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母”是什麼?古代皇帝建造墓穴時,為啥都怕挖出“石母”

“山中怪事知多少,石母生兒定有無”——【明】 袁宏道

俗話說,“人死如燈滅”。對於普通人來說,死亡,就意味著生命的燭火已經消逝,但對於帝王來說,死後的世界和活著的人生同等重要。千古一帝秦始皇,從秦朝建立的第二年起,就開始了浩浩蕩蕩地秦始皇陵修建工作。根據文獻記載,為了死後能夠重享現世的富貴,秦始皇一共召集了七十多萬人進行陵墓修建工作,並且按照地上的比例一比一復刻了地下皇陵,就連地上的湖海都在地下以水銀替代。

“石母”是什麼?古代皇帝建造墓穴時,為啥都怕挖出“石母”

不僅是始皇,歷代的帝王即位後的第一件重要的大事,就是為自己修建陵墓。皇帝們對這一工程極其重視,動輒斥資百萬,召集數萬工匠,進行數年的修建。在這修建的過程中,有一樣叫做“石母”的東西。令皇帝們聞之色變。那麼,“石母”到底是什麼呢?古代皇帝建造墓穴,為什麼都怕挖出“石母”?

“石母”是什麼?古代皇帝建造墓穴時,為啥都怕挖出“石母”

其實,所謂“石母”,就是指傳說中的“水之精石”,它是經過地下水打磨千年而形成的一種石頭,一旦發現了“石母”,就意味著附近必定有地下水源。而如果在修建皇陵的過程中發現“石母”,就意味著皇陵以後一定會被水淹,意味著正在進行中的工程必須被廢棄,需要進行重新選址,再重新修建皇陵。

同時,因為古代十分信奉“風水”一說,如果在修建皇陵的過程中見到了“石母”,則會被認為是一個十分不吉利的兆頭。因此,歷代皇帝都害怕在修建陵墓時遇到“石母”。而有一個倒黴皇帝,就非常不幸地在修建皇陵的過程中發現了“石母”,導致自己耗資百萬的皇陵作廢,只得重新修建。

“石母”是什麼?古代皇帝建造墓穴時,為啥都怕挖出“石母”

他就是道光皇帝。根據乾隆皇帝的“昭穆制度”,道光皇帝死後應該葬在清東陵,但最終,他卻違背祖訓,葬在了清西陵,這並不是因為道光忤逆不孝,實在是“事不由己”。1821年,年輕的道光皇帝在即位不久就開始下令修建皇陵。這個一生簡樸,甚至節儉到近乎吝嗇的皇帝,獨獨在為自己修建地下寢宮時十分大方。

在風水大師勘測出皇帝陵修建的風水寶地之後,他親指兩個親王負責這一事項,隨後又撥鉅款進行陵墓修建。同時,他自己也十分關心這一工程,時時就會詢問程序,甚至會親自動身前往現場檢視,終於,六年之後,東陵建成。同年,道光皇帝將自己故去的原配妻子孝穆成皇后葬入其中,誰知,沒過多久,就有人上報,皇陵浸水,皇后的棺木也被水浸泡。

“石母”是什麼?古代皇帝建造墓穴時,為啥都怕挖出“石母”

這一訊息讓道光皇帝怒不可遏。他急忙派遣心腹前去現場勘查情況,果然發現此處地下水與皇陵極為接近,非常不適宜再作為皇帝陵。如果執意要將靈柩安放在此,那麼,以後肯定會被地下水腐蝕。無奈之下,道光皇帝只好放棄了這處皇陵,將孝穆成皇后的棺木送去別處安葬。

皇陵出現如此大的紕漏,道光自然要嚴查此事。經過調查,原來,施工隊曾在施工時發現過“石母”,並且上報給兩位親王。可是兩位親王不懂什麼叫做“石母”,他們認為就只是一塊普通的石頭,不相信有“石母”就一定會有地下水,於是並未將此事放在心上,也沒有向道光稟報,就命令施工隊繼續進行皇陵修建工作,最終釀下如此大禍,數百萬銀兩付諸東流。

“石母”是什麼?古代皇帝建造墓穴時,為啥都怕挖出“石母”

道光一生節儉,眼見如此多的白銀打了水漂,震怒不已,不僅將兩個親王削為郡王,而且將其他負責此事的官員一概免職,牽連甚眾。相關責任人雖然已經處置,但是陵墓也已經廢棄,道光只得派人重新選址修建皇陵,然而,連選幾處,道光都不滿意,最終只得違背祖訓,勉強將皇陵修在西陵。

因為前後修建了兩座皇陵,道光由此成為在皇陵修建上耗資最多的皇帝,根據文獻記載,他的費用比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加起來的費用還要多,達到了二百四十萬兩白銀,是清朝皇帝之首。而這一切禍事的緣起,就是因為小小的一塊“石母”。

“石母”是什麼?古代皇帝建造墓穴時,為啥都怕挖出“石母”

“石母”之說是否是真實的,還有待科學去驗證。但道光變更皇帝陵一事倒的確是歷史上發生的故事。其實,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最重要的當然不是死後的事情,而應該是身前事。在活著的時候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如此才能被更多人緬懷,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參考文獻:

《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