物,這些衣物製作冬服確實有先天的優勢,即材質本身的熱導率比較低。在選擇羽絨服的時候,鵝絨絨朵相較鴨絨絨朵較大,能固定更多的靜止空氣,保溫效能會得到提升;

第二,一定厚度的衣物是保暖的前提,畢竟厚度的增加會降低熱量的傳導。即使臃腫一些,但穿得厚仍然是最樸素的保溫方法;

第三,多重衣物疊穿,是增加空氣層的好辦法,但請記住要增加靜止空氣層。

最冷的冬季來臨,教你科學的穿衣保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