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相對衰退到絕對沒落——東北現狀十日談地理篇

三十年前人們對東北印象,是它豐富的礦產資源和良好的農業稟賦,二十年前人們則津津樂道於東北小品、二人轉以及某家班人馬拍攝的系列電視劇,而在十年前提及它時,人們則會不禁戲謔:“重工業燒烤、輕工業直播”。再稍晚一些的時候則是一句無奈的嘆息:“投資不過山海關。”

順著時代發展的脈絡,東北的衰退軌跡清晰可見。無論是從經濟發展上,還是社會形態上都在走下坡路。本篇主要從地理上談一下東北地區的短板。

地理空間上的“天然劣勢”

從地理空間上來看,東北地區主要包括黑、吉、遼三個省份,廣義而言也包括內蒙古自治區臨近東北的幾個市、盟。區域內約有14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佔全國面積1/7左右;人口數量1。2億左右,佔全國人口數量部到1/10,相對其他地區而言地廣人稀。

從空間地理上來說,東北具有天生的劣勢。首先,東北大體上屬於溫帶季風氣候,冬季漫長而寒冷,這等於變相提高了當地生活成本,如在冬季出行和取暖上,也限制了部分行業的生產,如建築施工類行業;其次,東北大部分地區臨海卻不沿海,地處邊境與多國接壤,接近於半內陸地區,且南北、東西兩端距離較長,導致交通運輸綜合成本較高,一定程度在外在上限制了物流發展及人員自由的流動;另外,相對的地廣人稀,導致城鎮分佈不夠緊湊、區域內人員流動弱化以及經濟社會關聯度不強等問題。

地緣經濟上的“比較劣勢”

一說到地緣人們便會想到地緣政治,由於東北並非一個實體,不具有地緣政治屬性,這裡主要從地緣經濟上談一下它的比較弱勢。首先,東北地處東北亞,與之接壤的國家經濟發展都陷入無休止的衰退期,加之這些國家與東北地區相鄰的區域都是國土發展的次要區域,對國際進出口貿易的貢獻率極低,對東北地區經濟帶動作用可以忽略不計;其次,從國內來看,東北偏居版圖一隅,與之相鄰的省份經濟發展較為一般。在經濟發展結構上類似,不僅很難起到互補作用,甚至會形成激烈的競爭關係,難以真正開展有效合作,渤海灣兩端城市的惡性競爭就是明顯案例。

最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東北地區並非是一個經過整合、協作發展的實體,其實質上分屬於三個一級行政區域,內部競爭劇烈,如對東北亞中心城市的爭奪。

即便在同一省份,由於經濟社會發展結構極為類似,城與城之間的競爭關係也尤為突出。內部的高度分化使其難以成為一個實質性的經濟發展區域,他們之間的關聯也僅僅是文化上的雷同和相似而已。

區域交流上的“相對頹勢”

東北在地理和地緣上的短板,也直接造成了區域交流上的相對頹勢。近年來雖然一直強調加強與外部的溝通交流,不斷地修建鐵路和機場,但具體成果也很是有限,目前而言出入東北的鐵路依然是京哈線,只是在執行速度上有所提升而已,並未發生質的變化。民航上雖然也不斷增加航班及往來城市數量,但綜合各種因素運力仍然有限,同樣未能有效啟用同外部的流動性。

另外東北區域內部由於版圖的橫向劃分,使得南北各省會與首都之間的聯絡極為重要,也就造成了南北進京鐵路、公路的一家獨大,各省份東西之間的交流則被弱化。認識到這點後,

每個省都大力發展東西方向及連線內部各城市的路網建設,卻實質上造成了東北城市間交流的扁平化現象。即東北地區內部交流,除主要城市以京哈線為主線的交流,其他城市都在無序流動或者說是不流動,最終使得地理空間上的人員流動與資源佈局未能最佳化和有效整合,同其他地域板塊相較逐漸形成區域內交流上的“相對”頹勢狀態。

當然世界是在不斷髮展變化的,在不久的將來這些問題都會迎刃而解。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也許東北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您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