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崛起的富士通,變賣半導體業務背後,是衰落還是尋求突破?

它是日本排名第一的IT廠商,全球第四大IT服務公司,在全球擁有約159,000名員工,名下擁有超過32000項創新專利,超過半數的財富500強企業都是它的客戶。

但是它在國內普通民眾心中的存在感也許並不那麼高,你甚至可能搞不清楚它和富士康,富士的關係。

這家被稱為日本的“IBM”的公司,跟其他日系企業一樣,有著一抓一大把的“黑科技”,從一家電器公司成為如今的。它的身上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觸控品質,發現未來,歡迎收看十萬個品牌故事之《我的名字叫富士通》。

二戰中崛起的富士通,變賣半導體業務背後,是衰落還是尋求突破?

2016年,東京奧組委宣佈,富士通正式成為2020東京奧運會與殘奧會的金牌合作伙伴和東京奧運會“資料中心基礎設施”提供商。

對此富士通會長山本正己表示:“作為金牌合作伙伴,我們很榮幸能夠為支撐2020年東京奧運會/殘奧會以及所有運動員做出貢獻。作為資料中心基礎設施合作伙伴,富士通還將與奧委會全球技術合作夥伴Atos鼎力協作,為2020東京奧運會/殘奧會的成功舉辦貢獻力量。”

對於富士通來說,奧林匹克是向全世界展示自身技術實力的最佳舞臺。

除了支援競技場和奧運村的正常運營之外,富士通還將肩負起電視轉播、賽事安全以及交通排程等重任。

而沒有堅實的基礎,一切都只是海市蜃樓而已。

東京奧組委選中富士通作為合作伙伴,也正是看重了富士通在IT通訊行業的實力。

據悉,富士通正在開發的AI技術,將運用在給體操運動打分的專案上。

透過向選手的身體及其周邊200萬處投射紅外線,追蹤選手的動作,並且實時轉換成三維立體影象。

根據影象,AI對於身體的旋轉和扭動等動作作出分析,結合過去的表演資料,遵照打分標準,判斷技術的完成度。

富士通的加入,或讓東京奧運會成為最具科技感的一次奧運會。

二戰中崛起的富士通,變賣半導體業務背後,是衰落還是尋求突破?

時間追溯到十九世紀五十年代,一艘從美國駛來的船隻開進了日本的領海,打破了日本沉睡了兩百多年的“美夢”,日本開始了現代化的道路,並大力發展現代工業。

1875年,日本十五大財閥之一的古河財閥創始人古河市兵衛創立了古河電氣公司,這也被認為是今天富士通的前身。

當時,第二次工業革命已經拉開了序幕,科學技術日益進步和工業生產需求也日益高漲,世界由“蒸汽時代”進入“電氣時代”。

那時,德國的西門子公司在工業革命中迅速成長為世界首屈一指的電機制造商。

1887年,西門子在東京開辦事務所,向日本提供各種電器和通訊裝置。

可是好景不長,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戰敗,生產力受挫,兩國的經濟關係也在戰後中斷。

戰爭沒有讓日本停下發展的腳步,日本的現代化程序對電力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電器產品國產化的呼聲也日益高漲,為此,日本希望引進西門子的製造技術進行自主生產。

基於此,古河電器工業和西門子於1923年創立了富士電機制造株式會社。

二戰中崛起的富士通,變賣半導體業務背後,是衰落還是尋求突破?

公司成立不久,關東和橫濱地區發生了7。9級的大地震,許多公眾設施在地震中遭到摧毀,包括通訊設施。

地震後,日本政府提出需要儘快恢復並發展通訊事業,富士通也開始關注通訊裝置的發展,經過潛心的研究,1933年生產電話的車間在川崎工廠內被建立起來,並新增設了電話部,同年11月,富士通自主研發生產的自動交換裝置問世,這一發明為日本日後電報電話業的迅猛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也成為了富士通在通訊行業的事業開端。

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

日本國內的通訊事業發展因為軍費優先的原則被暫時擱淺。

隨著日本在中國侵略面積的不斷增加,來自日本軍隊方面的通訊需求與日俱增。

日本通訊和交通部任命富士通為空載電纜載波裝置的官方製造商,隨著戰火的蔓延,日本軍方對富士通生產的產品交換機,電話機,載波裝置需求越來越大。

二戰中崛起的富士通,變賣半導體業務背後,是衰落還是尋求突破?

整個戰爭時期,在大多數載波裝置製造公司因資金和物資的緊張而停產時,富士通卻憑藉向日本軍方提供穩定的產品輸出而獲得了資金來源。

可以說,富士通的發展不僅沒有戰爭而中斷,反而在持續穩定的向前走著。

1945年,美國向長島丟了一顆原子彈,原子彈摧毀了長島地區及其周邊的全部通訊設施。

作為當時日本通訊行業的老大,富士通理所應當的承擔起了長島地區的戰後通訊裝置修復工作。

其實,不止是長島,基本整個日本地區的戰後通訊重建工作,都是在富士通的帶領下展開的,富士通因此得到日本政府通訊部的認可,成為官方批准的電話開發商和製造商。

自此富士通開始快速成長起來。

二戰中崛起的富士通,變賣半導體業務背後,是衰落還是尋求突破?

在20世紀50年代,當時大型計算機剛剛發明,世界上98%的人都不知道什麼是計算機,而剛剛戰敗的日本更是滿目瘡痍,人們連基本的生活都保障不了,電腦更是天方夜譚的東西。

富士通也不例外,當時富士通僅僅只是做電話和通訊線路事業的公司。

也許是科技公司的敏感天性,富士通意識到計算機在未來發展中的重要性,並計劃研究計算機。

而說到富士通的計算機發展史,我們就不得不提到一位日本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計算機天才——池田敏雄。

雖然他沒有IBM沃森家族顯赫的名聲也沒有微軟蓋茨數百億的家財,甚至許許多多IT界的精英都不知道這位巨人的存在,但是他的的確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創造了富士通計算機帝國。

1946年,池田敏雄進入富士通工作。

剛入社的年輕的池田,思想大膽,常常在工作上有許多奇思妙想,而這些想法,也受到了原富士通董事長小林大佑的欣賞。

後來,小林大佑便任命池田敏雄作為富士通計算機事業的帶頭人,開始了池田的計算機開發生涯。

二戰中崛起的富士通,變賣半導體業務背後,是衰落還是尋求突破?

就如同今天的華為在5g技術的開發上是世界老大一樣,那時的IBM在計算機界的地位也是無可震撼的,任何一個公司都不可能與IBM抗衡。

然而池田就給自己定了一個這樣的小目標,要做日本的IBM。

在他的帶領下1954年富士通成功開發出第一臺中繼式自動計算機,後來逐漸開始涉足於計算機領域。

在之後研發的新一代的中繼式計算機,其可靠性、處理速度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被當時政府所採用。

在後續產品的研發上,富士通開發出了非常多的產品線,滿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大型機”的稱呼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

從那時起,富士通一躍成為國內第一,推動了日本終於達到和美國相當的技術水平。池田敏雄給當時的日本計算機產業工業打足了氣,也為富士通的領先地位打上了保險。

不僅如此,池田敏雄在當時的很多發明,如今依然被沿用。

全世界的計算機廠家都必須使用的系統——“變址暫存器”就是其中之一。

我們不敢想象,沒有池田敏雄的富士通,是否還能成就今天的地位。

或許,正如伯樂發現了千里馬一樣,富士通也以創新包容的精神一直支援著池田敏雄,兩者互為依靠,為富士通的發展打開了新的局面。

二戰中崛起的富士通,變賣半導體業務背後,是衰落還是尋求突破?

20世紀70年代,日本建立了“官、學、研”一體化的產業發展制度,採取了悶聲追趕的“舉國模式”。

日本要舉國重點攻克的領域,正是半導體。

1976年日本政府聯合聯合富士通等公司籌集720億日元,設立“VLSI技術研究所”。

也是在這一時期,日本在半導體領域取得了巨大的發展,奪得了儲存器市場的壟斷地位。

在日本取得半導體領域發展的同時,富士通也因為半導體開發研究而迅速躋身於世界半導體技術的前沿。

從1999年量產開始,17年間已經累計銷售25。8億片frame,並形成自己的特色。

雖然現在在國內很多人並不知道富士通,但70年代,富士通剛剛進入中國時,在通訊、計算機、軟體開發、半導體以及高新技術的研究開發等領域與中國進行合作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中國第一部程控電話交換機,就是引進了富士通F150程控電話交換機。

但是,富士通在中國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

雖然產品高階,但價格的昂貴也令許多消費者望而卻步,導致進入中國這麼多年,始終沒有開啟局面。

2017年,富士通出售旗下的pc端業務,被聯想集團收購,這是繼2011年另一家日本巨頭NEC出售PC業務後,又一家被收購的日本電子製造業。

2019年,聯華電子宣佈收購富士通半導體業務的全部股權。

這些業務板塊的出售,是富士通的日漸衰落,一個神話時代的終結,還是想集中精力,謀求新的發展道路,我們不得而知,可無論是哪一面,對於富士通來說,都是需要穿越的荊棘之路。

二戰中崛起的富士通,變賣半導體業務背後,是衰落還是尋求突破?

但是就目前富士通的一些動作來看,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家老牌的日本IT公司還是在積極尋求突破。

19年5月,富士通釋出的《富士通與技術服務願景》裡提出,富士通正著手從一家傳統的IT公司轉變為一家數字化轉型(DX)公司,透過自身積累的創新技術與豐富實踐,為客戶的數字化轉型提供端到端的支撐。

早前在日本東京舉辦的富士通論壇上,富士通方面表示,目前在16項領域,包含5G、AI、運動科技、製造業、零售業等皆有成果出現;在未來願景方面,富士通今年喊出的目標是:「打造值得相信的未來」。

在論壇上,富士通也展示了最新的科技研究數位退火技術,這項技術可在20秒內推演出傳統計算機無法進行的複雜運算。

當日本年號從「平成」走向「令和」,富士通也在19年6月正式迎來新社長時田隆仁,他表示,富士通具有將夢想轉換成現實的DNA,希望透過科技創造可信任的未來,以及更富足的生活。

憑藉著對品質與技術的極至追求,富士通成就了今天的輝煌。

而未來,是從神壇隕落的星星,還是開啟一個全新時代,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