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導未成年人充值集資應援打榜 被點名的追星軟體還在圈錢

今年9月,國家網信辦的一紙通告,將未成年人不理智追星的問題再次擺到了臺前。在通告當中,有六家網路平臺和手機App因為存在誘導未成年人應援打榜、大額消費、互撕謾罵的資訊和行為而被通報批評。針對這些問題,通告表示,將採取約談、責令限期整改、停止相關功能、下架等形式進行處罰。

通告發出已經過去一個多月,被點名批評的平臺有了怎樣的變化?記者調查發現,被點名的網站和平臺依然執行良好,而且通告裡提到的誘導行為依然存在,未成年人不理智追星問題還需進一步監管。

誘導未成年人充值集資應援打榜 被點名的追星軟體還在圈錢

誘導未成年人充值集資應援打榜 被點名的追星軟體還在圈錢

諸多追星專用App中,有專門用作粉絲集資對戰的分割槽,在一場集資對戰中,就有粉絲投入了10萬元以上

責令整改

應援打榜仍存在4歲以上就能用

“專屬愛豆應援的追星神器”“即刻知道明星最新動態”“應援打榜和你聊點追星事”……開啟手機應用商店,輸入關鍵詞“追星”,列表裡一下彈出了十幾款追星專用App,最多的一款已經獲得了3萬多條評價。除了少數App標出適合使用年齡為17歲以上,其他大多追星App顯示只要滿4歲即可使用。

在搜尋列表中,還有被網信辦點名的“超級星飯糰”“愛豆”兩款App。“超級星飯糰”的介紹顯示,這款App可以提供明星在社交媒體上的動態,還開通了討論社群供粉絲聊天,“愛豆”的介紹也大同小異。兩款App似乎並沒有網信辦提到的“誘導未成年人應援打榜、大額消費、互撕謾罵”等問題。

但在進入App後,記者發現,這兩款App依然在開展應援打榜服務。應援打榜指的是透過各種方式,讓明星在榜單排名靠前。在“超級星飯糰”App中,應援主要是以“做任務”的方式進行,粉絲可以在App中發帖、發影片,每做一項任務都會得到相應的閃耀值,閃耀值越高,明星在榜單的排位就高。

“超級星飯糰”的應援任務,不需要花錢即可完成,App也沒有為粉絲提供花錢打榜的渠道。但在“愛豆”App中,應援打榜則幾乎變成了粉絲財力的比拼。這款App的打榜行為被稱為“守護”,粉絲可以按不同檔位充值,並贈送相應的“守護星”。其中,1573顆星星被叫做“一往情深”,花費約1元。59420顆星星被稱作“就是愛你”,守護一次要花將近30元。最高檔的守護叫做“一生一世”,需要花費201314顆星星,摺合人民幣大約100元。

另一款被點名的App“興趣部落”同樣在保持執行。同“愛豆”一樣,這款App也設定了花錢應援打榜的功能。透過充值、贈送禮物,明星就可以獲得魅力值,並體現在榜單上。

這幾款App的服務條款中,都寫到了“未成年人在註冊時需要徵得監護人同意”等類似內容,如違反“將自行承擔因此導致的一切後果”。而在註冊過程中,App並未提供任何驗證身份的手段,即使是未成年人也可以輕鬆完成註冊。在功能設定中,部分App提供了青少年模式,在此模式中無法進行付費,打榜也受到限制。但記者發現,這項功能的開關完全取決於使用者自己,只要自己不主動開啟該模式,就可以照常付費、打榜。

大額消費

集資對戰很火熱 騙取錢財無處追

除了應援打榜,甚至還有App公然玩起了“集資對戰”。一款名為“桃叭”的App就開設了一個“對戰廣場專區”,在專區內,不同明星的“官方應援會”組織在一起,共同開啟一場“對戰”。對戰的規則十分簡單,就是比哪家的粉絲能在規定時間內集到更多的錢。

這樣的對戰,一天內就能釋出好幾場。一場對戰少則兩家互相對抗,多則有五六家一起參與。有時對戰會設立一個名目,比如“為明星爭取一場歌曲表演中的站位順序”。還有的則敷衍得多,只是設立一個簡單的獎懲措施,比如“輸方應援會將超話頭像改為勝方指定頭像三天”“輸方應援會轉發勝方最新發布的微博並進行不低於50字的誇讚”等。

對戰裡集到的錢也側面反映了明星的“熱度”,有的明星在一場對戰裡能集到幾千元,還有的能集到上萬元甚至十幾萬元、數十萬元。記者看到,有些粉絲在一場對戰中就投入了五千多元。按照對戰規則,這些錢最終會被“官方應援會”收走,以作“後續應援之用”。

“官方應援會”會把這些錢花在哪裡?一位長期追星的粉絲小文告訴記者,集資得來的錢有些會被用到榜單的打榜當中,還有的會被用到戶外的廣告投放上,比如公交站地鐵站的宣傳牌,商業區的大螢幕廣告等。

今年以來,網路平臺上曾推出過多起選秀節目,每一檔節目都會要求粉絲們為喜愛的選手投票,送其“出道”。而因為投票過程繁瑣等原因,一些選手的應援會開展了“代投”服務,粉絲們直接把錢打給應援會,後者再拿這筆錢進行投票。節目播放期間,是粉絲們投票最為熱烈的時段。App中的集資對戰更是一場接一場,頗為火熱。

“有些比較規範的應援會,會把每一筆應援費的支出記賬,定期向粉絲公佈,但也有貓膩比較多的應援會。”小文介紹,今年最火熱的兩檔選秀節目,就曝出過多起應援會疑似詐取粉絲錢財的事件。有的是應援會提供不出賬目,有的是提供的賬目與實際支出明顯不符,還有的應援會則乾脆在節目播放完畢後解散,之前集來的錢也不知去向。但因為證據不足等問題,許多粉絲面對這種問題最終也只能不了了之,難以維權。

互撕謾罵

明星間並無大礙 粉絲卻不依不饒

“現在一提到飯圈這個詞,很多人都嗤之以鼻。”在小文看來,飯圈的本義是粉絲組成的圈子,原本應該是中性詞。但正因為許多粉絲不理智的“互撕行為”,導致整個圈子變得烏煙瘴氣,也遭到其他網民的厭惡。

小文介紹,在飯圈當中,有一些約定俗成的規矩。比如和自己追同一個明星的粉絲被稱為“本家”,另一個明星與自家明星關係不好,他的粉絲則會被稱為“對家”。飯圈的互撕指的就是本家和對家粉絲之間的互相指責與謾罵。

“有時一件事本來沒什麼,但粉絲一參與,就越鬧越大了。”讓小文印象比較深的,是前段時間的一場由明星參與的競賽節目,兩位明星在接力跑時撞在了一起。當事雙方雖然已經就相撞事件互相道歉,可各自的粉絲卻仍然不依不饒,紛紛指責對方連累了自家明星。

自認是理智粉的小文,因為曾參與過多次接力跑,就從專業的角度分析了一下兩人相撞的原因,認為兩人都有責任。可她在網上的回覆卻被兩家粉絲群起而攻之,都認為小文是“對家派來搞事的”,這也讓她哭笑不得。

針對一起事件的互撕,往往會隨著事件熱度的減退而漸漸消停。但在個別網站上,還有許多長期存在的互撕討論組。有的討論組甚至已經存在了兩年多,有一千多名粉絲長期在這裡“各曝對家黑料”,撕得不亦樂乎。

【觀點】

追星本無過錯 但應理性引導

對於未成年人追星,家庭教育專家孫雲曉認為,家長和社會各方應該理性看待。“青少年正處於一個未成熟、尋求自我的狀態,他們在明星身上找到了理想的自我,這其實是一種投射心理。”正因為這種心理的存在,孫雲曉認為青少年追星是十分正常的,不應一棍子打死。

但具體到追星的過程,也有理智與不理智之分。“比如一個歌星發了一張唱片,你買一張來聽,是沒問題的。但如果你為了銷售的榜單好看,去買幾十張上百張,那就是不理智了。”此外,受到一些網路文章的影響與挑唆,青少年很容易會陷入到互撕的氛圍當中。孫雲曉建議,相關部門應開展更大力度、更有效的監管,淨化網路環境。

除了網信辦提到的應援打榜、大額消費和互撕問題,孫雲曉還指出,一些未成年人對於追星過於痴迷,已經到了侵犯他人隱私的地步。“這些青少年似乎想了解明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的還去家門口圍堵,這種行為就明顯是失去理智了。”

為了避免不理智的追星,除了監管部門發力,孩子家長也應該協同引導。在孫雲曉看來,家長完全可以主動了解一些孩子所追明星的資訊,和孩子有共同話題。“從明星的經歷中,家長也可以發現一些閃光點,促進孩子去學習明星身上的優秀品質,這樣的追星才能更理智,更能帶來積極意義。”(本報記者 莫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