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The Scientist創始人陸放傑:精品咖啡的核心,是聚焦咖啡本身

對話The Scientist創始人陸放傑:精品咖啡的核心,是聚焦咖啡本身

咖啡作為舶來品,在中國經歷了多個發展階段,最初由速溶開始品類啟蒙,隨後星巴克帶來了第三空間的理念,接著精品咖啡的概念也開始孕育,近來又出現了各種創意咖啡……成立於2014年的The Scientist,經歷了咖啡市場的數次變遷,但其聚焦產品的理念始終未變。

近日,

開店邦

對話The Scientist創始人陸放傑(JudeLu),探討了科學家咖啡的產品理念、客群選擇與空間定位、咖啡如何實現差異化、咖啡供應鏈的迭代等話題。

#

PART 1

The Scientist 的極致產品思維

01

The Scientist的核心,是聚焦產品

The Scientist在2014年創辦於無錫,目前在無錫周邊開設有22家門店,到年底預計開設30家,根據不同商圈進行選址,店型包括商場店、社群配套店、下沉店,平均面積在100平米左右,回本週期一般為兩年。

The Scientist的核心理念,是生產一杯好咖啡,追求產品的極致體驗,同時也注重設計,結合產品體驗與視覺表達,來呈現關於咖啡的生活方式,在品牌文化傳達上,做到一脈相承的延續和表露。總之,The Scientist是一個以產品思維成長的品牌。

創始人Jude從事過證券行業,養成了喝咖啡的習慣,辭職後進入咖啡賽道創業,並選擇在家鄉無錫開店,The Scientist的名字靈感源於Coldpaly同名單曲The Scientist。之所以沒有選擇咖啡文化更濃郁的上海,是因為上海的租金、人工等成本,對初創咖啡品牌不太友好,而無錫當時處在早期競爭階段,也符合咖啡行業的成本基準。不過目前,The Scientist有去上海拓店的計劃,已經在籌備之中了。

Jude認為,這兩年消費賽道非常內卷,原因在於品牌被各種資訊與流行所影響,就會在宣傳投放等方面分散過多精力。不管是供應鏈,還是組織架構上,The Scientist始終只圍繞一個核心點,就是聚焦產品。

對話The Scientist創始人陸放傑:精品咖啡的核心,是聚焦咖啡本身

The Scientist·各系列產品

02

客群、選址、空間類似星巴克,但傳遞

的內容不同

咖啡是舶來品,是生活方式的一個帶動,有喝咖啡習慣的人群,在職業等方面的都是有一定特徵的。The Scientist2014年在無錫成立時,咖啡還不太普及,有消費習慣和能力的,一般是外企工作,年齡大致在30~35歲,這樣的使用者定位,從最早開店時就延續下來,而星巴克的高復購客群,畫像也基本如此。

到了拓店擴張的階段,門店模型就非常重要,它影響到能否有良性的現金流,能否把有限資金用到更合適的地方,然後是選址邏輯,要基於品牌定位嚴格篩選店址,The Scientist的概念很清晰,就是跟著星巴克開,因為星巴克已經鎖定了一部分偏商務的、有成熟消費能力的客群。

The Scientist的主力門店非常注重空間打造,但傳遞的內容與星巴克的第三空間不同,除了打造社交空間的需求,The Scientist更希望把注意力放在咖啡上,這也是精品咖啡跟傳統商業咖啡的一個區別。

在咖啡沒有普及時,空間的意義是大於產品的,消費者是在為空間買單,當消費習慣成熟之後,打造空間的邏輯是更好凸顯產品、加深品牌認知,在The Scientist準備打造的新店型中,還會突出咖啡的產地等相關知識,把聚焦產品的氛圍做得更加立體。

Jude認為,咖啡館一定要有空間,不一定要很大,但不能做得過小,以至於犧牲掉社交性,因為目前的市場需求比較剛性,就是咖啡與社交空間結合。

The Scientist在“賣產品”、“賣空間”之外,更是傳遞了對高品質咖啡的認知,讓消費者把The Scientist與極致產品思維畫上等號,建立這樣的品牌認知,才是真正有壁壘的。

對話The Scientist創始人陸放傑:精品咖啡的核心,是聚焦咖啡本身

The Scientist·時代國際店

03

組織架構是關鍵,員工要多去門店

Jude認為,初創品牌從 0 到1的過程中,最核心的問題在於組織架構。擁有能力、志同道合、能共同踐行企業價值理念的團隊,這樣的品牌會做得更長久一些,目前咖啡行業門檻不是特別高,能吸收的行業人才並不充足,所以能形成一個有戰鬥力、有統一的價值觀的組織團隊,是比較難得的。

目前The Scientist的組織架構,分為咖啡產品事業部、咖啡豆烘焙部、門店營運部、品牌視覺設計部、市場營銷等部門,其中咖啡事業部負責產品研發與品控,烘豆部負責咖啡豆選擇和烘焙曲線打磨,設計團隊更是獲得過東京TDC、亞太設計年鑑等知名獎項。

在產品和門店營運的層面,Jude要求團隊要反覆體驗自己的產品,待在門店的時間,要超過待在辦公室裡。門店出品是否保持口感一致,就需要每天喝一杯才能驗證,同時還能收集到消費者的反饋。只有愛喝自己的產品,堅持每天去品嚐驗證,才能清晰把握自己所處的市場位置。

#

PART 2

咖啡差異化與供應鏈迭代

01

咖啡的差異化,是“1+1+1>3”的體現

咖啡是注重食材的行業,它的產地聚集度是比較高的,精品咖啡的進口產區只有那麼多,生豆廠商也是比較集中的,所以除了烘焙的風格,很難實現完全的差異化。而真正能夠體現出來的所謂差異化,其實是出品的穩定性、新鮮度、口感統一度,所以咖啡的差異化,是要在長期競爭中才能體現出來的。

所以,咖啡最終到C端消費者的呈現,靠的是一整條鏈路的競爭,能把三大環節捏合起來並保持一致性,最終就會實現“1+1+1>3”的呈現。

首先是在供應鏈上實現差異化,因為咖啡豆的屬性還是農產品,作為供應鏈的基礎,品牌能否獲得長期、穩定、品質較好、價格合適的原材料供應,這是供應渠道採購上比較重要的能力。

然後咖啡豆到門店之前,又要經過一個深加工,也就是把咖啡豆烘熟的過程,如果品牌對烘焙風格有足夠深的理解,在咖啡豆的加工過程中,也能發揮出差異化。

最後到了門店環節,產品的研發與品控,也要遵循較強的自身邏輯,把產品穩定呈現出來。

目前The Scientist也有建立咖啡豆烘焙工廠的計劃,The Scientist希望憑藉自身所擁有的產品思維、使用者思維,反向驅動工廠對消費端的認識和理解,從而打造出屬於The Scientist自身獨特的產品。

比如,科學家摩卡,就是The Scientist的一款特色產品,從品牌創立早期開始就是暢銷款。經歷七年的時間洗禮後,依舊是門店的暢銷款。Jude認為,咖啡館除了要有經典產品,還需要有更多樣的產品存在。所以,與其說科學家摩卡是一杯具有複合口味的創意咖啡,不如說它是一杯可以喝的提拉米蘇。

對話The Scientist創始人陸放傑:精品咖啡的核心,是聚焦咖啡本身

科學家摩卡

02

是否放開加盟,取決於供應鏈與數字化

The Scientist的門店,嚴格來說都屬於直營。雖然有20%的合作店,但也由品牌進行管理。

Jude認為,咖啡連鎖在早期階段需要打磨好單店模型、供應鏈與數字化後,才能實現進一步加盟和降本提效。

比如,如果中央工廠能夠製作好冷萃原液,再往所有門店配送,就能保證門店冷萃咖啡口感的穩定性,減少門店的品控波動,門店的主要精力就是做好服務。

隨著裝置、供應鏈、數字化的發展,各方面成本下降到一定程度,就能有更多財力精力開更多的店。

相反地,如果工廠還達不到這樣的要求,就不能為了標準化而標準化,從而損失前端產品力。

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該做的事,The Scientist目前還在積累階段。

#

PART 3

精品咖啡的現狀與未來

01

中國咖啡處於“第二個階段”

Jude認為,國內咖啡發展處在第二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出現了精品咖啡館的概念,星巴克進入中國做市場教育。前兩年進入到的第二個階段,當經濟發展到了一定程度,資本也開始推動,咖啡變得非常普及,消費者很方便就能喝到咖啡。

未來的第三個階段,當市場經過充分競爭後,咖啡的場景延伸更加廣泛,比如灌裝咖啡、居家咖啡、辦公室咖啡、咖啡館咖啡等等,可以非常方便地喝到咖啡。一個品牌能否長久存活,就看在這個漫長的自然發展的過程中,它能不能適應市場。

The Scientist所成立的8年時間裡,國內對咖啡的認知發生不少變化,歐美國家也經歷過類似的過程,咖啡的風格最後還是要適應當地人的味覺習慣,這是Jude從業多年來的一個認知。

02

“咖啡一定要有咖啡味”

Jude認為,咖啡一定要有咖啡味,這是做咖啡最基礎的邏輯。

首先,精品咖啡不同於曾經的傳統工業咖啡,比如速溶咖啡的味覺呈現,是透過糖與香精去掩蓋掉不良的風味。The Scientist對精品咖啡的理解,首先是呈現出優質的咖啡味,而不是去掩蓋什麼。

其次,不管如何打造產品,咖啡的味道一定要放在第一位。市面上目前流行的創意咖啡,會刻意突出水果等風味,卻也蓋過了咖啡本身的味道。The Scientist在研發的時候,非常注重口味的平衡與醇厚,任何產品線要保證咖啡是主角,都要以咖啡的味道為主。

然後,果味、奶味咖啡的流行,是部分消費者不太能接受苦味,然而這類咖啡本身的可替代性也是很高的,消費者不具備很高的忠誠度。而對於有咖啡消費習慣的人,苦味是重要的一個味型,如果沒有品嚐到苦味,就失去了喝咖啡的感覺。

精品咖啡除了苦味,還會有甜度、香氣等多維度的味型,這正是精品咖啡所追求的,而作為咖啡從業者,對於味覺的敏感度和認知,是非常重要的前提。

最後,即便是精品咖啡,消費者的選擇也並不固定,也會嘗試其他品牌,所以打造品牌記憶點就非常重要了,The Scientist希望能形成長期穩定、甚至能跨越週期的風格,這是做好消費品的核心基本點。

對話The Scientist創始人陸放傑:精品咖啡的核心,是聚焦咖啡本身

The Scientist·特色產品

03

The Scientist的未來:

零售場景與新產品

Jude認為,行業機會是一直存在的,關鍵是打出品牌特色和差異化,The Scientist未來不僅是連鎖品牌,在零售端也要有更大的發展。

咖啡的魅力就在於它雖然屬於餐飲,但又擁有零售基因,產品可以延伸到不同的場景裡,在擁有完整的供應鏈、數字化的前提下,咖啡就更加偏向零售了,供應鏈管理會更容易集中一些。

The Scientist會延伸更多不同的咖啡場景,包括不同場景的 B 端,比如說家用、辦公室的一些標品,創造更多的增長空間,當覆蓋到更多江浙城市後,再把線上線下聯動起來,最大化兌現使用者數和復購頻次。

產品研發方面,Jude透露去年Q4開始已經推出產地直採概念的產品線“563”,其中 5 代表巴西,6代表哥倫比亞,3代表深度烘焙,The Scientist為此制定了一套編碼邏輯,用數字去代表產地。未來,The Scientist會向市場推出更多用這套邏輯來設計的精品咖啡線產品。

對話The Scientist創始人陸放傑:精品咖啡的核心,是聚焦咖啡本身

The Scientist·產地直採概念產品

此外在無錫對接了一家水蜜桃深加工企業,水蜜桃是無錫的特產,Jude也希望在未來的產品線中,能出現更多有地方特色的產品。

結語:

從星巴克倡導的社交空間,消費者為空間買單,又重回咖啡本身,用空間烘托咖啡文化;從掩蓋不良風味的速溶,到生椰拿鐵、果味咖啡等口味的流行,再重新迴歸咖啡本身的味道;咖啡最終在門店的呈現,又經歷了原料咖啡豆、加工烘培過程、門店製作呈現的一整個鏈條……

咖啡賽道充滿了變化,包括流行口感、空間定義、供應鏈技術、場景延伸等方面,而不變的是對咖啡本身極致體驗的追求。這是最終人們嚮往美好,對產品不斷有更高要求的本質,也是產品思維驅動型品牌公司的終極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