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單色釉瓷的定價依據

在湖北省博物館收集的康熙黃釉碗(見圖5)的高度為16。4cm,直徑為37。7cm,底部直徑為16。2cm。碗體華麗,釉色豔麗純正,胎土細膩,潔白堅實,胎紋細膩。清初,黃鎮瓷器沿襲明代工藝,仿照玄德、弘治等風格,融合了暗刻、劃、印、雕等高超的裝飾技術。它有著鮮明的創新和突破,成功擺脫了過去“素面朝天”的形象標籤,進入了發展的黃金時代。由於其顏色的特殊含義,被皇室所壟斷。

清代單色釉瓷的定價依據

10月8日,“清乾隆青花浮雕龍壇”引起了業界的關注,這掀起了蘇富比2014秋季拍賣在香港的一個小高潮。拍賣會以5000萬港元起拍後,許多海內外買家參加了競拍。經過多輪競價,這筆交易以9420萬港元成交,打破了香港蘇富比拍賣行2013的秋季拍賣。“清乾隆粉藍琉璃浮雕吉祥雙魚百壽圖如意耳瓶”以8860元成交1萬港元創下清代單色琉璃瓷器拍賣紀錄。

清代單色釉瓷的定價依據

從形態上看,清代早期的陶瓷鑑定較厚,形態變化不大。後期,厚度較薄,以薄為主。裝置型別空前多變。通常使用盤子、碗、蓋子、罐頭和日常用具。後期,裝飾物增多。大到屏風、龍缸、小到鳥食缸等,碗有很多變化,如洗型、墩型、方菱角型、帽型、兩折腰、三折腰等,特別是最典型的碗是帽形碗,其特點是胴體薄。有鳳尾尊、花鼓、筆架、象腿瓶、圓筒瓶等。

清代單色釉瓷的定價依據

這個壺頸短,唇卷,肩寬,形狀圓。下腹逐漸收攏,器物堅固華麗。其表面以浮雕裝飾,主要有“蒼龍教子、騰雲御海”等,全身覆蓋著粉藍色釉料,晶瑩剔透。壺底有三行清代乾隆六字方篆,易雕刻。據瞭解,這輛坦克是房山居提供的,最後一次出現在拍賣行是在1988年。

從形態上看,清代陶藝鑑定正處於一個轉型時期,既有明代的風格特點,又有清代的特點。祭祀用具包括火爐、酒瓶、淨水碗、杯、罐等,形狀單調,市場上出現了雙層底。明末是管爐,順治是碗爐。從工藝上看,清代的陶瓷鑑定是粗糙的,沒有修補輪胎。腳跟外露,有跳刀、縮釉現象。雙底,又稱漏底,外足高,內底低,僅在順治康熙。

清代單色釉瓷的定價依據

2014年10月8日,清代乾隆時期的“御製粉青釉浮雕龍紋罐”以港幣5000萬元,港幣9420萬元,約合人民幣7400萬元,成為香港蘇富比秋季拍賣的亮點之一。它再一次創下了單色釉瓷器的新紀錄,併成為本季香港秋季拍賣之星。市場表現非常搶眼。

清代單色釉瓷的定價依據

龍形壺的形狀雖然與傳統壺相似,但其比例卻與以前的壺相似,只是發現它的形狀很小。壺身仍以“雲龍海水”圖案為主題,但按慣例是新穎的。龍江雲都是浮雕,釉色厚重,色澤飽滿圓潤。壺上刻著兩條龍。龍眼明亮,輪廓清晰。上面覆蓋著細鱗,穿梭於祥雲之中。那條小龍從水裡出來,昂著頭看著對方。龍體在洶湧的波濤中蜿蜒。鍋底有三行六字的篆書,是清朝乾隆年間所制。

有好的收藏方式,低調務實的收藏方式,一直是收藏家的生存法則。收藏品是什麼?就是用眼光、力量和機會購買清代的單色釉瓷,隱匿和慢慢地欣賞和思考自己的知識,享受清代單色釉瓷的歷史沉澱和傳播經驗,然後找一個合適的地方居住或生活。貪婪和貪婪是非收藏家的行為。可以說,有收集的方法,有隱藏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