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晚快評】教育豈能是一本“生意經”?

【羊晚快評】教育豈能是一本“生意經”?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孫梓青

8月9日,羊城晚報·羊城派重磅推出“校外培訓機構臥底調查”報道,引起了廣泛關注。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透過長達兩個月的沉浸式體驗,揭露了教育培訓機構大量“生產”老師的秘密,以及在績效考核之下老師們的“續報話術”,讓人們瞭解到校外培訓機構的另一面。

【羊晚快評】教育豈能是一本“生意經”?

羊城晚報8月9日A3版刊發記者“臥底”暗訪校外培訓機構報道

“名師”真的可以流水線式生產?或許從某種程度而言,用一套嚴苛的、規訓式的“師訓體系”,的確可以實現一個人從“小白”到上崗教師的速成。

但是,教育不僅是技術,還是一種藝術。正如學生不能如流水線般生產,教師同樣不能。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知識背景和經驗,針對不同的學生,再提供不同的教學方案。古人云,因材施教,正是這個道理。

程式化的“師訓體系”抹殺了每個人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而這種創造力和想象力對教育而言恰恰是重要的。如此體系之下培訓出的教師,會的只是按照既定的流程“照本宣科”,甚至你所看到的老師們的激情和熱情,都不過是流程的預設。

記者調查發現的第二個問題是,在教育機構“續報”考核的重壓下,老師們內卷而焦慮,為了“續報”“賣課”,對家長軟磨硬泡。

當然,對於水平過硬的好老師而言,他們有口碑,有固定生源,自然是不愁“續報”和“賣課”。但是在教培行業人員高度流動和大規模低門檻招聘之下,這樣的好老師固然有,但比例或許並不會太高。

對更多的年輕老師而言,“續課”的績效考核更像是一場殘酷的“大屠殺”,原本應該將注意力放在教學上的他們,不得不將更多精力投入到提高續課率上。

這樣難免造成一個反效果——那些善於話術和銷售的老師越來越多。提高銷售能力而非教學水平,反倒成為不少老師追逐的目標。

【羊晚快評】教育豈能是一本“生意經”?

羊城晚報資料圖

更重要的是,這樣的考核機制磨去了教師應有的理想和榮譽感。有老師表示,自己很喜歡給學生們上課,但是“續報”讓教學不再純粹。有網友在羊城晚報公眾號中留言,抱著教書育人的初衷進了某機構,最後卻失去了初心,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為了什麼……

教師之所以令人嚮往,讓人尊敬,就是因為做老師應當有一種使命感和榮譽感。但是在內卷的“續報”考核之下,老師們焦慮而疲憊。記者調查發現,校外培訓機構的許多老師都向往能去公立學校當老師。如果校外培訓機構的老師們自己都沒有歸屬感,都想著“跑路”,又怎麼能指望他們用心教好學生呢?

歸根到底,校外教育培訓行業出現的這些問題,都在於將教育當作一門“生意”。做生意,首要考慮成本和收益。程式化的“師訓體系”是為了降低成本:名師難求,不如用一條流水線批次生產老師,迅速而有效;追求續課率是為了提高收益:越多家長續報,就有越穩定的客源和收入來源。

如果單從做生意的角度來說,培訓機構如此這般大概不難理解。但是教育又怎麼能是“成本-收益”的精明算計?教育豈能是一本“生意經”?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關係到國計民生,關係到社會公平,本身就具有公益性,讓教育迴歸本來面目,這才是教育行業應有的發展路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