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王朗真是“厚顏無恥之人”?諸葛亮難道真能罵死一個人?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一提起三國演義諸葛亮和王朗時,我們腦海裡必然會浮現起那段精彩的對罵。

一句“從沒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將王朗這個人物深深地印在了大家心裡。在這個娛樂至上的年代裡,只要覺得有趣,任何東西都可以拿來被娛樂。娛樂過後也便完了,沒人在乎娛樂背後的那些東西。

歷史上的王朗真是“厚顏無恥之人”?諸葛亮難道真能罵死一個人?

好吧,今天小編就要為王朗來翻翻案。

王朗,漢末經學大家,東海郡人,先後被任命為郎中、菑長,中間還被舉孝廉,並擔任過會稽太守。孫策平江南時,王朗戰敗被迫投降,後來因其儒雅之名,被孫策釋放。流浪一段時間後,曹操因慕其名把他徵召入朝,並被任命為諫議大夫。

史書記載,王朗治學有方,受人敬仰,並多次不厭其煩地諫言,得到漢獻帝、魏文帝曹丕的信任,他的著作有《周易傳》、《春秋傳》、《孝經傳》等。

歷史上的王朗真是“厚顏無恥之人”?諸葛亮難道真能罵死一個人?

在歷史上,諸葛亮確實罵過王朗。劉備被東吳打敗,抑鬱而終後,司徒華歆、司空王朗等曾寫信給諸葛亮,說是漢室江山已經被魏國取代,並勸諸葛亮不要再做無謂的功夫,趁早投降才是明智之舉。對於這封書信,諸葛亮肯定惱羞成怒,所以才隔空罵了王朗。寫三國演義的羅貫中大概也是根據這個故事的情節才寫了一段“武鄉侯罵死王朗”。

那麼歷史上的王朗到底是不是被罵死的呢?很顯然,王朗一定不是被罵死,而是病死的。那麼羅貫中為什麼要寫諸葛亮罵死王朗這段呢?

歷史上的王朗真是“厚顏無恥之人”?諸葛亮難道真能罵死一個人?

小編認為羅貫中是這麼想的:

王朗會稽戰敗,投降孫策,被放後透過曹操舉薦入朝,但他並不忠君而是投靠魏國,並且先後擔任了許多重要的官職。像這種行為很容易被後人所詬病,這也是羅貫中為什麼非得寫他被罵死。而且羅貫中也想透過諸葛亮的一句“厚顏無恥之人”來抨擊歷代朝堂上毫無立場和氣節、一心只為求官的“牆頭草”式人物。

文學作品,本就具有很大的主觀性,裡面的人物大多已經脫離了歷史本來的模樣,而且小編認為,三國時期局面混亂,裡面不管是大人物還是小人物,能夠在歷史上留名的都一定不是平庸之輩,所以,我們在娛樂歷史的時候也應該多多的思考一下,不能只靠眼睛和耳朵去評判一個的優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