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恩伯:科技創新追夢人

本文轉自:中工網

在河南省鄭州橋工段新鄭線路上有一位科技創新追夢人,他就是推進數字化系統建設的車間副主任劉恩伯。

每天8時,劉恩伯總是準時出現在車間,分析研究鐵路鋼軌道岔裝置維修技巧,與工人們一起探討新技術,提升道岔維修質量。

劉恩伯前兩年在新鄭線路車間擔任助理工程師時,經常到現場測量各項資料。他發現用鋼尺線上路上人工測量時存在較大誤差,而且遇有絕緣接頭時有發生連電的隱患。為了克服以上不足,他萌生了一個念頭:在鐳射測距儀的基礎上,設計一個適用於鐵路工務直線測量的手持鐳射測距儀。

說幹就幹,他在電腦上完成了手持測距儀裝置部分的3D建模設計,經過不斷改進,這款“手持式鐳射測距儀”終於在施工現場大顯身手。其特點是攜帶方便、精度高,誤差只有1毫米,鐳射測量速度快,並且避免了連電的可能,大大提高了測量作業效率。這一技術成果得到了試用者的普遍認可和好評,他也申請獲得了實用新型專利。

隨著資訊化建設技術的突飛猛進,全路工務系統統一的資訊化管理平臺應運而生,劉恩伯被抽調專門負責開展此平臺的試點工作。平臺使用初期,劉恩伯每天解答全段職工對系統問題的電話有近百個,經過多次耐心細緻地答疑解惑,多少個日日夜夜加班加點,終於圓滿解決了各項問題,工務安全生產管理系統逐漸平穩執行,也為之後的工務維修體制改革奠定了技術基礎。

在職工使用4G記錄儀的反饋中,他發現錄製的影片搖晃嚴重成為集中問題點。對此,他進行深入思考,想到設計可穿戴揹帶連線三軸雲臺和4G記錄儀的解決方法,並在揹帶與三軸雲臺的連線裝置處巧妙使用魔術帶,自適應繫結三軸雲臺底座,透過可旋鈕的卡控螺絲,使雲臺可以任意調節角度。

經過幾次改進,滿足了綜合分析室分析人員對錄影穩定性的要求,提高了分析效率,又可方便攜帶記錄儀的現場檢查人員使用,更能提高記錄儀錄影的可持續性。

不久前,他的新成果《可動心轍叉精確定位尺》榮獲第七屆全國鐵路青年科技創新獎和河南省優秀質量管理小組二等獎,正在申請第三個實用新型專利。

(據河南工人日報訊息 河南工人日報記者 王靜 通訊員 李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