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酒與醉酒

品酒與醉酒

當幾杯小酒下肚,酒精作用下你開始有些興奮,你對人生充滿幹勁,有酒有菜覺得人生如此美好。你繼續喝酒,意識開始漸漸模糊,往事湧上心頭,你開始默不作聲,呼吸加重,你再繼續喝,突然某一瞬間你想到了某個人,或某件事,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流,你開始痛哭流涕,心理防線徹底崩潰,所有的情緒都爆發了出來,你感到生命的短暫,生活的艱難,你痛徹心扉放聲大哭。第二天醒來的時候你完全忘記了昨天的事情,你繼續過著你的生活。

你知道品酒和醉酒有什麼區別嗎?品酒要細口慢嘗,追求酒的醇美。醉酒是大碗喝酒,追求醉後放縱的感覺。品酒不能多喝,多喝味覺麻木不能品出其中的美,醉酒要狂飲,少了醉不了。品酒之後靜靜睡去,進入美麗的夢境。醉酒之後失去了理智,陷入原始暴力的狀態。神仙都愛喝酒,但日神愛品酒,酒神愛醉酒。

尼采借用古希臘神話人物“日神”和“酒神”來闡述希臘悲劇藝術美學。提出日神精神代表的日神藝術和酒神精神代表的酒神藝術的二元美學理論,稱其為自然本身的二元藝術衝動。日神代表造型藝術,酒神代表音樂藝術,二者結合產生了希臘悲劇藝術。

品酒與醉酒

日神——阿波

羅——本是古希臘神話中的光明與預言之神,後漸漸與太陽神赫利俄斯混淆,被誤稱為太陽神。日神光芒萬丈,是美的化身,代表著造型藝術。

酒神——狄俄尼索斯——是

古希臘神話中的酒神,葡萄在古希臘是主要的農耕物,古希臘的酒又是葡萄酒,所以狄俄尼索斯在喝葡萄酒的時候兼職古希臘的的農業神(但這個酒鬼只保護葡萄,保護穀物和豐收的是另一位農業女神“德墨忒爾”)。狄俄尼索斯還是繁殖神和歡樂神,想想他是酒神也算是情理之中,喝過酒的人能明白其中的奧妙。酒神代表著原始性,代表著人類本真的藝術。

就如同其他農業社會一樣,古希臘也要慶祝豐收,古希臘種葡萄,釀葡萄酒,所以“酒神節”是古希臘人主要節日之一就不足為奇。人們在這日把酒言歡,載歌載舞。為了酒神唱著即興歌曲,這歌曲與日神的頌歌不一樣,人們獻給日神的是莊嚴肅穆的讚美頌歌。但在酒神節上,酒神附在醉酒者的身上,唱出了酒神的歌曲,人們根本無需事先雕琢這些歌曲,因為這些即興的歌曲都是酒神的音樂。

品酒與醉酒

根據尼采的論述,酒神藝術透過抒情詩人,民歌,歌隊的藝術發展最後與日神藝術和解,這是藝術形成的表象過程。其本質是人們需要美,就如同需要陽光,但是陽光太過刺眼無法直視,轉過身去,眼前出現暗淡色斑,如同起到治癒作用。這陽光耀眼與生理反應就如同日神與酒神的鬥爭與和解,在人間以希臘悲劇藝術體現。

如果酒神代表人類最原始的衝動,那以酒神為形象的題材的是受苦的,那麼人類如果按照原始衝動去生活,殺戮,暴力,性愛等就會把生活真的過成悲劇。人們需要用日神精神美的藝術去與之對抗,化解,最後形成悲劇藝術,正好迎合了那句話“悲劇是人生的本質”。尼采是一個悲觀主義者,他認為人生的真相是無意義的。人們容易陷入印度禁慾主義或羅馬的極端世俗化。但古希臘人選擇了悲劇藝術,認為藝術可以拯救人生,希臘悲劇藝術是日神與酒神和解的最高藝術形式,“希臘人用悲劇的偉大力量激發、淨化、釋放全民族生機。”

在古希臘悲劇的頂峰是三大悲劇作品,分別由古希臘三大悲劇家所創作,他們是埃斯庫羅斯的《被縛的普羅米修斯》、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和歐里庇得斯的《美狄亞》。但尼采認為埃斯庫羅斯和索福克勒斯的主角才具有酒神本質,而歐里庇得斯將希臘悲劇走向了衰亡。事實也確實如此,在歐里庇得斯之後阿提卡的新喜劇以“悲劇的變質形態繼續存在著,作為悲劇異常艱難而暴烈的死亡的紀念碑。”那是誰殺死了酒神呢?

品酒與醉酒

你又在喝酒,有個人跑過來問你這酒是什麼味的,你回答是美味,然後他問你美味是什麼味,你告訴他入口的時候有點辣,喝下去嘴有回香。這個人又問辣是辣到什麼程度,回香又有多久?你便又回答了他,但不管你怎麼回答,他都要一直追問你,你描述的這個味道就是美酒嗎?他還會問你醉是什麼,最後你明白“醉”只不過是酒精麻醉了你的神經,醉酒你會失去理性,會傷害身體……他會一直追問你,直到你品不出酒的美味,害怕喝醉的狀態。在你心裡只有一大堆對酒理性的認識,這時你便喪失了日神和酒神的精神。這個問你的人就是蘇格拉底,他殺死了酒神。

歐里庇得斯的作品既不是酒神精神也不是日神精神,而是蘇格拉底精神。“他的審美原則‘理解然後美’恰與蘇格拉底的‘知識即美德’相平行。希臘悲劇毀滅於蘇格拉底精神。”尼采真的是為了藝術拿自己的“老祖宗”開刀了,但蘇格拉底不也是另外一個盜火者嗎?雅典的審判官不就是宙斯嗎?想想蘇格拉底最後的結局不正好和普羅米修斯相吻合嗎?新的火種已種下,必將燒燬舊的世界,昏昏欲睡的酒神將被這叫蘇格拉底的火焰所吞噬。

整個西方在文藝復興後都是蘇格拉底的信徒,他們重拾了古希臘哲學,相信理性,相信科學。但科學的出現使現代藝術貧困。理性消滅了人性,藝術淪落為茶餘飯後的談資,而那些對美學評頭論足的人成為了高貴,體面的上層人士。藝術本來是人們發自內心最原始的衝動,對美的一種先天體驗。但現在藝術成為了藝術“課”,人們要去“學”會“品味”藝術,“懂”藝術的人自覺“高雅”。

品酒與醉酒

如今時代多少人關注藝術家的故事勝過藝術品本身,將藝術品的價值與拍賣價格劃分等號。今年Nft的出現宣告藝術品徹底淪為資本的玩物。這不是我想要的藝術,我想要的藝術是身處在藝術當中,忘我的,拋棄一切理論的用心去體會,我不需要搞懂,我只要去體會。我所不能體會到,情感上不能引起共鳴的,我承認是我的遺憾,它是一件好作品,我才不想知道畫家究竟是怎麼畫的,畫面是一個什麼故事,一首曲子是什麼調。這些藝術修養越高,離酒神精神就越遠。

看完這本書你無需看懂什麼,對於一本哲學書來說看懂了就等於沒看懂,如果你真的想要了解什麼是酒神精神,不如先把自己灌醉去體會下“醉”後的自己。這是我對看完這本書雲裡霧裡狀態的美妙說辭。

撰文:彬孺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