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這三點,實現自律並不難(沒有自律的人必看)

01自律這件事真是太難了

經常會在朋友圈看到有人打卡,

每天跑步打卡,

每天早起打卡,

每天學英語打卡。

結果常常是曬了幾天之後,就在朋友圈中消失了,極少能有人堅持數月以上。

身邊也常有朋友跟我說,最近開始戒菸、戒酒,

沒過幾天,我還沒來得及替他們高興,他們就又抽上、喝上。

經常性立誓,反覆性食言,是他們的常態。

立誓前,人們總是高估自己的意志力。

執行後,又低估了堅持的難度。

最後因為“自律太難了”而失敗。

學會這三點,實現自律並不難(沒有自律的人必看)

02為什麼自律對於普通人來說很難做到?

馬歇爾古德史密斯在《自律力》中給出了三個原因:

有意義的行為習慣改變是很難做到的

沒有人能讓我們改變,除非我們甘願改變 ;

是不知道怎樣去改變。

換個說法其實就是以下三點原因:

(1)改變習慣是一件比較難的事

從進化的角度看,無論是我們的而身體,還是我的思想,

都習慣於保持原來的狀態,而當狀態發生變化,

身體就會不自覺地產生阻力。

習慣了8點鐘起床,當打算六點起床,身體自然會產生牴觸。

習慣了用快手打發飯後時光,當打算閱讀一本書,大腦下意識地會排斥。

習慣了直來直去的說話方式,當要求考慮對方感受時,心裡上會覺得彆扭。

學會這三點,實現自律並不難(沒有自律的人必看)

已經保持了多年的習慣,去改變本就是違背天性的事。

(2)不情願的改變

很多時候我們想改變的意願只是一時的興起,

比如因為和閨蜜買衣服時受到刺激,遂打算辦張健身卡;

又或者頭天喝的大醉,難受了好幾天,發誓要戒酒。

可隨著激情的褪去,又回到了當初的狀態。

他們內心裡並不真的想去改變。

(3)單純消耗意志力

大多數人開始堅持做一件事情是這樣的情況,

定好鬧鐘,決定明天早起。

第一天鬧鐘一響,“噌”就起來了,

第二天鬧鐘響了有十分鐘才勉強起來,

第三天把鬧鐘按停,繼續睡覺。

第四天······

他們並沒是用一些方法堅持,而是單純靠意志力改變。

《意志力》作者強調:

“每個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它有一個固定的量,你從同一個賬戶提取意志力用於不同的任務。”

學會這三點,實現自律並不難(沒有自律的人必看)

意志力就像是體力,消耗過多之後,也需要補充。

可多數人的自律是每天不斷地消耗意志力,卻並不重補充,

因而很容易在意志力消耗光之後,選擇放棄。

遵從人的天性,沒有發自內心的需求以及沒有有效的方法,

導致大多數人覺得自律很難。

03真的自律的人是怎麼做到的?

你看那些真的把一件事做到超過100天甚至1000天的,都不是單純靠意志力驅動。

他們都是把事情轉化成了一種習慣,變得就像起床刷牙、出門穿鞋一樣習以為常。

心理學家表示:人類有95%的行動是在無意識中進行的,而大部分的無意識行為都是透過習慣產生的。

當把一件事情做成了一種習慣,則幾乎是無意識的行為,也就不會消耗意志力。

也許有人會質疑:

我也知道最終是要轉化成習慣,也知道21天養成一個習慣,但就是堅持不下來。

學會這三點,實現自律並不難(沒有自律的人必看)

想要養成一個習慣,先得明白習慣的生理機制。

《習慣的力量》對習慣作了解釋,

每個習慣有三個組成部分:

一個

觸機

,讓你的行動開展;

一個跟該觸機直接相關聯的“

獎勵

一個

慣性行為

,就是我們所看到的習慣性行為

——觸機下我們想起了那個難以抵抗的誘惑,於是習慣性的行為就出現了。

養成一個習慣,可以從如下方法嘗試:

(1)找出至少一個與習慣行為相關聯的“獎勵”

村上春樹每天早上4點多就起床跑步,一直堅持了30多年。

在談到他堅持跑步的理由時,除了能擁有健康的體魄,排解情緒之毒,獲得寫作的方法之外,他還說過這麼一段話:

“也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事。在東京每天早晨健身跑時,常常與一位美麗的年輕女子交臂而過。一連幾年如此,自然而然地就熟識了,相遇時便互相微笑致意,然而因為靦腆,始終不曾交談過,連對方的名字也一無所知。不過每天早上和她相遇,卻是當時的我小小的喜悅之一。連這麼一點小小的喜悅都沒有,要每天堅持跑下來,可不容易。”

對於村上春樹,跑步是習慣行為,

那些理由就是獎勵,尤其是與女孩的相遇,更是一種精神上支援。

因此給自己一個明確的物質或者精神獎勵,

能給自己的習慣行為帶了更大的動力。

(2)制定微習慣

《微習慣》指出對某一件事情的牴觸情緒比意志力弱,

那麼這件事情你就容易去做。

你把一個目標大幅度縮小,其牴觸情緒就會微不足道。

比如一個初入寫作的小白,每天計劃寫一篇1千多字的文章,可能堅持不了幾天就失去了動力。

但如果一開始只是寫兩三百字感悟,甚至幾句話,就比較容易堅持,

畢竟發條微博都可以達到140字。

一件微小的事情,當做起來幾乎不費力,也就不會排斥。

當這件事做得次數多了,就能在身體和頭腦中形成習慣。

之後再慢慢增加目標數量,直到最後達到當初的目標。

(3)增加沉沒成本

經濟學裡有個沉沒成本,指在決策前已經付出的時間,金錢。

比如你已經等女友快一個小時,這時候女友打電話讓你再等十分鐘,

想到已經等了這麼久,你情願多等會,

這一個小時就是沉沒成本。

適當增加目標的沉沒成本,提高不去行動的阻力,更容易避免中途放棄。

我每天都是利用上班中午休息的時間去游泳,

為了避免自己臨時放棄,

每次吃午飯的時候都會把游泳裝備帶上,

這無形中增加了自己的沉沒成本(揹著裝備下樓吃飯,增加了事情的麻煩程度)。

相反如果把裝備放在公司,吃完飯再去取,

則增加了去游泳的難度。

我們都知道

人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

其實自律並不難,我們不是簡單地堅持,

是利用養成習慣的合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