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隆馬斯克(2)-學習筆記(6)

埃隆馬斯克(2)-學習筆記(6)

今天繼續研究一下Elon Musk在工作中是如何應用它所倡導的第一性原理。

Elon Musk的特斯拉電動汽車,在2020年7月16號市值3200億美元,全世界第一輛商業化的電動汽車,市值超過了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的市值總和,成為了市值第一的汽車公司。當年做特斯拉遇到的第一大難題是電池成本太高,總價超過5萬美元,最後降到100美元左右。他是怎麼做到呢?

拆解和組合:第一步拆解要素,電池的材料是碳、鎳、鋁、鋼,那麼電池中需要多少斤碳,多少斤鎳,多少斤鋁,多少斤鋼呢?如果去原材料市場去買多少錢呢?每千瓦82美元,原來電動車電池的價格不在原材料的價格,在於它的組合方式和製造方式上,那麼找到一套製造方式和組合方式就OK了,最後找到了松下筆記本電池管理程式,做了汽車電池的管理程式,最後做了大型工廠,生產電池,降低成本。看起來很簡單,就兩步,拆解和組合。

這是其中一個案例,仔細看,就會發現他做任何事情的方法論 ,都是這個方法論。把事情的問題化解為成本的10倍好,再用物理學還原論拆解組合。

第二個案例,SpaceX,他想租火箭最後他自己做了,其中緣由不做說明了,關鍵看一下他的思維方式,和上面的思維方式一樣,製造火箭的原材料鋁、鈦、銅、碳等等,他們的成本大概是火箭成本造價的2%,燃料成本不到火箭成本的0。3%,還是製造上出現了問題,一個火箭大概上萬人花9個月的時間完成,而且一旦失敗爆炸就又要從新造,每次飛行的最後成本都高達10億美元,後來他發現,製造和一次性發射是成本高的原因。

在SpaceX之前,火箭的製作和航天發射公司其實就是組裝公司,他們從不同的公司買來引擎、指揮系統,然後將它們拼接在一起,得到一個完整的火箭,但是它們的元件供應商也需要買零件來製作它們的產品,他們身後還有一層他們自己的供應商,而供應商不僅需要賺回買零件和加工的錢,他們還需要售賣時繼續加價,之後的生產廠家也做著相同的事,而SpaceX採用了 另一種工作方式,自己生產了需要零件的85%,更進一步,將辦公部門和生產線放在同一屋簷下。。。。。

最後我們發現也拆解和組合,利用物理學的還原論,組合創新。

我是一個愛思考,愛學習的人,歡迎與我交流你的想法,我上面的理解也可能是錯的,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