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太陽病脈證並治中第六

(合六十六法,方三十九首。並見太陽陽明合病法)

太陽病,項背強几几,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方一。

葛根(四兩) 麻黃(三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生薑(三兩,切) 甘草(二兩,炙) 芍藥(二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白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餘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諸湯皆仿此。

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方二。(用前第一方。一雲,用後第四方。)

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方三。

葛根(四兩) 麻黃(三兩,去節) 甘草(二兩,炙) 芍藥(二兩) 桂枝(二兩,去皮) 生薑(二兩,切) 半夏(半斤,洗) 大棗(十二枚,擘)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黃,減二升,去白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方四。(促,一作縱。)

葛根(半斤) 甘草(二兩,炙) 黃芩(三兩) 黃連(三兩)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方五。

麻黃(三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一兩,炙) 杏仁(七十個,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餘如桂枝法將息。

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宜麻黃湯主之。六。(用前第五方。)

太陽病,十日以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者,與麻黃湯。七。(用前第五方。)

小柴胡湯方

柴胡(半斤) 黃芩 人參 甘草(炙) 生薑(各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半夏(半升,洗)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此為逆也。大青龍湯方。方八。

麻黃(六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枚,擘) 石膏(如雞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溫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後服。若復服,汗多亡陽遂(一作逆)虛,惡風煩躁,不得眠也。

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證者,大青龍湯發之。方九。(用前第八方。)

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方十。

麻黃(去節) 芍藥 細辛 乾薑 甘草(炙) 桂枝(各三兩。去皮) 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升,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栝蔞根三兩;若微利,去麻黃,加蕘花,如一雞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黃,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滿者,去麻黃,加茯苓四兩;若喘,去麻黃,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蕘花不治利,麻黃主喘,今此語反之,疑非仲景意。(臣億等謹按:小青龍湯大要治水。又按《本草》,蕘花下十二水,若水去,利則止也。又按《千金》,形腫者應內麻黃,乃內杏仁者,以麻黃髮其陽故也。以此證之,豈非仲景意也。)

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龍湯主之。方十一。(用前第十方。)

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方十二。

桂枝(去皮) 芍藥 生薑(各三兩。切)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須臾啜熱稀粥一升,助藥力,取微汗。

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仁湯主之。方十三。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芍藥(三兩) 大棗(十二枚,擘) 厚朴(二兩,炙,去皮)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太陽病,外證未解,不可下也,下之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湯。方十四。(用前第十二方。)

太陽病,先發汗不解,而復下之,脈浮者不愈。浮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脈浮,故在外,當須解外則愈,宜桂枝湯。方十五。(用前第十二方。)

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此當發其汗。服藥已微除,其人發煩目瞑。劇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麻黃湯主之。方十六。(用前第五方。)

太陽病,脈浮緊,發熱,身無汗,自衄者,愈。

二陽並病,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續自微汗出,不惡寒。若太陽病證不罷者,不可下,下之為逆,如此可小發汗。設面色緣緣正赤者,陽氣怫鬱在表,當解之燻之。若發汗不徹,不足言,陽氣怫鬱不得越,當汗不汗,其人躁煩,不知痛處,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氣,但坐以汗出不徹故也,更發汗則愈。何以知汗出不徹?以脈澀故知也。

脈浮數者,法當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發汗,當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脈微,此裡虛,須表裡實,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脈浮緊者,法當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遲者,不可發汗。何以知然?以榮氣不足,血少故也。

脈浮者,病在表,可發汗,宜麻黃湯。十七。(用前第五方,法用桂枝湯。)

脈浮而數者,可發汗,宜麻黃湯。十八。(用前第五方。)

病常自汗出者,此為榮氣和,榮氣和者,外不諧,以衛氣不共榮氣和諧故爾。以榮行脈中,衛行脈外。復發其汗,榮衛和則愈。宜桂枝湯。十九。(用前第十二方。)

病人髒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衛氣不和也。先其時發汗則愈,宜桂枝湯。二十。(用前第十二方。)

傷寒脈浮緊,不發汗,因致衄者,麻黃湯主之。二十一。(用前第五方。)

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其小便清者(一雲大便青),知不在裡,仍在表也,當鬚髮汗。若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二十二。(用前第十二方。)

傷寒發汗已解,半日許復煩,脈浮數者,可更發汗,宜桂枝湯。二十三。(用前第十二方。)

凡病若發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陰陽自和者,必自愈。

大下之後,復發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下之後,復發汗,必振寒,脈微細。所以然者,以內外俱虛故也。

下之後,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乾薑附子湯主之。方二十四。

乾薑(一兩)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者,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主之。方二十五。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四兩) 甘草(二兩,炙) 人參(三兩) 大棗(十二枚,擘) 生薑(四兩)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雲桂枝湯,今加芍藥生薑人參。

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方二十六。

麻黃(四兩,去節) 杏仁(五十個,去皮、尖) 甘草(二兩,炙) 石膏(半斤,碎,綿裹)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本雲,黃耳杯。

發汗過多,其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方二十七。

桂枝(四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方二十八。

茯苓(半斤) 桂枝(四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五枚,擘)

上四味,以甘瀾水一斗,先煮茯苓,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作甘瀾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內,以杓揚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顆相逐,取用之。

發汗後,腹脹滿者,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主之。方二十九。

厚朴(半斤,炙,去皮) 生薑(半斤,切) 半夏(半斤,洗) 甘草(二兩) 人參(一兩)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主之。方三十。

茯苓(四兩) 桂枝(三兩,去皮) 白朮 甘草(二兩,炙)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虛故也,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方三十一。

芍藥 甘草(各三兩。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三服。疑非仲景方。

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方三十二。

茯苓(四兩) 人參(一兩)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兩,炙) 乾薑(一兩半)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二服。

發汗後,惡寒者,虛故也。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當和胃氣,與調胃承氣湯。方三十三。(《玉函》雲,與小承氣湯。)

芒硝(半升) 甘草(二兩,炙) 大黃(四兩,去皮,清酒洗)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芒硝,更煮兩沸,頓服。

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幹,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方三十四。(即豬苓散是。)

豬苓(十八銖,去皮) 澤瀉(一兩六銖) 白朮(十八銖) 茯苓(十八銖) 桂枝(半兩,去皮)

上五味,搗為散,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如法將息。

發汗已,脈浮數煩渴者,五苓散主之。方三十五。(用前第三十四方。)

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方三十六。

茯苓(二兩)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一兩,炙) 生薑(三兩,切)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裡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方三十七。(用前第三十四方。)

未持脈時,病人手叉自冒心,師因教試令咳而不咳者,此必兩耳聾無聞也。所以然者,以重發汗,虛,故如此。發汗後,飲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發汗後,水藥不得入口為逆,若更發汗,必吐下不止。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音到,下同),心中懊憹(上烏浩,下奴冬切,下同),梔子豉湯主之;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主之。方三十八。

梔子豉湯方

梔子(十四個,擘) 香豉(四合,綿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梔子甘草豉湯方

梔子(十四個,擘) 甘草(二兩,炙) 香豉(四合,綿裹)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甘草,取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梔子生薑豉湯方

梔子(十四個,擘) 生薑(五兩) 香豉(四合,綿裹)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生薑,取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梔子豉湯主之。三十九。(用上初方。)

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梔子豉湯主之。四十。(用上初方。)

傷寒下後,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者,梔子厚朴湯主之。方四十一。

梔子(十四個,擘) 厚朴(四兩,炙,去皮) 枳實(四枚,水浸,炙令黃)

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傷寒,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乾薑湯主之。方四十二。

梔子(十四個,擘) 乾薑(二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凡用梔子湯,病人舊微溏者,不可與服之。

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一作僻)地者,真武湯主之。方四十三。

茯苓 芍藥 生薑(各三兩。切) 白朮(二兩)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咽喉乾燥者,不可發汗。

淋家不可發汗,發汗必便血。

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汗出則痙。

衄家不可發汗,汗出必額上陷,脈急緊,直視不能眴(音喚,又胡絹切,下同。一作瞬)不得眠。

亡血家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慄而振。

汗家重發汗,必恍惚心亂,小便已陰疼,與禹餘糧丸。方四十四。(方本闕。)

病人有寒,復發汗,胃中冷,必吐蛔。(一作逆。)

本發汗,而復下之,此為逆也;若先發汗,治不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為逆;若先下之,治不為逆。

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裡;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裡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四十五。(用前第十二方。)

病發熱頭痛,脈反沉,若不差,身體疼痛,當救其裡。四逆湯方。

甘草(二兩,炙) 乾薑(一兩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

太陽病,先下而不愈,因復發汗,以此表裡俱虛,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裡未和,然後復下之。

太陽病未解,脈陰陽俱停(一作微),必先振慄汗出而解。但陽脈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陰脈微(一作尺脈實)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調胃承氣湯。方四十六。(用前第三十三方。一雲,用大柴胡湯。)

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為榮弱衛強,故使汗出,欲救邪風者,宜桂枝湯。方四十七。(方用前法。)

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方四十八。

柴胡(半斤) 黃芩(三兩) 人參(三兩) 半夏(半升,洗) 甘草(炙) 生薑(各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煩而不嘔者,去半夏、人參,加栝蔞實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參,合前成四兩半,栝蔞根四兩;若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三兩;若脅下痞鞕,去大棗,加牡蠣四兩;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四兩;若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枝三兩,溫覆微汗愈;若欬者,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五味子半升,乾薑二兩。

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摶,結於脅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嘿嘿不欲飲食,藏府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一雲臟腑相違,其病必下,脅鬲中痛),小柴胡湯主之。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以法治之。方四十九。(用前方。)

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溫,醫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脅下滿痛,面目及身黃,頸項強,小便難者,與柴胡湯,後必下重;本渴飲水而嘔者,柴胡湯不中與也,食谷者噦。

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方五十。(用前方。)

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不差者,小柴胡湯主之。方五十一。(用前方。)

小建中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芍藥(六兩) 生薑(三兩,切) 膠飴(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內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嘔家不可用建中湯,以甜故也。

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湯病證而下之,若柴胡證不罷者,復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卻復發熱汗出而解。

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方五十二。(用前第五十一方。)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嘔不止,心下急(一雲,嘔止小安),鬱郁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方五十三。

柴胡(半斤) 黃芩(三兩) 芍藥(三兩) 半夏(半升,洗) 生薑(五兩,切) 枳實(四枚,炙) 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溫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黃二兩。若不加,恐不為大柴胡湯。

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潮熱,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證,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醫以丸藥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熱者,實也,先宜服小柴胡湯以解外,後以柴胡加芒硝湯主之。方五十四。

柴胡(二兩十六銖) 黃芩(一兩) 人參(一兩) 甘草(一兩,炙) 生薑(一兩,切) 半夏(二十銖,本雲五枚,洗) 大棗(四枚,擘) 芒硝(二兩)

上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內芒硝,更煮微沸,分溫再服,不解更作。(臣億等謹按:《金匱玉函》方中無芒硝。別一方雲,以水七升,下芒硝二合,大黃四兩,桑螵蛸五枚,煮取一升半,服五合,微下即愈。本雲柴胡再服,以解其外,餘二升加芒硝、大黃、桑螵蛸也。)

傷寒十三日,過經讝語者,以有熱也,當以湯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當鞕,而反下利,脈調和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脈當微厥,今反和者,此為內實也,調胃承氣湯主之。方五十五。(用前第三十三方。)

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方五十六。(後雲,解外宜桂枝湯。)

桃仁(五十個,去皮、尖) 大黃(四兩)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芒硝(二兩)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內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溫服五合,日三服,當微利。

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讝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方五十七。

柴胡(四兩) 龍骨 黃芩 生薑(切) 鉛丹 人參 桂枝(去皮) 茯苓(各一兩半) 半夏(二合半,洗) 大黃(二兩) 牡蠣(一兩半,熬) 大棗(六枚,擘)

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內大黃,切如棋子,更煮一兩沸,去滓,溫服一升。本雲柴胡湯,今加龍骨等。

傷寒,腹滿讝語,寸口脈浮而緊,此肝乘脾也,名曰縱,刺期門。五十八。

傷寒發熱,嗇嗇惡寒,大渴欲飲水,其腹必滿,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橫,刺期門。五十九。

太陽病,二日反躁,凡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熱入胃(一作二日內,燒瓦熨背,大汗出,火氣入胃),胃中水竭,躁煩必發讝語。十餘日振慄自下利者,此為欲解也。故其汗從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嘔,欲失溲,足下惡風,大便鞕,小便當數,而反不數,及不多,大便已,頭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熱,谷氣下流故也。

太陽病中風,以火劫發汗,邪風被火熱,血氣流溢,失其常度。兩陽相燻灼,其身發黃。陽盛則欲衄,陰虛小便難。陰陽俱虛竭,身體則枯燥,但頭汗出,劑頸而還,腹滿微喘,口乾咽爛,或不大便,久則讝語,甚者至噦,手足躁擾,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傷寒脈浮,醫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臥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方六十。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牡蠣(五兩,熬) 蜀漆(三兩,洗去腥) 龍骨(四兩)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雲桂枝湯,今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

形作傷寒,其脈不弦緊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讝語。弱者發熱脈浮,解之當汗出愈。

太陽病,以火燻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經不解,必清血,名為火邪。

脈浮熱甚,而反灸之,此為實,實以虛治,因火而動,必咽燥吐血。

微數之脈,慎不可灸,因火為邪,則為煩逆,追虛逐實,血散脈中,火氣雖微,內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復也。脈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無從出,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痺,名火逆也。欲自解者,必當先煩,煩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脈浮故知汗出解。

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氣從少腹上衝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桂湯,更加桂二兩也。方六十一。

桂枝(五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生薑(三兩,切)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雲桂枝湯,今加桂滿五兩,所以加桂者,以能洩奔豚氣也。

火逆下之,因燒針煩躁者,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之。方六十二。

桂枝(一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牡蠣(二兩,熬) 龍骨(二兩)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日三服。

太陽傷寒者,加溫針必驚也。

太陽病,當惡寒發熱,今自汗出,反不惡寒發熱,關上脈細數者,以醫吐之過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飢,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醫吐之所致也,此為小逆。

太陽病吐之,但太陽病當惡寒,今反不惡寒,不欲近衣,此為吐之內煩也。

病人脈數,數為熱,當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發汗,令陽氣微,膈氣虛,脈乃數也。數為客熱,不能消谷,以胃中虛冷,故吐也。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心下溫溫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鬱郁微煩。先此時自極吐下者,與調胃承氣湯。若不爾者,不可與。但欲嘔,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湯證,以嘔故知極吐下也。調胃承氣湯。方六十三。(用前第三十三方。)

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當鞕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瘀熱在裡故也。抵當湯主之。方六十四。

水蛭(熬) 虻蟲(各三十個。去翅、足,熬) 桃仁(二十個,去皮、尖) 大黃(三兩,酒洗)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不下,更服。

太陽病身黃,脈沉結,少腹鞕,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證諦也,抵當湯主之。方六十五。(用前方。)

傷寒有熱,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當下之,不可餘藥,宜抵當丸。方六十六。

水蛭(二十個,熬) 虻蟲(二十個,去翅、足,熬) 桃仁(二十五個,去皮、尖) 大黃(三兩)

上四味,搗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時當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太陽病,小便利者,以飲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裡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