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芳齋端午再次“c位出道”,為何大眾只“粽”請於他

資料顯示,在截至6月15日的一個月裡,淘寶平臺已經賣出了價值2個多億的粽子!

在這場網紅出位和傳統守正的博弈中,經典口味粽子依然在唱主角,比如我們熟悉的五芳齋。

五芳齋端午再次“c位出道”,為何大眾只“粽”請於他

“吃貨不分南北,口味必分甜鹹”。

作為端午節的C位擔當,粽子除了引發鹹甜之爭之外,奈雪、喜茶等茶飲品牌業紛紛加入競爭,推出口味各異的粽子。

面對後浪們層出不窮的搞事情搶市場,五芳齋這個靠賣一顆粽子活了100年的傳統老字號,它的長青秘訣究竟是什麼?

還差1年,這個 1921 年成立的中華老字號 —— 五芳齋就要迎來百年生辰了。

五芳齋端午再次“c位出道”,為何大眾只“粽”請於他

那一年春夏之際,以彈棉花為業的浙江蘭溪人張錦泉在生意清淡時,來到嘉興北大街設了個粽子攤。誰料到,粽子竟非常受歡迎。後來,張錦泉索性召集了一些蘭溪老鄉,在嘉興當時最熱鬧的張家弄口,開了間“榮記五芳齋”粽子店,主要經營火腿雞肉粽和重油夾沙粽。

“五芳齋”意為“五穀芳馨”,最早從清咸豐年間開始,就有人將其用作店名。到了清朝末年,江浙滬一帶出現了很多打著五芳齋招牌的點心店。民國初年,也就是張錦泉的“榮記五芳齋”正當紅火的時候,僅在張家弄口就有三家“五芳齋”粽子店。三家“五芳齋”相互之間競爭激烈,在選料配料、工藝外觀等方面不斷改進,無意中卻使得嘉興粽子品種更加豐富,口味日益優良,廣受歡迎,得以代代相傳。

1956年公私合營,三家“五芳齋”連同另一家“香味齋”合併起來,又經歷了半個世紀的變遷,成為了而今家喻戶曉的嘉興“五芳齋”。

五芳齋端午再次“c位出道”,為何大眾只“粽”請於他

“嘉興是座包容性很強的城市,多年的積澱形成了獨特的飲食文化,而五芳齋粽子則最終成為其中的一個代表。”

據瞭解,解放後、改革開放前,“五芳齋”只是一家粽子店,在當時被稱為“飲食服務中心”。改革開放後,五芳齋粽子品牌逐漸從門店中分離出來,單獨形成產品,並註冊了商標。

一批老師傅留了下來,做粽子的手藝沒有變,過去的家庭作坊則變成了前店後坊,生產和燒煮工藝上都有所改良。直到1992年,五芳齋的第一家工廠建成投產,五芳齋開始走上了標準化、機械化的生產道路。

標準化、機械化,對於老字號的企業而言,這似乎是件困難的事。一方面,在人們的心目中,老字號意味著傳統,代表著某種古老工藝。伴隨著機械逐漸代替人工,五芳齋的傳統精髓是否會改變?

“老字號也要變化,要跟得上時代的發展。我們機械化,並非要丟掉老祖宗的傳統。我們只是改善了工藝,但配方是不能變的、流程是不能變的、是不能變得,而這,才是作為老字號的五芳齋的百年精華所在。”

在傳統工藝繼承的基礎上進行創新發展,這或許是五芳齋之所以能在誕生80多年後仍舊散發出新鮮生命色彩的重要原因。

五芳齋端午再次“c位出道”,為何大眾只“粽”請於他

如今,做粽子做出味道的厲建平開始考慮著往產業鏈的上下游發展。去年,考慮到嘉興本地的糯米種植越來越少,五芳齋在黑龍江五常地區建立了規模達到26萬畝的稻穀生產基地。基地除生產糯米,還生產大米。除了供應五芳齋自己的需要,還能夠提供給一些酒廠和其他米制品企業,而五芳齋大米,甚至還進了嘉興的一些超市,大受歡迎。

五芳齋要做好品質,粽子要實現標準化,首先要確保原料的質量。無論是糯米,還是豬肉、箬葉,都有自己的基地,嚴格按照要求生產。

向下遊,五芳齋則大力興建自己的銷售終端。如今,在浙江高速公路沿線的服務區,常可見到五芳齋粽子連鎖店。據瞭解,五芳齋在全國各地的連鎖店已有110家,其中50%為中式快餐店,50%為專賣店。

除了一如既往的優良品質,在不斷擴大生產銷售的基礎上,五芳齋也聯合各大年輕品牌推出聯名產品,打造文化IP吸引更多年輕群體。

五芳齋的不老傳奇,還將繼續延續。

▇更多創業資訊請關注“中創聯浙江”,中創聯(浙江)專注為中小型創業企業提供創業培訓,資本輔導,融資規劃,合作人脈,行業資訊推送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