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企業在元宇宙中釋出Q4財報,開啟高效增長新階段

有幾位媒體朋友找我,問我怎麼看待近期釋出的這幾份網際網路企業財報,多家企業營收增速放緩至個位數,個別企業甚至倒退,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的增長邏輯是不是沒有了?

我說不是,這種認知是片面的。當前,我國經濟整體由過去的高速增長邁入中低速增長階段,網際網路企業主動降速、順應大局,整個行業由高速增長邁入到高效增長的新階段,這個階段雖然增幅放緩了,但增長結構持續改善,增長效能持續最佳化。而且,雖然我們的增幅放緩了,但增量並不小,依然保持了強勁的增長。

由高速增長到高效增長(也可以理解為深耕細作),這是未來10年網際網路行業增長的主旋律。2022年3月22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釋出的財報,也印證了這一點。

這家公司的財報資料顯示,2021年全年營收為312。4億元,同比增長7。2%。看起來增速很低,但全年來自於線上音樂訂閱業務的營收為人民幣73。3億元,同比增長31。9%。與此同時,截至去年年底,其線上音樂付費使用者數為7620萬,同比增長超過36%,線上音樂付費率為12。4%,而該資料在去年三季度為11。2%,去年同期為9。0%。

這家企業在元宇宙中釋出Q4財報,開啟高效增長新階段

這些資料體現的就是高效增長,資料背後是騰訊音樂經營效率的提升和業務結構的最佳化,同時體現中國市場使用者的自我消費意識覺醒,更願意為數字化內容付費。在IFPI國際唱片業協會剛剛釋出的《2022全球音樂報告》,中國音樂市場在全球的排名再次提升一位,超過韓國成為世界第六,30。4%的增速更是全球區域市場中增長最快的。如果把資料拆解深入分析,很明顯的可以看出,這主要是由以騰訊音樂為代表的數字音樂平臺帶動的。

這家企業在元宇宙中釋出Q4財報,開啟高效增長新階段

這種資料變化,也反映了騰訊音樂的內容與平臺“一體兩翼”戰略經受住了市場考驗。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當初騰訊音樂提出內容與平臺戰略的時候,業界也有不少質疑聲音,也有投資人採取了觀望態度,因為“廣告為王”“流量至上”的思想深入人心,不少人認為音樂、影片類的服務就得靠流量變現盈利,要看大廣告主的臉色。到了今天,“一體兩翼”戰略的落地,讓騰訊音樂的各項內容業務高度融合發展,內容已經成為騰訊音樂最亮眼的底色,也成為騰訊音樂聯動各方持續探索商業化模式的底氣。

當然,高效增長不是一句空話,要依靠組織能力持續提升、業務繼續深耕邁進、技術研發加速落地,並且還要發揮行業領導者責任,主動擁抱鏈條上廣泛的參與者和合作夥伴,讓各方都能有發展生存空間,才能真正實現這個目標。

這家企業在元宇宙中釋出Q4財報,開啟高效增長新階段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騰訊音樂在這幾個方面的工作。

內容共創:完善原創內容製作體系和商業閉環

過去,我們提到線上音樂平臺內容,總是籠統的以“擁有數千萬曲庫”“戰略簽約華納、環球音樂”等維度看待平臺內容競爭力。

現在,情況完全變化了,95後、00後登上歷史舞臺,並且成為線上娛樂的主要消費群體。這是一個自我意識全面覺醒的群體,除了大牌廠商、天王巨星,他們對產品、平臺和內容的選擇有了更多自我意識。

他們的每一次訂閱和購買,不是為平臺充值,而是為自我認同買單。

像《孤城》這樣的原創音樂,如果放在四大天王制霸的90年代樂壇,或者放在周杰倫、孫燕姿、林俊杰爭奇鬥豔的00年代,都可能會被埋沒。在那個年代,唱片公司喜歡出品大牌製作人和歌手的音樂,音樂網站提供什麼音樂,我們就聽什麼,沒有選擇的權利和餘地。

這家企業在元宇宙中釋出Q4財報,開啟高效增長新階段

而現在,QQ音樂、酷狗音樂這種產品,擁有強大的社交網路體系和內容生產力,在騰訊音樂平臺生態的加持下,任何原創音樂都有可能找到喜好它的那一部分人群,進而出圈大火。所以像《孤城》這樣的音樂在平臺的體系孵化下就火了,上了國風垂類榜首,並且在去年第四季度收穫了近10億的驚人播放量。

擁有了這套體系,就能吸引最廣大的使用者群體,就可以量產《孤城》《白月光與硃砂痣》《千千萬萬》之類的音樂。並且因為騰訊音樂早已經打通了內容付費體系,原創音樂人以及背後的機構可以實現名利雙收,獲得持續發展的機會。

過往多年,為了完善內容體系,尤其是原創內容體系,騰訊音樂聯動各方資源,推出各類專案和計劃,比如“百億聲機”、“伯樂計劃”、“億元激勵計劃”、“乘風計劃”,還有各類舞臺計劃、原創榜單。騰訊音樂也為音樂人群體提供了更多獨特資源,包括TME live現場演出機會、收入激勵計劃、宣推渠道、職業培訓與版權保護等,為的就是讓越來越多的年輕音樂人才華不要被埋沒,儘快和觀眾見面。

以上這些當然不是騰訊音樂內容體系的全部,像我這樣的中年樂迷,依然會用酷狗音樂聽四大天王和周杰倫、孫燕姿的音樂,並且對《孤城》《白月光與硃砂痣》《千千萬萬》嗤之以鼻。這種差異化的情況也體現了騰訊音樂的包容性,在內容供給上能夠兼顧各方。

音樂+:長音訊、影片音訊融合、元宇宙

到了今天,騰訊音樂到底是什麼?真的很難定義,像是一個業務不斷多元的新物種,我們姑且先用“音樂+”來定義。

騰訊音樂“+”出來很多有意思的業務,這些業務有的已經實現了商業閉環,有的還在持續佈局,比如元宇宙、數字藏品。

首先,我認為重點要談的是長音訊。2年多前,酷我音樂做長音訊時,我就撰文稱長音訊能給騰訊音樂帶來新想象。因為從模式上來看,長音訊擁有廣泛的場景應用和受眾潛力,道路可以走通。從內容層面來看,騰訊繫有海量的IP版權,比如騰訊音樂娛樂集團與閱文集團達成戰略合作,獲得把閱文平臺上的文學作品製作為長音訊有聲讀物的權利。比如,酷我音樂戰略牽手有妖氣、主播程一等,推出一系列IP長音訊內容,有了IP就不缺使用者,吸引了使用者就不愁商業化閉環。這次的財報顯示,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的長音訊MAU在第四季度超過了1。5億,同比增長達65%。後續,期待騰訊音樂公佈長音訊的相關收益資料。

其次,是音訊和影片的融合發展。按照傳統思維,如果從業務層面來看,影片和音訊是兩個體系,井水不犯河水,不應該混為一談。但是從使用者層面來看,使用者的喜好很多元,很多使用者就喜歡在音訊平臺內看MV、看直播。騰訊音樂是一家被業務驅動,還是被使用者驅動發展的企業?很顯然,是後者。因此,我們就在QQ音樂、酷狗音樂上看到了豐富的影片內容。透過財報可以看得出來,2021年第四季度,QQ音樂平臺上的影片內容在獨立訪客數(UV)和影片播放次數(VV)均獲得了持續的超100%的同比增長。這些資料就是使用者驅動騰訊音樂業務變化的結論所在。騰訊音樂還能和微信影片號展開更多深度合作,固然可以讓使用者擁有更豐富的視聽體驗,音樂人也可以脫圈發展,獲取更多利益。

這家企業在元宇宙中釋出Q4財報,開啟高效增長新階段

另外,元宇宙也特別值得一提。可能很多人注意到了,騰訊音樂這一次官方在TMELAND裡進行了財報解讀。TMELAND是國內首個虛擬音樂嘉年華產品。其實,騰訊音樂乃至整個騰訊集團對元宇宙的探索都很早,多年前就提出了“全真宇宙”概念,後演變為元宇宙。去年底,騰訊音樂還在TMELAND舉辦了首個虛擬跨年音樂節,旗下的QQ音樂和酷狗音樂還發布了“M-PETS”和“音樂精靈”虛擬數字寵物。

技術牽引力:長期投入,助力創新服務落地

有業界人士告訴我,騰訊音樂每年投入到技術上的金額在數十億(未證實,有知道具體數額的朋友可以溝通),基於對技術的長期投入,一大批黑科技產品和服務才得以落地。

千人千面的個性化推薦技術就不談了,在今天早已經成為標配,騰訊音樂把這種千人千面應用在了更廣闊的領域。比如酷我音樂基於智慧語音互動技術,根據不同車型內部的空間、音響分佈調節音響均衡器,適配每一款車型的特點,打造出獨有的汽車音響效果,同時應用演算法,提供品牌獨有的榜單歌曲、原創電臺等,對於使用者來說實現了“千車千面、千人千面”。

這家企業在元宇宙中釋出Q4財報,開啟高效增長新階段

還有,QQ音樂獨創的Predictive Model(即一款用於辨識新歌是否動聽且容易走紅的預測型推歌技術),融合精巧實用的特徵表示技術以及Transformer等前沿模型的應用技巧,能夠精準預識識旋律中更動人的部分,進而挖掘潛在“爆款”歌曲,進行針對性的熱歌孵化。比如《微微》《收斂》《厚顏無恥》等音樂,就是在這些技術的幫助下,走向了大眾。

去年,在“ROCK N Code”TechME技術週上,天琴實驗室作為騰訊音樂旗下首個音影片研究實驗室正式亮相。這個工作室名號看起來是新的,但背後有一批老司機護航,已經進行了多年實踐探索,我們熟悉的很多音樂黑科技應用,都是這支技術團隊的手筆。

這個實驗室背後的團隊成名於聽歌識曲,後來又搞定了以“翻唱識別”“哼唱識別”兩大成果為核心的“聽歌識曲2。0”,幫助使用者在多種場景找到想要的音樂。

還有我們熟悉的AI朗讀、音樂影片化也都是這個實驗室正在做的工作,在QQ音樂的長音訊業務板塊中已經做到提供文字即可轉化為有聲小說,在QQ音樂聽歌的同時呈現適配的影片化元素。

在2022年3月22日的財報釋出後,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執行董事長彭迦信也多次強調技術對原創音樂人和音樂內容的重要性,表示依靠自研的工具和技術,對原創內容製作體系的投入開始收穫良好成效,越來越多的獨立音樂人在騰訊音樂人平臺上找到歸宿。

總之,被很多公司忽略的技術,往往成為決定一款產品能否被市場持續認可的關鍵因素。騰訊音樂從組建之初就把技術研發放在了戰略高度看待,才有了後續的一系列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