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紅|在可見與不可見之間:微信運動中的個體生活與數字交往

編輯按語: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和智慧感測器技術的應用,日常的瑣碎行走也能被統計為可見的資料。2015年上線的微信運動公眾號,將行走步數作為產品核心,引入排行榜、點贊等競爭互動機制,以打破“一個人運動的孤獨”。微信運動在社交平臺展現了一種動態的生活軌跡。然而,與微信運動設立之初衷相比,這種動態呈現可能導致更多隱私資訊的洩露,社交平臺的相關討論層出不窮。微信運動在日常交往實踐中生成了更為複雜的“可見性”。

姜紅|在可見與不可見之間:微信運動中的個體生活與數字交往

量化身體是人們認識身體狀態的一種途徑,身體成為一種可計算、可統計的物質。身體透過技術被具象化,轉化為數字表徵,形成一種中介過後的“可見”。具體來說,運動App中的資料和影象就是身體的“視覺化”,即可見的身體。在微信運動中,行走的“可見”體現在對身體行走的記錄中,技術的感知、記錄與資料同步成為關鍵。在微信運動“行走”的過程中,媒介技術改變了人與身體、媒介技術的關係:一方面,技術成為身體的解釋者;另一方面,智慧裝置影響了人們對於媒介的選擇和依賴。

微信運動更具吸引力的一點,就在於它的社交功能。它嵌入在微信這一社交平臺之中,建立了基於已有好友圈的社交運動場。微信運動的特點在於,人們建立起連線的“可見性”是主動的,但卻少有更為主動的分享行為。因為直觀反映了個體的步數和排名,排行榜成為微信運動社交最主要的互動空間,同時這種直觀讓競爭變得明朗,也讓差距變得清晰。微信運動將計步資料從裝置與使用者之間擴充套件到社交媒體,並與他人的資料發生連線,“大熒幕”般的排行榜,刺激了競爭,也鼓勵了展演。

資料被更多人看見後,微信運動從運動社交平臺逐漸變成了“日常行蹤監視器”。這種失控的“可見”與充滿著矛盾的個體交往實踐共生。使用者想要展示的內容與被觀察到的內容存在差異,使用者個體已經無法控制“可見”的方式和範圍。個體主動公開私人資料,並將其作為社互動動的資源,是出於交往的目的,也是為了在社會化監督下評估個人的生活狀態。但是,當碎片化的資料不僅僅被呈現,也被想象、被編織,其背後隱藏的生活細節被暴露,就已經超出個體預期的目的,使用者不再是“用自己的方式被看到”,而是“用他人的方式被看到”。使用者不希望被過度關注的生活細節也成了“可見的”。

微信運動的使用者選取了差異化的管理策略,對可見的內容與範圍進行編輯,力圖改變步數的呈現,以隱藏現實生活的具體細節與軌跡:其一,利用微信平臺的隱私設定來進行編輯,

切斷資料的社交連線或者縮小資料在社交圈的可見範圍;其二,改變資料的生產過程,從而改變微信運動的呈現,例如以搖動手機代替真實的走路。另外,暫時“停用”微信運動功能也是一個隱藏真實資料的辦法。這使得可見的不再是真實的生活狀態,而是被個體使用者編輯、修改、偽裝的自我形象。

微信運動呈現的這種可見性的矛盾是今天社交媒體中數字個體生存狀態的一個縮影。可見性背後,實質上是一個“社會—技術系統”框架中個體如何數字化生存問題。隨著數字媒介深度嵌入社會和日常生活,個體與他人的關係問題也由傳統社會中具身交往的遠近關係,轉化成個體與他者之間數字交往的可見程度問題。

本文系精編版,註釋從略。文章系國家社科基金專案“當代中國新聞傳播話語正規化的‘實踐轉向’研究”。關注“現代出版”公眾號後,在後臺回覆“索取電子期刊:刊期+姓名+單位+職務/職稱+手機號+電子郵箱”,我們將把相應刊期的電子資源(。pdf格式,202001期及以後)發到指定郵箱。

作者

姜紅

系安徽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龍曉旭

系安徽大學新聞傳播學院2019 級碩士研究生。

引用格式參考

GB/T 7714-2015

姜紅,龍曉旭。在可見與不可見之間:微信運動中的個體生活與數字交往[J]。現代出版,2022(3):11-20。

CY/T 121-2015

姜紅、龍曉旭:《在可見與不可見之間:微信運動中的個體生活與數字交往》,《現代出版》2022年第3期,第11頁至20頁。

MLA

姜紅,龍曉旭。“在可見與不可見之間:微信運動中的個體生活與數字交往。”現代出版。(3)2022:11-20。

APA

姜紅,龍曉旭。(2022)。在可見與不可見之間:微信運動中的個體生活與數字交往。現代出版,(3),11-20。

拓展閱讀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主辦:中國大學出版社協會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出版:《現代出版》編輯部

國內發行: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郵發代號:80-431

海外總髮行:中國國際圖書貿易集團有限公司

國外發行代號:BM 7500

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 2095-0330

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CN 11-5979/G2

| 合作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