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海參燜子

文/田櫻

喜歡吃海鮮,愛吃燜子。

春節闔家吃團圓飯時,妻子上了一道海參燜子。這是她從母親那學到的。鮮亮的海參,香煎的燜子,加上芝麻醬、蒜末、胡椒粉的飄香味兒,香嫩可口。

青未了|海參燜子

妻子所說的“海參燜子”,是將做好的燜子,加熱油炸透,開鍋後加入開水罩好的海參、蝦仁和海螺肉的切片,做成的海參燜子,叫三鮮燜子。

吃燜子,品嚐老滋味,讓我懷舊。

青未了|海參燜子

燜子,從我記事起就是街頭上的風味小吃。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初,有一次父親帶我到市場,午飯時在街頭一個燜子鋪吃燜子。只見那賣燜子人,腰上繫著小圍裙,手拿扁平的小鏟子,不停地在一個平底鍋上翻動著。不大會兒,嗅到了焦香味,待到燜子有了煳疙疙,便把燜子盛到一個小碟裡,再澆上蒜沫和醬油、醋,我拿著那用鐵絲擰成的小叉,一塊一塊地叉著,有滋有味地吃了起來。—碟下肚,甜嘴巴舌的。見此狀,父親對我說:“咱山東老家的燜子最好吃,你母親就做得一手好燜子,回家讓你母親給你做。”

說起母親做燜子,讓我回到那漸行漸遠的淳厚鄉情。母親心靈手巧,會做一手山東老家鄉土飯菜。母親做的燜子,煳疙疙多,有筋頭,味道鮮。有一年春節,母親事先用一口大鍋燒好開水,然後將事先用水調好的地瓜粉,一點一點淋到平底鍋中,不停地攪動,直到地瓜粉熱透,涼透後切成小方塊,就成了燜子塊。再用一個平底小鍋,將燜子塊下鍋後,兩面細細煎炒,待煎出煳疙疙後,澆上醬油、醋、香油、芝麻醬,再撤上已經搗好的大蒜末,用小瓷碗盛了,熱騰騰地端了上來,頓時一股香噴噴的燜子味,飄逸撲鼻。母親做的燜子味道好,因而,燜子常常成了我家逢年過節時的一道必不可少的風味菜了,而且妻子也學會了做燜子。母親仙逝後,家中就很少自做燜子了,可有時我還是帶著孩子,到街頭的燜子鋪品嚐燜子,去回味那難忘的燜子香。

青未了|海參燜子

歲月留香。從香煎燜子到海參燜子,從街頭小吃到大酒店的美味佳餚,從大酒店再到小家庭,濃濃的鄉情鄉韻,傳統的飲食文化,印記著時代的腳步。

作者簡介:本名:田俊明, 筆名:田櫻,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遼寧省作家協會理事。曾任大連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大連市企業家協會常務理事,現為大連作家協會顧問、遼寧省作家協會理事、大連市散文學會會長。著有:《榴槤情》《櫻花情》《草屋情》《峇釐情》《吳哥情》《基緯情》《雅典情》《海天片羽》《櫻》等。

投稿郵箱:haijiao424242@qq。com

壹點號 書卷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