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YOND|如何用技術構建元宇宙生態?

眾所周知元宇宙包含了沉浸感、低延遲、多元化等諸多要素,他的最終形態依然在探索當中。元宇宙論壇是BEYOND Expo的重要論壇之一,

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執行院長楊小康,英偉達中國區高階技術市場經理施澄秋,Eyexpo CEO潘攀圍繞《元宇宙生態》話題與我們分享並解答大家對美麗新時期的部分疑問。

BEYOND|如何用技術構建元宇宙生態?

楊小康介紹,上海交大人工智慧研究院在人工智慧的方方面面都有所涉及,具體到元宇宙,上海交大在人工智慧驅動、內容創作,特別是計算機視覺、計算機圖形學,最近也在做數字人,這人工智慧這方面目前還走在走在國際的前列。

現在國內的AI行業或者元宇宙非常蓬勃,英偉達是GPU的發明者,是全世界視覺運算行業的領袖,施澄秋介紹,英偉達在2021年的4月份也推出了TO B實時模擬協作平臺Omniverse,作業系統是處在元宇宙生態當中的互動層面。在整個行業裡面,英偉達首先提供算力,包括圖形視覺、渲染、技術、模擬、物理加速,AI所有的構件由自己的GPU和Software stack來提供堆疊式的基礎。此外英偉達有很多SDK、framework以及Omniverse平臺,有可能把所有能想象的跟元宇宙、視覺運算都相關的元素集中到同一個平臺上來,能夠完成人們對元宇宙的所謂的設想。所以無論是硬體、軟體還是平臺,英偉達基本上可以提供一站式的解決方案。

除了虛擬世界之外,元宇宙他還包含虛實互動的擬真世界。潘攀介紹,Eyexpo成立於2016年,在加拿大做科技研發,在2018年落地到中國,主要是針對數字孿生內容的生態體系做相關研究,目前有自己的專利技術,其中包括VR、3D內容的線上編輯,還有針對不同行業的解決方案,所以在數字內容部分,可以由Eyexpo的解決方案來完成。Eyexpo在2016年已經進行擬真現實方面相關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此前開發的AR、VR眼鏡屬於元宇宙的體驗層面。2021年投入了全資子公司——點真科技,點真科技在2022年的元宇宙社交板塊上會提出解決方案。

BEYOND|如何用技術構建元宇宙生態?

元宇宙包含從體驗層到人機互動基礎設施等多個層次,身份和經濟系統也是構成元宇宙生態的兩個重要的節點。

楊院長認為元宇宙 Id很大程度上是指人的ID,人的ID要做到三指等價。第一是指名,第二是指物,第三是指心。

人臉識別是典型的指名和指物,這是我們現在的對ID的認證。如果是延展到元宇宙,他可能更復雜,怎麼樣做到指名指物指心?具體的技術他認為是離不了身份證的,“現在的手機還有微信認證,都是基於身份證,在身份證基礎之上能不能有計算機圖形學、計算機視覺,包括 NFT、區塊鏈,綜合起來至少做到指名指物的等價,我覺得他應該是基本的內在邏輯還有技術邏輯。”

施澄秋從技術的層面上談論了英偉達對元宇宙的構想。“很多年前我們看過《頭號玩家》這部電影,在電影裡面,我們可以做自己在現實生活中做不了的事兒,感知我們感知不到的東西,他認為元宇宙是一種理想意義上的數字孿生,可能是我在數字世界中的另一個分身。在這樣的基礎上就建立我們如何把數字資產放到元宇宙中間去。從網際網路誕生至今,我們用HTML的方式來去描述網際網路上所有的元素,無論是透過桌上型電腦、筆記本或者各式各樣的移動終端來去訪問網際網路上的資源,後來我們有了流媒體,有VRAR,那麼今後很有可能會有一個新的方式來去把大家的數字資產都轉移、打通,並且融匯到元宇宙的平臺中間去。英偉達現在跟Pixar來合作,用USD(全域性的場景描述語言)的方式來匯入所有的數字資產到Omniverse去,可以把所有的所有資產都轉移到同一個平臺上去,可能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就是現金在元宇宙裡面有可能適用的HTML語言,最後在透過軟體、硬體、演算法、作業系統來完成對元宇宙的構建。”

潘攀認為目前階段來說,NFT被行業內廣泛使用,並且有一定的獨特性,但是在接下來的發展角度上,NFT能不能夠被更高層面去認可,或者變成一個通用的技術,一個是他的技術能力、實現能力能不能達到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另外一塊就是能不能在一定的層面上受到認可,但目前基礎上面NFT在數字資產的流通性上,他還是存在他自己的獨特性的。

BEYOND|如何用技術構建元宇宙生態?

施澄秋認為NFT可能是區塊鏈的一個衍生品,“NFT在今天來說是一個野蠻生長的產品,因為他沒有監管,這就衍生出了法律上的定義,政府層面,法律層面如何去監管。我如何驗證數字資產或者藝術品是屬於我的,我有歸屬權,有著作權。我對NFT的發行讓這些購買了或者擁有了NFT的使用者,能夠檢視我的所有的資產,那麼是不是可以複製成千上萬份?在這樣的基礎上,NFC可以野蠻生長,也可以建立在硬體、軟體、網路所有的傳輸的基礎上,

我們交易效率隨著算力的大幅增長可能急劇降低了,但是我們仍然面臨法理層面的監管問題,是未來我們不可規避的,必須要直面的一個狀況。”

元宇宙是處在風頭上的理念,在這樣的基礎上,對於公司而言,VC或者初創型公司可能都願意去嘗試,至少元宇宙話題比較火,能捕捉一個新的概念,但是必須要有一個貼著概念的實體的東西。施澄秋用英偉達舉例,英偉達做算力、做硬體、做演算法、做軟體,現階段英偉達仍然把自己放在建設者的概念上,目前階段首先要把生態系統和在中國的合作伙伴一起把元宇宙的概念建設好,全球有這麼多網際網路的使用者,每個人都拿著超過一兩臺甚至多臺的網際網路裝置。企業可以從元宇宙中間獲利的時候,獲得到所需要的部分的時候,可能元宇宙就蓬勃發展了。

潘攀認為目前元宇宙市場氛圍上,大廠佈局是比較快的,承接上下游的解決方案公司會在未來大幅出現。目前市面上元宇宙被營銷端用得較多,所以很多企業會用元宇宙的概念對自己的產品升級。

但對於所有企業來說,其實最簡單進入元宇宙的第一步就是內容要素的生成。

例如虛擬IP的出現,都是內容要素先形成,她建議普通的企業端想要在元宇宙發力可以先從內容端去延伸,打造屬於自己的元宇宙的IP,可以透過能夠承接上下游解決方案的中臺的公司幫助去完成元宇宙的搭建,不是自己盲目的去投入元宇宙的技術,這是非常長的探索過程。

楊院長從學術界的角度談元宇宙就談論了虛實融合的問題。人工智慧要在算力基礎之上想怎麼樣算得更快,使得融合的效率更高。現在就是說AI賦能,現在還不是一個獨立的產品,但是他認為人工智慧在元宇宙當中可能會有自己相對獨立的產品出來。他表示,元宇宙很可能會大量地用到人工智慧。“比如說一個閉環的聯結器要現實的ID和虛擬的ID連線,顯然身份的認證需要人工智慧。還有組織行為的連結,我要把現實的組織對映到虛擬當中去,甚至在虛擬當中來創造新的組織,這樣效率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大量的產生這樣的內容跟組織,所以也要靠人工智慧提高效率。具體到我們自己在做的數字人,比如說人臉,一張圖片上去,就可以生成非常逼真的數字人臉。比如說非常複雜的花樣溜冰,高度旋轉的這種動作,直接用影片就能夠產生他的立體的形態。對於元宇宙,人工智慧還是挺興奮的。”

施澄秋也贊同人工智慧在元宇宙中間其實非常重要,元宇宙中間不是隻有人,他有物件,有其他生物,都需要人工智慧去推動。

元宇宙可能是地球的數字孿生,在這樣的基礎上,裡面可能有NPC,NPC一定會用人工智慧去推動。在這樣的基礎上,CPU也好,GPU也好,如何去模擬元宇宙中間的物體符合自然物理的定律,這是第一個挑戰。第二個挑戰他要真,比如說光線追蹤,實時渲染,要更符合人眼看到的真實場景,否則就不是元宇宙了。軟體、硬體、演算法、人工智慧的神經網路缺一不可,才能完成對元宇宙的推動。

BEYOND|如何用技術構建元宇宙生態?

潘攀認為元宇宙由四個部分組成——人,行業,環境,經濟。

現在四個方面都有不同的技術公司在發力,主要解決的是三大問題,第一個是傳播的融合性,第二個就是互動的便捷性。第三塊是數字資料的安全性,基本上所有的技術都是圍繞這三塊的解決方案去做,只要這三塊能力解決了,整個元宇宙的意識形態就會完成,也會延伸出更多的相關的行業。

隨著元宇宙的深度發展,人們將消費、教育、會議、工作等更多的產業和行為轉移到虛擬世界當中。對於這一趨勢產業中的各界人士有著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有人認為這是一種進步,是一種全新的體驗,也有人認為這不代表人類的未來,而代表著人類的末路,甚至會阻礙科技的進步。

楊院長認為元宇宙這技術非常好,他是非常符合人性的。馬斯洛理論中,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是比較實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都屬於精神層面。人類的文明的發展,肯定是從實到虛,層層遞進,但精神層面是無限的。技術一定往上走,滿足更高層次更高階的需求,這是必然的,元宇宙要更多地去滿足這種社交共情還有創造的需求。他表示,“至於我們會不會走入完全虛擬化的社會,這也不必特別擔心。當然有一個節點可能會到來,比如我們一天24小時,有一半時間在虛擬空間當中,社會到底是更美好或者更不美好,我個人是比較樂觀的,特別是初期,肯定從工作、社交這方面可能會更多一點。

元宇宙應該是對映的現實,至少還跟現實有關係的一個世界,人的需求也不可能完全脫離現實,我還是覺得他能夠更好的滿足人類的夢想,能夠更好的自我實現。”

潘攀表示,

元宇宙其實是精神和物質的層面的雙向的提升,

他並不僅僅是在虛擬世界,社交、實體經濟的融入,都會在元宇宙的體系下面,元宇宙開創了很多的社會價值。目前,包括元宇宙的開發工程師以及周圍的運營維護,未來會在元宇宙體系裡面會開發出更多的工種,讓大家在這一狀態下面去工作生活。點真科技在2021年9月調研了500位Z時代的人,超過90%的Z時代的人群表示在線上的互動之後,希望有一個平臺能夠幫助他們線上下做互動社交,所以不是所有的人都希望在虛擬環境上面完全去做體驗。虛擬世界是很好的精神層面的狀態留存,但是實體上大家是有物理需求的,所以在方面不太可能會產生高科技低生活的狀態。她希望未來能夠看到在元宇宙的精神層面上面能夠有很多正能量的內容去體現。在IP方面,物理人格消失之後,他的精神可以永遠在元宇宙上留存下來,也就是元宇宙的一個傳承的問題,也是我們未來可以探討的。

施澄秋從英偉達公司的角度上來看,元宇宙和真實世界其實是相輔相成的,一定是有一個甚至多個結合點,可以把他們有機融合在一起。他舉例表示,在過去我們可以透過文字聊天,後來改成語音聊天,後來改成影片聊天,以後可能是全息的AR方式的聊天社交,可能就進化到元宇宙了。在這樣的基礎上,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比如以前分佈在全球各地不同分公司的辦公人員,現在可以在線上用元宇宙的方式去分工協作,完成一個專案,可能是一個非常好的高效率低成本的工作的方式。元宇宙他是一個包容性的團體,當法律層面來去監管的時候,可能道德層面上也有更高的要求,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不做的事情,在元宇宙中間也不去做也不去說,對人性的探討就達到一個更深層次。

“當前在元宇宙沒有建設好的情況下,談高科技低生活,只是我們潛在的擔憂,我們可以先讓他野蠻生長,先讓他達到我們的預期。後續問題出來我們再解決。”

window。DATA。videoArr。push({“title”:“BEYOND|如何用技術構建元宇宙生態?”,“vid”:“i3327ulwjwa”,“img”:“http://puui。qpic。cn/vpic/0/i3327ulwjwa。png/0”,“desc”:“”})

BEYOND 2021

BEYOND|如何用技術構建元宇宙生態?

BEYOND|如何用技術構建元宇宙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