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柑各產區雖有小小爭執,但始終是一家人

今天提出這個如履薄冰的話題,是近來發現網路上對於新會柑種植的核心同非核心之爭有愈演愈熱之勢。

首先介紹一下新會柑的產地新會,新會的會城半島是一個很特殊的地理位置。每年的12月至來年的3、4月汛期前,西江、潭江徑流減少,海潮倒灌,形成每年一次的鹹潮,含鹽量達3—9‰,因此水土成分中滲透了海水的元素。由於西江的洪水和潭江潮水及南海的海水共同作用,形成獨有的“三水融通”水土特色,決定了新會的土壤兼具多種土壤成份型別,豐富的水分、沉積機質和海水鹽類成就了新會陳皮脫穎而出。地的附近一帶,處鹹水和淡水交界,兩岸為珠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土地肥沃,有機質豐富,灌溉用水能夠是海水成分和淡水混合的特殊水質,加上三山環抱的天然屏障,使新會柑的品質是其它外地柑無可比擬的優勢。

新會柑各產區雖有小小爭執,但始終是一家人

新會柑各產區雖有小小爭執,但始終是一家人

新會柑的柑普茶之業態,一直存於多事之秋。一面是疲於抗擊冒名新會柑的各種外地柑,桔的衝擊;又連續抗擊風災,水災,蟲災等自然之禍;而今天又出此產區內部兄弟反目之爭,讓人唏噓不已。

其實而有句話說得好,其實你自己最大的敵人就是你自己。歷來中國的朝代王朝更替,其終究本質原因都是國家自己很多原因,或是苛政,或是內亂,或是積貧積弱。

其實五指都有長短,即使是一家人,實際上每個人都無法做到莫衷一是;但我們作為產區的從業者自己來說,考慮問題往往都積重難返,墨守成規,造成當局者迷。很多人只看到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卻沒有顧全大局。很多地理標誌性產地最有智慧的做法應該是求同存異,共同進退,合力宣傳自己的地理標誌,那就是新會柑,而新會柑的產區,其實都是隸屬於新會柑本身的名片和招牌,無論是茶坑梁啟超之故鄉,熊子塔山下,文昌聚齊之地;又或者是東甲的花香圈枝柑;梅江塞口圍的茶枝柑;或是天馬的小鳥天堂四面環水的生態鄉村;西甲和梅江雖已經歸入城區,但是其品牌同名氣還在,而且其實所謂核心柑對二三線並未影響太深,因為核心柑價格更高,事實上這一點會給譚江邊上的南坦,三江,雙水產區的柑果很多機會。而相互攻訐,落井下石等實屬不明智之舉。傷人必傷己,其實所謂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很多事情無從辨別真偽。再加上別有用心者之極力鼓譟,不明真相者之人云亦云,急功近利者之貪心驅使,一傳十,十傳百,這行業的名聲就掃地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何不如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擱置爭議,團結一致共同抵禦外敵才是智慧之表現。

新會柑各產區雖有小小爭執,但始終是一家人

新會柑各產區雖有小小爭執,但始終是一家人

一個城市,已經在歷史沉澱薰陶而留下的品牌和名片,勢必會吸引更多的眼光和關注。只要讓更多人瞭解新會,透過從幾個,無論是人,資源,甚至是投資的目光就會被聚集進來。

曾經有一個故事,我估計很多朋友都有聽過;

有一個使者考察地獄和天堂。他下到地獄的時候發現,被罰到這裡的人,一個個餓得面黃肌瘦,都像餓死鬼一樣,每天非常痛苦。地獄裡不給他們吃嗎?不,有吃的,問題是他們手裡的勺子太難用了。每個人手裡都拿著一把一米長的勺子,儘管勺子裡裝滿了食物,但怎麼也放不到自己的嘴裡。所以,地獄裡的人越想吃到東西,內心就越受煎熬,所以形容槁枯,面黃肌瘦。這個使者又來到了天堂。他看到天堂裡每一個人都紅光滿面,精神煥發。他覺得天堂的日子這麼好啊。但是他看到一個現象,大吃一驚。天堂裡的人吃的食物跟地獄沒什麼區別,每個人手裡拿的也是一把一米長的勺子。為什麼天堂裡的人能夠那麼和美歡暢呢?只有一個奧秘,天堂裡的人用長把勺子互相喂別人食物,而地獄裡的人是用長把勺子往自己的嘴裡喂,所以永遠捱餓。

其實,這就是我們的社會真相。我們新會柑的從業者們手中可能都拿著一把一米長的勺子,這就是社會賦予我們的,你必須接受的一個規矩,這就是是社會的法則。一個地區,一個生態,一個環境裡面只有大家互相扶助,共同進退,互相維護和宣傳保障所有的產區的名聲,然後整個新會柑的行業才會健康成長和擴大。

是一家人,不說兩家話。鶴蚌相爭,漁翁得利;府院之爭,張勳調停,江山拱手於人。新會柑所制柑普茶還是一個新興的小眾茶類,而已經叱吒風雲幾百年的武夷巖茶也有一線同二三線產區之分,比如三坑兩澗,正巖,半巖,洲茶。而云南的普洱茶產區,也分山頭,樹齡,春寨。而臨滄的名片就是冰島,昔歸;勐海的名片就是布朗,班章;勐臘的名片就是易武,倚邦;瀾滄的名片就是邦崴同景邁,每一個大產區都會有幾個村,寨,作為名片一樣,吸引著無數人朗朗上口的與之撥出及來,因為一個產區的名產地對其茶山的宣傳功能是顯而易見,只要有客人來,就存在無數種機會。核心的村寨的出品確實貴,而周邊的可能價效比更高,只有有足夠多的客源,就存在無數的選擇性。而如果刻意去抹黑這些名村和品牌,冠以各種各樣的攻訐和抹黑,輸的會是整個山頭。

而當地人經過了幾百年薰陶,早已經熟讀歷史,以史為鑑,內部團結,精誠出品,地域保護,互相提攜,而歷史永遠是驚人的相似。新會柑現在是否能做大做強的走向,鑰匙還是在我們自己這群人的手裡。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想奉勸新會柑每個地區的商家也好,種植戶也好,一定要凝成一股繩。要把這個道理想通,想透,並且聯合起來做好地區地域標準化,品牌化的出品。這裡借用網友“小白”朋友的比喻,比如法國的白蘭地酒的中心地干邑鎮出產的白蘭地也區分大香檳區,小香檳區,邊緣林區,優質林區,良質林區,植林區。為什麼人家幾百年來干邑這詞經營得越來越好,是因他標準化工作做得極好!XO,VSOP都有極為嚴謹的標準化的稱呼,葡萄一定是二次蒸餾,一定是銅質蒸餾器,一定是40度,一定是法令時10月7日前採摘,基酒一定存放三個月,一定是法令時3月31日前蒸餾,年份一定4月1日起算。所以做大做強一定要標誰化!

新會柑各產區雖有小小爭執,但始終是一家人

新會柑各產區雖有小小爭執,但始終是一家人

而我們現在新會種植其實比較零散,而做茶的標準其實也是參差不齊。而茶商出品的競爭方式,我不得不承認的是,絕大部分都是靠價格戰的惡性競爭,或是外地柑冒名產區,各種營銷欺詐等等。惡性競爭就是互相傾軋,互相攻訐,然後以質低,價低,工時低的“3低”傾銷市場。所有的成本全部省在產品之上。怎麼便宜怎麼玩,從茶底的選擇,柑果的選擇,非生曬工藝的選擇,一心逐利的出品人幾乎就已經全部在玩速凍餃子的故事。

速凍餃子為什麼不好吃,皮軟,肉少,不香。因為速凍餃子是批次的大路貨,肉蛋面必須要嚴控成本,價格。然後速凍,就可以上市售賣。

而自己家裡包的餃子為什麼好吃,因為自己家裡人吃就得吃好的,要買黑豬肉,土雞蛋,精麵粉,自己手包的時候還特別精細認真,自然家裡做的餃子就特別好吃。

而真正的消費者,看的宣傳是家裡包的餃子,而真正吃的是速凍餃子。而因為家常餃子已經幾乎沒有人做了,速凍餃子的這種口碑,已經冠以現在的小青柑茶身上了,無論是說小青柑茶底差,喝起來苦,藏起來走味,還貴。而各個茶商和出品人還不思悔改,自賤身價,還要去壓柑農的價格,普洱茶的價格和速凍(速烘)的加工價格。逐漸,消費者也吃不到真正的家常餃子,也喝不到好茶。也沒有人再買單,而且看到的新聞都是各個新會產區互相攻訐的訊息,小青柑之名就會逐漸退出歷史的舞臺。

而良性競爭 就不一樣了。 大家都宣傳自己的新會柑,也宣傳新會各個名產區和小產區等等。 然後每個人花心思做好的產品,好的出品,好的價格。從品質,創新和口碑上去競爭,在行業裡事先標準操作(創新半生曬或者古法生曬)來製作高品質的小青柑,柑普茶,也就是家常餃子的概念。後期到一定時候建立好行業協會,爭取到政府的扶持,推陳出新,在品質和創新上良性競爭,這樣小青柑才會越走越遠。

當然種植地包括水土,水土,氣候,溼度,溫度,生態環境(包括是什麼蟲授粉)等因素都有關係,這絕對是影響新會柑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但不是絕對因素,因為樹種,肥料,生態同種植方式也是非常關鍵的,同種一塊田,不同農戶的管理種出來柑的質量差異很大這是非常常見的。此處借用香港金石老師的話:“如有良田,但薄於打理,也是枉然。雖位處邊陲,但能晨曦理荒穢,帶月荷鋤歸,亦可種出佳果,存出好皮。”所以地處名產區的農戶也不要覺得有地利優勢,平時疏於打理,也能出好果。其實不然,你給它吃,它才會給你吃。核心產區也常有低品質出品之柑果。而地處非一線產區的種植戶也不要覺得妄自菲薄,怨天尤人,只要用心的打理,其實也能產出高於一線產區品質的柑果。

新會柑各產區雖有小小爭執,但始終是一家人

新會柑各產區雖有小小爭執,但始終是一家人

萬物紛陳,各自精彩;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同在屋簷下,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新會柑本是一家人,五指都有長短,沒意義比高低好壞,在新會區內種植的,就是新會柑,新會已經揚名全國海外的產區,會給你帶來更多的流量;本以新會柑此名宣傳,本身就是宣傳其地理水土的優勢,名產區的宣傳更是錦上添花,聚焦關注。而相互攻訐,互相揭短,不僅是讓全國其他地理標誌產區的同胞們看了笑話,更是傷害的是新會柑本地的信譽和長遠發展利益。

去年的“天鴿”,今年的“山竹”都給新會柑帶來了非常大的物質損失。而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在此危急存亡之秋。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希望各產區的大家攜手共進,共同為新會柑的良性發展上添磚加瓦。

作者 - 梅江小青 - 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