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讀:OATLY植物奶在中國的入圈與出圈

OATLY是近年來最為流行的潮流品牌之一。在Arabica、Seesaw等精品咖啡;在星巴克、COSTA等咖啡連鎖;在7ELEVEN、全家FamilyMart等零售渠道;在璞麗、香格里拉等高階酒店,都在顯著位置推薦“用燕麥奶煥新”。

如此大規模的品牌露出與渠道銷售是如何實現的?背後有何秘密?OATLY如何在短時間風靡全球?中國市場又是如何實現“忽如一夜春風來”的品牌流行?

長江商學院案例中心透過調研,對OATLY在中國的艱難啟動過程,及這一過程中的戰略決策背景,進行了相對細緻的描繪和挖掘。本期推文即選自長江案例《三次關鍵選擇——OATLY燕麥奶在中國的入圈與出圈》。案例企業入選《哈佛商業評論》“卓越管理獎”,該獎被譽為中國管理界的奧斯卡。

OATLY中國團隊面臨多次艱難的戰略選擇。區別於媒體報道,本案例將這些選擇的背景、過程、結果,都進行了對應呈現,同時也提供了決策的相關環境,這將為眾多行業的企業制定戰略與業務運營,為海外品牌開啟中國市場的發展戰略,提供一份簡單清晰、可學習、可借鑑的參考與指引。

深入解讀:OATLY植物奶在中國的入圈與出圈

指導教授 | 滕斌聖

作者 | 王小龍

首發 |《經濟觀察報》

2017年的David Zhang與他眼中的OATLY

David Zhang(張春)是OATLY的亞洲區總裁。作為OATLY“亞洲區”的“1號員工”,他從0開始,建立團隊、制定戰略、經歷挫折、應對調整,短短3年,令OATLY在中國呈現出了今天的這番繁榮景象。

由於OATLY的迅速走紅,各類豆奶、杏仁奶、核桃飲、椰奶等,都被冠以“植物基”的概念,再次煥發活力,這直接開闢了“植物蛋白”的品類熱潮。

3年時間,David Zhang不但實現了他多年來“嘗試一次FMCG(Fast Moving Consumer Goods,快速消費品)”的願望,也在中國成功打造了一個潮牌,更建立了一個品類。這在新品層出不窮的當下,是一件讓人印象深刻的商業創舉。

圖表1:OATLY亞洲區總裁David Zhang

深入解讀:OATLY植物奶在中國的入圈與出圈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整理

帶著“做一次FMCG”的願望,David在GE、西門子等世界五百強企業歷練了20多年後,於2017年選擇了當時尚未進入中國的植物基品牌OATLY。之所以有這樣的一個願望,因為David在此前從事戰略規劃相關工作的過程中意識到,消費品是最具挑戰的業務,同時也是最容易成就企業家精神與夢想的競技場。

面對如此大的“跨界”,David說他從來沒有碰過消費品,之前20多年的經驗都在TO B領域,主要做大型能源裝置銷售、工業專案投資、工程承包等業務。消費品和TO B領域截然不同,每一個消費者都是決策者。TO C市場對資源背景的要求相對弱化,核心在於戰略選擇、市場洞察、團隊搭建和能力打造。

“在GE工作的時候大家有一個認識,能適應多個不同領域並帶領團隊取得成功的人,才有資格成為業務集團的真正領導。”David認為,儘管生意在終端和渠道上各有不同,但底層邏輯是一樣的。這是吸引他投入OATLY這家公司及植物基這個市場的最大動因。

OATLY是瑞典品牌,2017年前主要市場在歐美,中國市場業務為零。在選擇加入OATLY,負責亞洲區業務的時候,David也有自己的判斷:“在中國,食品飲料領域,近年來新入市場的100個進口品牌中大概有5個能最終存活下來,其中又只有1-2個能稱得上成功。所以做成這件事的機率小於1%。”

其次,OATLY的燕麥奶簡單來說,是透過特有的酶解技術,將燕麥“液體化”。它不同於傳統植物基產品以研磨為主要工藝,因此有著獨特的風味以及背後的一系列理念價值。比如作為植物蛋白來源的燕麥奶,相對動物蛋白來源的飲食有著天然的減碳價值。

但這些太複雜了,如何讓消費者瞭解並接受、甚至推崇?

而中國市場最大的問題在於,西方人飲食習慣以肉製品為主,這些年在環保和健康因素的影響下,植物基慢慢興起。而中國有上千年的素食文化,植物基已經有多年的歷史,尤其是豆製品。比如說,

我們很多人是喝豆漿長大的,對於品牌而言,這種“標新”的衝擊力就減弱了很多。

帶著這些疑惑、憂慮,雖然不乏猶豫,但David還是決定接下這個任務,正式成為OATLY在亞洲開拓業務的領頭人。2018年初,他帶領財務、供應鏈等4人去瑞典取經,回來後開始慢慢找感覺。

他首先將產品送給不同職業背景的好友,請他們提意見。一位醫生朋友嘗過後,讓他“趕緊拿回去,喝不慣”。一位商學院的同學說:“這不就是洋豆漿麼?中國豆漿賣3塊,你最多賣5塊”。

“最初我們嘗試在Ole‘ 精品超市上架,在配了促銷員的情況下,每天還是隻能賣2-3盒。”David回憶表示:“那時候真是兩眼一抹黑。最難的問題也開始出現,超市裡不知道怎麼上架OATLY,因為沒有這個品類!和可樂放在一起,算飲料?顯然不是。和盒裝牛奶放在一起,奶製品?也不是。和豆奶放在一起?很多大眾消費品價格就賣幾塊錢,但對我們來說這連運費都不夠。”

圖表2:超市貨架示意

深入解讀:OATLY植物奶在中國的入圈與出圈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整理

團隊此時只有十幾個人。其中為了鋪零售渠道,銷售部門招聘了四五位熟悉零售渠道的員工。但因為零售渠道的銷售不順,很快就陸續離職。當時,公司整體是一個貿易公司,從總部訂貨,然後想辦法在中國銷售出去,這種定位,想要招聘優秀人才並不容易。所以不能以今天對OATLY的品牌感知去想象當時的情景。連David自己也“感覺很不好”。

“我想嘗試做FMCG,沒想到遇到這樣一個‘四不像’,上架都不知擺在哪裡。其實想硬推也簡單,走傳統打法,上千家大型超市放一放,各種關聯的保健品櫃檯放一放,就算每家店每天賣2瓶,也能完成任務。但那不是這個品牌應該做的,如果這樣做,我們最後肯定不會成為那1%的品類領先者。”David說。

OATLY燕麥奶的成長與品牌革新

如果你是David Zhang,面對此情此景,此時該作何選擇?

為了提供更多決策背景,我們有必要將OATLY公司的歷史進行一番梳理,把David Zhang當時面對的決策環境更清晰地呈現在眼前。

1963年,瑞典隆德大學教授Arne Dahlqvist發現人體存在“乳糖不耐現象”,由此展開動物乳替代食品的相關研究,這便是OATLY公司的源起。

圖表3:世界範圍乳糖不耐受的人群比例

資料來源:Food intolerance network

1993年,Arne教授的學生Rickard ste研究成功特有的“酶解技術”,由此能製造出可供乳糖不耐受群體飲用,有乳製品口味的植物飲品。據訪談講述,這一技術目前為獨家技術,具有全球範圍的獨創性與領先性。1995年,透過大量試驗及配方除錯,首款“燕麥奶”被推出。

圖表4:OATLY歷代產品包裝風格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公開資料整理

2001年,Rickard創辦了OATLY公司,2012年公司收入即達到2900萬美元。也就在2012年,董事會任命Toni Petersson為公司新任CEO,Toni上任後便招募John Schoolcraft擔任首席創意官,大刀闊斧地啟動組織變革,融入創意基因。包裝和品牌的升級,讓OATLY透過風趣幽默的對話與讀者產生連結,其簡約大方的色調、生態回顧的質感也圈粉無數。此外,透過塑造“牛奶挑戰者”形象,OATLY成功引發消費者好奇,形成了品牌差異定位。

圖表5:Toni Petersson和他主導的組織結構變革

深入解讀:OATLY植物奶在中國的入圈與出圈

資料來源:公開報道,中金

圖表6:OATLY產品外包裝特點

深入解讀:OATLY植物奶在中國的入圈與出圈

資料來源:訪談整理

在OATLY內部的使命願景價值觀中,始終把握著兩個核心訴求:一是消費者自身在營養和心態上需要平衡;二是地球需要平衡。這裡的平衡指向了一種在健康、綠色、碳中和、環保等“道”之下的消費理念和生活方式。而在產品和品牌端,在近幾年全球各個領域均不斷掀起的相關消費熱潮中,OATLY也開展了各種具有特色的品牌活動。

第一次關鍵選擇

零售渠道遇阻,中國市場該如何開啟

OATLY在中國究竟如何起步?與很多媒體或研報描述的不同,中國市場最初並沒有OATLY瑞典或歐美市場的成功經驗可以借鑑。“進入咖啡館渠道”並非“先見之明”。

在歐美市場,OATLY都是透過零售渠道取得成功,即使是與咖啡館合作,也大都只起到意見領袖的作用,歐美消費者普遍在家中製作和品嚐咖啡,所以透過意見領袖帶動,零售商超依然是消費者最終購買OATLY的最大渠道。但正如David面臨的困境:最初OATLY在中國的零售渠道基本走不通。

David表示:“我沒做過消費品,團隊成員大都是跨界的,實際也有很多好處。因為如果是行內的人,超市不好賣,肯定開始考慮更大範圍的鋪零售渠道、打折、加大投放做品牌宣傳、這隻會讓品牌更快跌入傳統的大眾消費品市場,失去構建高階潮牌的機會。”

1.用精品咖啡渠道和“三個一”戰略敲開中國市場大門

“2018年3月,我們團隊首先坐下來,開始討論,我看了OATLY的產品清單,賣的比較好的是‘Barista’(直譯為咖啡師)這款產品,團隊經過品嚐也認可其產品力。因為公司在上海,我們就想到上海有很多精品咖啡館(此時我們還沒有與連鎖咖啡館去談的實力),精品咖啡文化和成規模的精品咖啡館是全國獨有的,精品咖啡館的消費人群也和我們產品的調性相符。”

David表示:“我們選擇了‘劍走偏鋒’策略,不去和水飲、乳企市場的傳統大品牌爭奪零售渠道,而是轉向精品咖啡館渠道。我們一個個去和這些精品咖啡館談,把OATLY放進去,並且我們堅持品牌露出。”

在這樣的思路下,團隊制定了一個城市(上海)、一個市場(咖啡)、一個產品(Barista咖啡大師燕麥飲)的“三個一”戰略,David將Barista的中文直譯加了個“大”字,叫“咖啡大師”,十幾個人的公司,分出一多半人員去和一家家咖啡館洽談,品牌總監也親自上陣。

這一過程起初並不順利,但OATLY燕麥奶和咖啡結合,確實有著出眾的口感,其製作的拿鐵口味醇厚,製作拉花也較為容易。專業的咖啡師們發現,Barista(咖啡大師)在咖啡調製過程中表現出非常好的屬性:起泡性好、熱穩定性較高、人工新增劑少,味道低調,能襯托咖啡的香味。

在不同的植物奶選擇中,燕麥的味道及口感俱佳,在大眾的印象中也比較深刻,容易被接受。

燕麥奶對於咖啡來說,可能是“所有牛奶以外的新選擇中最合適的

”。

在和咖啡師的交流下,情況逐步好轉。

與此同時,David結合20多年銷售經驗認為,“價格差異容易讓人們產生好奇,願意去了解其為什麼價格更高”,於是在和精品咖啡館的合作中,OATLY請店家在櫃檯打出標識,將傳統拿鐵替換為燕麥拿鐵,會有略微加價。消費者就會去問“Why”,店員很自然的可以介紹OATLY的環保主張、品牌故事、可持續發展理念、燕麥的營養優勢等等。

實際情況是,OATLY的品牌和特質與消費群體非常契合。精品咖啡有足夠的溢價與利潤,消費者很容易接受略微加價。同時,OATLY為精品咖啡館帶來了額外收入,燕麥奶的可持續理念還強化了咖啡館的品牌調性,OATLY進入精品咖啡渠道的難度相應降低。

短短几個月時間,這樣的渠道戰略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數百家精品咖啡館都成為了OATLY的合作伙伴,不但相互推薦,甚至到了“爭先恐後”的地步。

倡導可持續、健康、均衡的OATLY的品牌露出,成為精品咖啡館的“身份標識”,“蜂擁而至”的客戶將OATLY亞洲區的存貨一掃而光,甚至不斷加價,在一些消費量大的節日,市場的調貨價一度高至上百元1L。

2018年4月,OATLY合作的咖啡館數量僅有幾家,到當年年末已經快速擴張至上千家。OATLY CEO Toni也來到上海,看到銷量節節攀升,尤其是如此多高階、有調性的咖啡館都在明顯位置展陳和推介OATLY,非常滿意,開始給中國增加產能供應。

圖表7:與精品咖啡館的合作及Toni在中國的相關活動

深入解讀:OATLY植物奶在中國的入圈與出圈

資料來源:訪談整理

在歐美,OATLY作為“牛奶挑戰者”和牛奶行業對立。而在中國,基於中國文化,David和牛奶行業成為朋友——把OATLY定位為“新奶”“草之奶”,首先承認“奶”而非抨擊“奶”。其次順應消費者認知,並借用這一認知豐富了自己的品牌。“消費者是決策者,我們想給消費者提供一個有豐富選擇,燦爛多彩的世界,而不是一個非黑即白的單色世界。”David說。

2.入駐天貓,植物蛋白成新品類

在咖啡渠道實現突破後,OATLY成功遠離了“洋豆漿”,成為一個新的消費品。雖然它被幾乎所有人稱為“燕麥奶”,但還缺少“上一級”的歸屬。飲料、奶、乳品還是食品?

依然難以在消費者的追問下進行清晰的描述和定義,這讓OATLY依然困惑於貨架上的明確位置。在想要上架天貓時也遇到同樣的問題,長長的類目列表卻沒有一個合適的可選項。

天貓上沒有對應品類,這提供了一個機會。OATLY中國團隊向天貓建議了新開一個品類的想法,天貓方面也研究了市場,將對應的產品進行了大致的匹配。

經過多輪多次溝通後,天貓率先開通了“植物蛋白”品類,在“雙十一”中,天貓還打造了“植物蛋白”這一全新品類的專場。在這次“雙十一”中,OATLY保持了高階定價,11分鐘賣完存貨的5000箱。

很多媒體以OATLY在天貓銷量的變化,來體現OATLY在中國的崛起。展現線上渠道對OATLY亞洲區的重要性及與其他地區市場的差異性。

但事實是,

當時的OATLY亞洲區經常處在缺貨狀態,線上渠道只能“有貨就嘗試一下”,此時的壓力完全來到了瑞典總部,其供應鏈產能已無法滿足中國市場的爆發。

“同事打來電話說,David,我們的倉庫賣空了!我感覺如釋重負。”David表示:“從2月份的迷茫無措,到11月份的全面開花,這一年我們成功實現了冷啟動,並且在完整保持調性的情況下,成功地打出了一個潮牌。團隊也在實戰中鍛鍊了起來。前後我們只花了很少的營銷費用,一些操盤過大型營銷專案的員工甚至不滿我們的預算而提出離職,這說明戰略和產品對了,並不需要花太多錢就能把市場做起來。”

圖表8:OATLY燕麥奶的環保及營養物質情況

深入解讀:OATLY植物奶在中國的入圈與出圈

注:100ml含鈣計量單位為mg,其餘營養物質計量單位為g

資料來源:京東,中金

此時面臨的另一個情況是,OATLY的工廠都在海外,從瑞典及其他工廠發貨,漂洋過海到中國往往要2-3個月,加上亞洲區每月只有2櫃集裝箱的貨品配額,OATLY此時並不算一個“大公司”。

“實現了和精品咖啡館的合作,但這還遠遠不夠,我們只是緩了一口氣。”David表示:“因為產能有限、亞洲區尚不能和較為成熟的歐美市場相比,供貨量有限,你就很難成為主流,此時模仿者紛至沓來,精品咖啡館並非獨家合作,如果短期內不能再上臺階,我們又將面臨巨大挑戰”。

第二次關鍵選擇

行業頭部品牌的突破

在咖啡館行業,除了所謂精品咖啡館,連鎖咖啡館才是銷量和受眾最大的經營體。

2019年2月,OATLY在精品咖啡館的成功,引起了行業知名咖啡連鎖品牌的關注,其開始採購OATLY產品進行研究。於是David和團隊根據這些資訊找到了這些咖啡品牌,開始洽談合作。

咖啡連鎖品牌受眾廣泛,具有很高知名度。

整個OATLY團隊經過集體討論和思考,都認為和“行業頭部品牌合作”在品牌打造和銷量提升上有著無可替代的價值,是自身發展最重要的戰略。但要達成最優結果,必將經歷一系列談判、思考、輾轉和權衡。事實上,當時OATLY脆弱的供應鏈也無法支援亞洲突然爆發的巨大需求。

David表示,其帶給他的“折磨”甚至超過了冷啟動時的煎熬。因為隨著談判的程序,一方面要權衡談判內容,滿足大品牌在選擇供應商時的嚴苛考核和要求。一方面又要提前數月向總部備貨,同時總部的部分高管並不看好。

這段時間的輾轉協調,David要向總部反覆講述這樣的合作對於品牌的價值、對於開啟市場的價值;又要透過各種方式,來保障穩定到貨、品牌露出以及“非排他”(OATLY可以和其他連鎖品牌繼續合作)這樣三個看起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考驗並不止於此,因為“選擇”有很多。就在談判難言順利時,其他多家連鎖咖啡品牌也來找到OATLY尋求合作。

不得不說,這對剛有起色的OATLY中國團隊來說很難拒絕。但經過分析,David認為做品牌要“守身如玉”,OATLY的管理團隊堅持“第一彈”一定要和“行業頭部品牌”合作,因此放棄了大量訂單機會。

之後大半年的反覆溝通和談判過程非常折磨,團隊經歷巨大考驗,也面臨艱難選擇。

比如,滿足連鎖咖啡品牌的供應,就需要砍掉歐洲的相當一部分供應量來滿足亞洲市場,然而歐洲市場的計劃早在半年前就已做好,如果要求歐洲改變計劃但最終合作沒談下來,歐洲市場會遭受損失,可能得不償失;但如果合作達成卻無法足量供貨,又將面臨鉅額賠償。

類似的問題在談判的過程中屢屢出現,談判陷入了僵局。在這個過程中,David的國際化視野、職業經歷與戰略素養,讓

他將目標投向了該咖啡品牌的中國香港區市場,那裡的管理團隊基於不同的市場環境,有著不盡相同的運營理念。

透過與香港店內咖啡師的密切溝通、透過與高層的洽談、透過OATLY在精品咖啡館已經形成的口碑與發展勢能,David與中國香港區的談判較為順利,最終中國香港區不但順利達成合作,甚至在店面為OATLY提供了5個品牌展示位置。

David表示:“在達成合作的當天,正好是董事會的工作會議,我放棄了此前準備的幾十張PPT,只說了幾分鐘,就是放了照片,展示了該品牌門店的5個位置有OATLY的品牌露出”。

短暫沉默後爆發了熱烈掌聲,因為參會的高管們很快意識到,這意味著OATLY在亞洲市場的徹底崛起,同時OATLY開始將要成為全球性的流行品牌。

中國香港區之後是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地區的銷售成績不斷提高,讓這個品牌的中國大陸區看到與OATLY合作的潛力,最終也達成合作。

2021年OATLY公佈的上市預披露檔案中,也單獨披露了亞洲區(以中國為主)營收同比增幅超過4倍,達到4745。2萬美元。

圖表9:OATLY亞洲區的渠道增長、全球市場的渠道差異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中金

隨後,從精品咖啡店到頭部連鎖咖啡品牌,從便利店到大型超市等零售渠道,乃至許多餐飲領域的大型連鎖品牌,都陸續成為OATLY的合作伙伴。

此時此刻,投資植物基類產品已經成為全球的熱潮,包括比爾 · 蓋茨、李嘉誠等全球頂級企業家都紛紛投資了相關概念的企業。OATLY的股東中包括多位好萊塢超級明星,他們都在表達對地球環境的關注和對環保的理念和主張。

David表示:“做品牌、做企業,要有一個和人類命運息息相關的使命與主題,並且真的去踐行,去努力實現,這樣你會感覺所有的力量都會慢慢開始幫助你。”

第三次關鍵選擇

模仿者層出不窮 市場迅速爆發

伴隨OATLY的崛起,大量植物基或主打“燕麥飲”的品牌迅速發展,健康飲食逐漸成為新興潮流,瑞銀集團預計,作為農業技術革命的一部分,全球植物蛋白市場將在未來十年迅速增長。預計到2030年,其規模將從現在的46億美元飆升至850億美元,而更廣泛的農業科技市場的規模預計將擴大5倍以上。

憑藉燕麥奶建立起先發優勢後,OATLY也嘗試向多渠道的客戶提供更多產品。從燕麥奶特調飲品到燕麥雪糕再到烘培、西餅,乃至多種形式的周邊產品,OATLY以更多形式和配方因地制宜地出現在人們不同的消費場景下。

同時,大量的活動在此階段讓OATLY的品牌開始“破圈”。例如從2020年開始OATLY為聽障青年提供專業的咖啡師培訓,幫助他們獲得世界專業咖啡機構SCA頒發的證書,開啟職業生涯,截至2021年9月,OATLY 已培訓了 80 位“無聲咖啡師”,這背後體現的“商業向善”概念和高業務關聯度的公益創意影響了更多企業和機構。

此外,OATLY的盒瓶可持續回收計劃、寵物友好等活動,引導年輕消費者用可持續消費,為明天的生活投票,與環境和諧共處。

2020年7月,FBIF食品飲料創新論壇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開幕,700多家食品行業企業參會。OATLY發起,與天貓、植物蛋行業代表皆食得(Just Egg)以及植物肉行業代表別樣肉客(Beyond Meat)圍繞“可持續新食代——食品行業的植物基變革在發生”主題,探討植物基和它帶來的飲食與生活習慣的改變。

同時,由OATLY倡議,天貓發起的“植物蛋白飲聯盟”成立,天貓新品創新中心釋出了白皮書,揭示植物蛋白飲料市場800%超高速的發展趨勢。

環視此時的市場,在燕麥基領域,近百家國際植物基大牌蜂擁入場,另一方面,國際消費品巨頭的燕麥奶產品也進入市場。同時,國內新銳品牌不斷出現,背後都有知名資本的身影。

而杏仁露、椰汁、豆奶、核桃露等領域的傳統知名品牌也在“植物基”的概念下煥發新的活力。達能、三元、伊利、農夫山泉,這些“巨無霸”也紛紛以各種形式推出植物基新品。

圖表10:各式各樣的燕麥基產品

資料來源:長江商學院案例中心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回到OATLY本身,超25年專注於燕麥這一件事情的產品力與連鎖餐飲渠道的成功,讓OATLY在中國實現“出圈”。零售渠道不但有了可以上架的“品類”,還成為熱門搶手貨。2021年5月,OATLY登陸納斯達克,背後股東陣容強大。

但David認為,真正的考驗已經到來。

OATLY現在依然不是一個“大公司”,面對全球化的競爭,整體的運營能力有待夯實。同時過早上市雖然提升了品牌,但相應成為“標靶”。

雖然眾多品牌的湧現可以做大市場,但產品很容易陷入價格戰。意外的競爭因素會拉低整個燕麥奶的門檻,最後在多元的衝擊下將市場迅速拖入低毛利區間。市場以幾十倍的速度在增長,這對於相對產能有限的OATLY而言,存在從高階到流行到小眾最終被邊緣化的可能性。

面對行業未來,David坦言:“一個品類長期走下去有三個條件:第一個是有領先的科技,因為技術和科技賦予這一品類不斷地成長,包括產品的迭代、消費習慣、消費理念的迭代;第二個是有領先的品牌,好的品牌在發展方面能抓住消費者的心智;第三個是市場秩序,如果沒有市場秩序,那麼品類的視窗期不會太長。”

很多品牌都想抓住燕麥奶的風口,但如何推動一個好的品類長久良性地發展,David認為這或許是當前眾多行業入局者都應該好好深思的問題。

圖表11:新場景中的OATLY

深入解讀:OATLY植物奶在中國的入圈與出圈

資料來源:訪談整理

但無論如何,相對於全球超過1萬億容量的奶製品市場,OATLY的成長空間十分廣闊。公司也在Barista咖啡大師品類之外,推出了豐富的產品線、進入了更多場景與渠道、進行了大量的品牌活動以體現品牌調性與主義。

總結起來,OATLY在中國的成功,不但樹立了品牌,也同時開創了一個品類,並且操盤思路清晰易懂但又充滿力量且可借鑑學習。

結合中國社會大力推進的碳中和目標、消費升級趨勢,以及“商業向善”的未來發展主題,OATLY的前兩次關鍵選擇,深入演繹了“品牌造物”的神奇,而第三次關鍵選擇將決定這份神奇能否延續。

案例開發團隊:

教授點評

指導教授/滕斌聖

長江商學院戰略學教授

高層管理教育專案副院長

我們身處品牌大爆發的時代,國潮風起雲湧,國際品牌亦然。但是,已經不能再居高臨下地進入中國市場,而是首先要讓消費者切實感受到產品的內涵及價值主張。其中,新零售的重要打法,塑造核心群體的意見影響力,至關重要。這方面,Oatly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案例。

未必攜風靡全球之勢,卻能在中國市場,將略顯晦澀的“乳糖不耐”和“減少碳排放”理念,巧妙地從“咖啡大師”的角度匯入,貫穿“三個一”策略,使之成為上海精品咖啡店的寵兒,進而“潮化”高階女性咖啡人群,最終實現全市場多品類的覆蓋。一套“遊身連環八卦掌”,可圈可點。本來,燕麥奶會自然而然被歸入豆奶類飲品,那就難以翻身。但透過戰略選擇,透過與咖啡的結合,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境界不同,才能引領潮流。

研究員說

深入解讀:OATLY植物奶在中國的入圈與出圈

案例作者/王小龍

長江商學院案例中心高階研究員

E:xiaolongwang@ckgsb。edu。cn

在訪談OATLY中國團隊時,我深切感受到了價值觀對於企業經營的重要作用。在很多次面臨選擇時,戰略的思考背後是價值觀使然。沒有選擇“容易的”超市鋪貨、沒有選擇“容易的”放棄各種條款一味迎合連鎖咖啡大品牌。在談判困難時沒有選擇“容易的”和其他咖啡連鎖品牌合作……反而都在這些重要時刻選擇了明顯更難的“另一面”。

取勢、明道、優術,商業向善,長江所倡導的精神反映了商業世界的樸素真理,萃取於優秀校友的身體力行,也將為更多校友的卓越實踐點亮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