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立業,29歲創業,身價40億的奶茶女神,為何卻被傳統娛樂拋棄?

喜茶又上了熱搜。

估值超160億,創始人聶雲宸身價高達40億,對於一個快速崛起的奶茶品牌而言,算是前無古人了。

要知道,聶雲宸29歲,專科畢業,僅

花了八年時間,便做出了這樣的成績,個人沒有傳奇背景,開局也沒拿屠龍寶刀

30歲立業,29歲創業,身價40億的奶茶女神,為何卻被傳統娛樂拋棄?

若要讓普通人實現以上任何一個數字,貌似運氣比實力靠譜點兒,這就需要中幾十甚至上百次頭彩,按機率算,100%等於不可能。

這下,總有人會不淡定了。

在傳統的社會認知裡,30歲是人生的分水嶺,特點大致為二,一是立業,一是成家。對於大部分第一批90後而言,正在面臨這場磨人的考驗——

“立業”還在路上,大家都在努力工作,一邊自嘲社畜辛苦,一邊振作加班快樂;“成家”疲於相親,強顏歡笑難掩車房之困,倔強地遮掩著自己的髮際線,轉身離去,只留下一地頭髮。

而這個時候,聶雲宸已經在另一個層級的競技場。

為何?

01

從江門到小欖,從皇茶到喜茶

和很多傳奇大佬相似,聶雲宸的成功也是一個勵志故事。

1991年在廣東江門出生的他,從19歲便開始了自己的創業生涯。起初,聶雲宸開的是一家手機店,主角的開局總是佈滿荊棘的——手機生意並不好做——不僅競爭激烈,而且山寨機橫行,尤其是電商崛起之後,線下手機店就沒落了。

於是,聶雲宸開始了第二次創業——開奶茶店,他在2012年5月12日開了一家名為叫皇茶的店,這是喜茶的前身。

這家店和在中國任何一個縣城能夠發現的奶茶店、蛋糕店都沒有什麼不同:窄小的門面、樸實的裝修、半人高的櫃檯兼操作檯。當時,聶雲宸21歲,和大部分小老闆一樣,從店面裝修、選單設計,到做產品調製,聶雲宸只能靠一人身兼數職,去勉強維持差強人意的門店生意。

最糟糕的時候,店鋪一天只有20元的營業額。很難想象,這家店會在4年後以“潮流、創意”的標籤席捲北上廣一線城市。

在那個時候,在沒有外來人口的江門,產品質量和價格才是王道,想營銷都花不出去錢,想要留住顧客只能靠不斷改進產品。

江門的生意開始好轉後,聶雲宸又在江門陸續開了3家門店,然後進軍無論在經濟發展還是語言環境上都與江門類似的廣東中山市。

現實卻令聶雲宸大跌眼鏡——位於中山市區的門店毫無生意,每天的營業額不過幾百塊。聶雲宸說,後來他意識到,他們的競爭力主要在口碑傳播,之前的積累的人氣在中山毫無作用,需要重新規劃,2014年,奶茶店在江門和中山的臨界點——小欖鎮開業。

30歲立業,29歲創業,身價40億的奶茶女神,為何卻被傳統娛樂拋棄?

小欖是聶雲宸“福地”。

不僅生意很快就有起色,更重要的是,兩年後,也就是2016年,聶雲宸重新註冊了商標,將皇茶改名為“喜茶”,也就是這一年,喜茶獲得由IDG資本和投資人何伯權的1億元融資,何伯權就是中山小欖人,除了職業投資人,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前樂百氏創始人,一個曾經可以和娃哈哈分庭抗禮的飲料品牌,一位在快銷市場上摸爬滾打過的老兵。

好了,當故事發展到這裡,很多人開始激動起來,因為草根創業經歷,總是能夠找到共鳴,畢竟困難始終是那些困難,大多數人很難經歷真正磨骨剜肉般的苦難。

很多人認為自己也夠刻苦、自己也能堅持,只要等到一位賞識自己的“

何伯權

”,就能起飛了。但這也恰好是網際網路幻化出來的陷阱。

網際網路非常直接地捅破了不同階層、不同群體間的窗戶紙,讓我們能夠看到民間疾苦,也能窺視富貴生活。

當然,當下亂花迷眼的網紅日常,也時刻挑動著觀眾的神經。

此前,來得最兇猛的當屬《後浪》。

影片在跑馬燈式的快速放映下,演繹了一個夢幻的世界——人人都是主角,人人都能有自己的選擇,人人都能美好。

但《後浪》例舉的一攬子年輕人,都是各自領域的佼佼者,他們的美好,無法感同身受,更不能借鑑延用。

留下來的只有大盆雞血和一絲絲焦慮。

事實上,媒體所報道的成功人士,哪怕背景再普通,哪怕經歷再勵志,哪怕看起來“我好像也能試試”,也被輕易陷阱去。

從江邊小巷無人問津的小店,到遍佈全國各地遭資本爭搶,4輪融資,喜茶僅用了短短四年,光是這樣的成績,就足以說明聶雲宸很優秀,非常非常優秀,比99。999%的同齡人都要優秀,無論是眼光、判斷還是決斷力。

他們都是沒有辦法借鑑模仿的。如果聶雲宸成功的理論能夠讓普通人拿來就用的話,喜茶這兩個字早就不值錢了,能成功的人大多靠的就是他的經驗不可複製。

核心競爭力的可複製性和價值永遠成反比。

02

運氣、野心與殘酷

奶茶店是一個看似門檻很低的行業,特別是“網紅”二字賦予了它極高溢價空間的當下。

奶茶店同時也是死亡率極高的行業,入局者幾乎只有滅亡的結果,但這一路屍骨道路旁,喜茶是一座開滿玫瑰的花園,可謂鐵打的喜茶,流水的其他奶茶店創業者。

資料顯示,在北上廣深城市,大小奶茶加盟店不少於1000多家,投資經理們接觸過的奶茶店老闆可能有上百位,最後是出生於普通家庭,就讀於普通學校,做著普通創業的聶雲宸獲得了資本的青睞。

喜茶,

有資金,有人脈,聶雲宸一路走來,得到的助力非比尋常。

30歲立業,29歲創業,身價40億的奶茶女神,為何卻被傳統娛樂拋棄?

2017年2月,喜茶開出上海首店——位於上海人民廣場來福士商場。新店瞬間引來上百人的長隊,慕名而來的顧客在大廳被蛇形通道分成6條,等候少則半小時,多則6小時,就是為了購買一杯喜茶。

但回過頭來看,從手機店到奶茶店,聶雲宸的創業都是在低門檻、小成本的行業起步,同質化競爭嚴重。夫妻店比比皆是,小本生意餬口可以,但是要成為一個全國性的現象性產品,可不是靠開一家店、再開一家店的口碑可以達到的。

目前奶茶行業,但凡能說出名字的品牌,“喜茶”也好,“奈雪的茶”也好,背後都有大量的資本來支撐,從一開始就被作為連鎖品牌來打造,投入的資金、人力是普通街邊小店無法比擬的,而且背後的老闆通常都是有多年餐飲業經驗和人脈的人。

聶雲宸進入這個行業,也不過是不到5年時間,而且大部分的資源都沉澱在廣東二三線城市。

在全國一炮而紅,需要一點野心,一點運氣以及很強的運營能力。

比如你如何保障一夜之間,所有的微信公眾號都在討論喜茶?為何喜茶排隊會被廣泛討論和報道,不是深諳市場之道的人,無法為喜茶製造出這樣一個完美的開局。

所以,不要眼饞喜茶,就盤算著自己也開幾家奶茶店,搞搞網紅風,玩玩尷尬的營銷。非要去學牛人說話做事思考,乃至學牛人消費,給自己製造一種盲目的幻覺,性質就等於山羊學飛翔。

成功對事也對人,不同人的成功本質上也是分等級的。

聶雲宸曾經說“不被惰性裹挾”。

喜茶大大小小的事情他都特別關注,網上的差評會讓他徹夜難眠,員工送錯外賣會讓他氣得砸電視,每一家新門店開業他都要參與文案和設計圖的設計。對於喜茶的每一個細節他都不願意放過,他追求更高的品質,想要做出獨一無二的飲品。

好傢伙,看起來確實一絲不苟。但事實上,有多少賣奶茶的創業者用著同樣的一絲不苟在努力維繫著門店的生存,又有多少上班族用著同樣的一絲不苟在盡力讓生活更好一點。

要用同樣的努力,達到同樣的目標,背後的細節多到你難以想象。

所以永遠相信一個道理,認知到世界的殘酷,有助於更好的放棄幻想,去努力生存。

這個世界上永遠不缺被世界各種暴打的人。每一個真正厲害的牛人,都是被市場暴打出來後活下來的,而不是被人教出來的。

30歲立業,29歲創業,身價40億的奶茶女神,為何卻被傳統娛樂拋棄?

成功這種東西,但凡不給到具體的應用場景,不分析使用者的現狀,有一個算一個,都是廢話。

03

幸運論與資本論

從2016年正式改名為“喜茶”,這四年裡,喜茶共經歷過4輪融資。2016年獲過1億元人民幣的首輪融資,投資方為IDG資本,以及由飲料業巨頭“樂百氏”創始人何伯權創辦的今日投資。

隨後,喜茶開始進行全國擴張,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開出門店。2018年4月,喜茶再獲4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投資方為黑蟻資本、龍珠資本。

此時的喜茶已在全國13座城市擁有90家門店,B輪融資後,喜茶藉助資方美團點評的背景優勢上線了外賣服務,此外還進軍了海外市場,同年11月,喜茶新加坡的第一家店正式開業。僅一週時間,喜茶就在獅城掀起了新一輪的瘋狂排隊的熱潮。

緊接著2019年,喜茶又獲得由騰訊、紅杉資本領投的新一輪融資,投後估值達到90億元。今年3月,有媒體報道稱喜茶即將完成新一輪融資,由高瓴資本和Coatue(蔻圖資本)聯合領投,投後估值跳躍到了160億元,暴漲近8成。

從某種程度來說,喜茶不是因為自身發展壯大,才和資本結緣;而是和資本結緣之後,才有實力在全國鋪開,也只有形成全國的連鎖品牌,才有可能給予資本相應的回報。

IDG資本合夥人也曾說過,在投資喜茶之前,IDG資本對休閒零食和飲品一直是追求和抱有厚望的,尤其是茶,一直在尋找,直到2015年,也就是聶雲宸在廣東的皇茶開到50家時,一個機緣巧合,聶雲宸找到了IDG資本,而IDG資本也找到了一直想找的專案。

如果按照這個邏輯,聶雲宸和他的皇茶是被選中的“優質品牌”,而喜茶,才是資本和實體聯手打造的品牌,是在各路人馬精心呵護下,一路保駕護航而發展起來的,否則無法解釋,喜茶要在北京開兩家連鎖店的資訊,會由IDG資本主辦一場新聞釋出會來予以公開。

無論“幸運論”是否成立,如今的喜茶在全球49個城市擁有近500家門店已然是不爭的事實。

隨著融資金額的不斷暴增,根據近期出爐的“2020深圳創富百人榜”顯示,

喜茶創始人、29歲的聶雲宸以身家40.92億元列居深圳創富的第81位,也是這百人中最年輕的一位。

聶雲宸29歲就實現了財富自由,作為第一批90後,真的讓很多30歲以上的人焦慮不堪。

這屆90後真的很不容易,從小到大都在聚光燈下。

年輕時候被80後稱為垮掉一代,長大後又面臨著00後帶來的非同一般的競爭壓力,時代的輪子都是在身上踩過去的。

感覺還沒怎麼長大,就要面對中年的困難。

其實沒得選,只能去給自己增加更多的的核心競爭力,這也是所謂大師營銷和知識付費這兩年這麼火的原因,大家都很著急。但真正的硬通貨,並不是聽商業故事以及學什麼職場禮儀之類的水貨理論。

什麼是核心競爭力?

可以是獨到的專案經驗,也可以是一項專業技能的精通掌握,凡是在市場上稀缺,供不應求的職場能力,都可以算是自己不可替代的核心競爭力。

就像董大姐說的,“要掌握核心科技”。

這個問題,充錢也解決不了,只能下意識慢慢培養。

人生是一場長贏遊戲,穩紮穩打總能獲得屬於自己的勝利。

唯有慢下來,才能快起來。

點杯喜茶,一邊搬磚一邊嘬;而它的熱鬧,我們圍觀一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