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明星同學聚會的照片後明白:人生下半場,最重要的是“禁慾”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都說歲月是把殺豬刀,沒有人能夠抵抗歲月給自己帶來的痕跡,但是,

時光給人們帶來的印記是不同的,那些曾經朝夕相處,同在一個教室中學習的同學們,在幾十年後的命運卻會是截然不同的。

在畢業多年之後,有些人會家庭美滿,兒女雙全,有些人會一飛沖天,享盡榮華富貴,還有的人年過半百依然孑然一身,孤獨寂寞,還有的人已經奔赴黃泉。

那些上學期間學校中的風雲人物,可能在畢業之後過得並不好,而那個時候被大家評選為是校花校草的人,現在也許早就變成了油膩大叔。

看了明星同學聚會的照片後明白:人生下半場,最重要的是“禁慾”

而那些在校期間平平無奇的人,卻有可能逆襲成功,成為狀態最好的人。

明星是一個非常看臉的行業,長得帥,長得美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大多數明星都會給自己的臉投入很多資金,不惜一些代價讓自己的青春美麗能夠儘量的延長一些。

所以,在明星的同學聚會中,他們通常都能夠鶴立雞群,屬於狀態最好的人。無數網友感慨,看了明星同學聚會的照片才明白,人生下半場,最重要的是禁慾。

年輕的明星們顏值和狀態確實好,但是,如果到了中年,還能夠保持良好狀態的明星,其背後付出的努力,就是不言而喻的了,自律的生活習慣將會伴隨他們一生

。而普通人與明星的距離,就差了“禁慾”這兩個字。

看了明星同學聚會的照片後明白:人生下半場,最重要的是“禁慾”

但是,如果這樣的差距出現在了普通人的同學聚會中,就要發人深省了,歲月雖然會使人蹉跎,但是,歲月是如何“行動”的呢?

如果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維持自己良好的狀態是靠臉和靠打扮,那到了中年時期要靠些什麼呢?答案是肯定的,靠的是一個人的品味和氣質。

有些人在年輕的時候生活不加節制,熬夜、暴飲暴食,過著毫無節制的生活,那麼到了中年就會衰老得特別快。年輕的時候不看重這些,老了遲早是要還的。

很多人總是給自己不加節制地生活找各種各樣的理由,排解壓力也好,工作壓力也罷,反正總是能夠給自己找到一個合理的理由。

看了明星同學聚會的照片後明白:人生下半場,最重要的是“禁慾”

但是,放肆的生活只能給人帶來一時的快感,還會給身體帶來無法修復的傷害,不再年輕的時候就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年紀大了之後就會有很多疾病找上門來。

規律的作息和適當的鍛鍊都是延年益壽的好方法,

但是,早睡早起,保持運動肯定不如躺在床上玩手機舒服,但是,人生就是這樣的,大部分對人好的行為,都是不太舒服的。

有失必有得,雖然這樣的生活可能不夠安逸,但是能夠給你換來健康的身體。

重口味、高熱量的食物更能夠滿足人們的味蕾,如果能夠偶爾躺在床上,吃美食看電視,也是放鬆的一個方式,但是如果一直這樣吃喝玩樂,那這個人的一輩子八成就已經毀了。

看了明星同學聚會的照片後明白:人生下半場,最重要的是“禁慾”

人們可以給自己的懶散生活找一萬個合理的理由,卻不能找到一個能夠讓自己一直努力的目標。

從心理學的角度上來看,

自律其實是一種對抗人類原始慾望的行為,透過理智來對抗慾望,從而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通俗來講,自律就是一種對於自我的約束。

自律對於人們的生活之所以重要,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因為自律的生活 確實有利於個體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二是因為自律實際上是與人們內心之中的慾望相悖,能夠做到自律的人,必然是有著極其堅毅的內心,著實難能可貴。

看了明星同學聚會的照片後明白:人生下半場,最重要的是“禁慾”

精神分析學派心理學家Freud將人的自我結構分為3類:

本我(ID)

自我(self)

超我(superego)

本我值得就是人類最基本的慾望,來自於人類的本能,也就是對於一切懶散、舒適、安逸生活的渴望,也是構成人格的基本因素。

而自我值得則是人的社會性,

生活在社會中的人會受到道德底線、法律責任的拘束,從而分化出來的一個更加體面,更加完美的人格,它的存在會不斷約束本我、控制本我,是一種自我意識的存在和覺醒。

看了明星同學聚會的照片後明白:人生下半場,最重要的是“禁慾”

超我便是一種更高階的思想境界了,自我不斷地在本我和超我之間穿梭,選擇出一個更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表達方法。

健康的身體,更體面的生活,說到底都是來源於禁慾,選擇一種更加自律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夠使你在中年時期仍然保持一種良好的狀態。

如果你無法控制住自己的慾望,那麼到了中年時期,一定逃不過油膩和邋遢。

- The End -

作者| 湯米

第一心理主筆團|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