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四成新生認為活著沒有意義?空心病理論引發網友熱議& nbsp;

空心病

”這一概念的提出源於北大的心理健康和諮詢中心副主任徐凱文口中,釋義為:

價值觀缺陷導致的心理障礙,症狀為覺得人生毫無意義,對生活感到十分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徐凱文將自己在北大任職多年的心理諮詢經驗總結為

北大四成新生認為活著沒有意義

”。

這一言論經過網路傳播,即刻就引起了巨大的討論熱度,出乎意料的,這項理論得到了非常多網友的贊同。

在相關帖子下,我們可以看見無數當代社會的年輕人,用各種口吻講述著自己的空虛和無力感,

面對虛浮和忙碌的生活,強烈的“空心感”讓這些人覺得與世界格格不入。

“空心”源自目標的缺失

古希臘哲學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

“人是一種尋找目標的動物。”

徐凱文的

“空心病”理論提出的背景尤為值得注意,因為這項調查是在中國的最高學府北京大學裡完成的,相信每一個學子都曾把這個學校定為自己努力學習的終極目標。

在《

2019-2020

的全國大學升學率報告》裡,全國各省市北大的錄取人數平均為

42

人,而每個省每一年的高考學子人數約為

20

-40

萬之間,所以能夠考上這間最高學府的學生,無疑稱得上是萬里挑一的人才。

一定有朋友會對此表示疑惑,既然這些頂尖人才已然達到了萬千人心中的目標,為何又會產生“四成新生認為活著沒有意義”這種現象呢?因為對於這些人來說,

考進了北大看似達到了目標,但也是失去了目標的開始。

現代的家長對子女的培養早早的就安排在了起跑線上,更有一些家長在孩子上學後就辭去了工作,專心地輔導子女考名牌大學。在漫長的成長過程中,不斷灌輸著

“你的任務就是學習”“除了學習其他都不要做”的精神洗腦,致使孩子不能建立自己價值觀體系,在父母的影響下,逐漸走上學習機器的道路。

大部分成績優異的學生在每個學習階段,都會接收到來自父母的目標要求,從考上重點高中再到考進北大,每個階段都有明顯的時間區間,自己只要埋頭讀書達到目標即可,當孩子觸控到了北大的殿堂後,大部分的父母都表露出解甲歸田的模樣,是的,在他們眼中,孩子的目標達成了,一隻腳已經踏上了康莊大道,剩下的路要由孩子自己去走。

但是父母不會知道,進入了北大後,家長們把人生的意義還給了他們自己去思考,但長久以來,對於建立獨立人格的缺失,導致了非常多剛入學的新生,一時失去了努力的目標,從而引發的強烈的

“空心”感,也許這時他們才明白,

原來自己從小到大的“目標”,只是父母的“目標”而已,自己則從來都沒有思考過想要的是什麼。

“空心”引發的人生危機

北大學霸吳謝宇弒母案震撼社會,這個案件也成了各界心理分析的典型案例,著名犯罪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李玫瑾就吳謝宇的心理狀態曾經發表過這樣的結論:

“他雖然有高智商,但是內心卻是空的,空到沒有靈魂。”

吳謝宇生活在一個母親強勢的家庭,父親的離世讓他失去了可以依靠的部分,在母親近乎苛刻的高要求之下,吳謝宇活著的意義便成了討好母親,不要讓母親失望,要成為母親的驕傲。這種長期壓迫自己渴望和想法的人生,在他考上北大,遠離家庭之後得到了徹底的釋放。

殺掉了幾乎禁錮了自己一生的母親之後,吳謝宇揮霍、嫖娼,流連於三教九流之地,無一不是要和過去的自己劃清界限,他依舊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虛空之下只有無限的墮落。

除卻吳謝宇這樣的極端例子,大部分嚴重飽受“空心病”困擾的人則會以死亡作為解脫,高學歷自殺群體與日俱增:大連理工學院研究生因懼怕延遲畢業,從教學樓跳下,自殺身亡;北京交大研究生因保研無望,於宿舍內自殺;北大博士生畢業後,無法適應工作生活,留下了遺書選擇自殺。

這麼多本是優秀的頂尖人才,卻因為一輩子都活在了別人定下的目標和標準中,

“空心病”讓他們失去了自己的想法和存在意義,一旦不能達成目標就能輕易將他們摧毀。

“空心”需要從小填補

既然杜絕

“空心”就要放任自由,但是真的放任孩子的自由,在另一程度上也相當於“放養”,這樣做對孩子也未必是好事。確實,

拒絕“空心”並非是指直接做一個甩手掌櫃,而是要在尊重孩子的獨立意願之下,鼓勵他在喜愛的領域堅定地走下去。

要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目標。

不要讓學習貫穿孩子的整個少年時代,孩子對於外界的好奇和渴望會隨著年齡的增大與日俱增。

對於家長們來說,在關注孩子學習的同時,更要留意到孩子在不同階段所注意到的興趣領域,並主動去了解他們感興趣的事物,用成人的思維去汲取相關的知識後,和孩子進行交流,讓孩子能夠全方位地瞭解到這個事物的全部面貌。

因為

孩子的認知較之於成年人會更加的片面,一些他們沒有考慮到的方面則需要父母的幫助給予他們補充。

或許孩子只是被某一面吸引,瞭解到全貌之後就喪失了興趣,

這樣做能夠幫助孩子篩選掉一些無用的外界誘惑,能夠更健康地去追尋自己的目標。

要確保孩子們能夠感受到自己的自尊心。

無論是學習還是興趣愛好,在孩子們建立獨立價值的過程中,總是會經歷一番坎坷和挫折。

例如想要學習鋼琴的孩子,在學習了幾年之後,心生厭煩,甚至達到了看到鋼琴就想逃避的心理負擔;或是在學習的某些時期,遇上了瓶頸,總是讀不進書。

這時家長的態度不應該比孩子更消極,認為他們半途而廢,這時反而要更加尊重他們,可以採取深入交談的方式,試著去了解造成這樣的原因,從根本上了解他們遇到的心理問題,

家長切忌一聽到想放棄就直接發怒,打擊孩子的自尊心,這樣只會加深孩子的討好型人格和壓抑心理,起到了反效果。

填補“空心”離不開父母的愛和陪伴。

所謂愛,就是不要將自己的一些想法強加於孩子身上,在孩子的一生之中,唯一要讓他們感受且深信的事,只有父母對他們無私的愛這一點,這份愛在於鼓勵但不設限,支援但不索求,讓孩子明白人生的多樣性,不必逼迫自己苛求圓滿。

父母的陪伴永遠是對孩子內心最強大的力量,是成功時候更上一層的動力;是失敗時重新開始的勇氣,

“空心病”的形成總是伴隨著沉重的枷鎖,只有卸下了這些重壓,才能讓希望和幸福填滿空洞的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