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支新歌給黨聽|廢棄防空洞咋成了社群“網紅屋”?虹口玉四居民區黨總支:每週一個小目標把實事辦好

唱支新歌給黨聽|廢棄防空洞咋成了社群“網紅屋”?虹口玉四居民區黨總支:每週一個小目標把實事辦好

老舊小區裡的社群治理,向來是個難題。小則家長裡短、雞毛蒜皮;大則環境整治、專案整改,無不是“剪不斷理還亂”。

再難的骨頭,一點點啃,也能攻克,位於曲陽街道內的玉四居民區就是如此。作為虹口區“全崗通3。0”首批試點小區,黨總支帶領著基層黨員、居委幹部開展社群“體檢”,每週一個小目標,“微更新”火花不斷,凝聚起了社群治理的最大公約數,把實事辦好。

“吃螃蟹”獲得百姓支援

“來,請你下‘洞’看一看。”玉四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張卓帶著記者走入了一個防空洞。走下樓梯之後一抬頭,好一個整潔、乾淨、漂亮的活動場所!

唱支新歌給黨聽|廢棄防空洞咋成了社群“網紅屋”?虹口玉四居民區黨總支:每週一個小目標把實事辦好

沿著洞壁兩側,是一間間功能各自不同的空間,不僅闢有組織生活室、國防教育宣傳室、閱讀室、健身房、休閒茶室、保健按摩室、“彩虹小屋”垃圾分類宣傳室等7個專用場所,還開通了無線網路,配備了網路電視。

“這裡,可是居民區的‘網紅’場所,大夥都搶著要來。”張卓笑著說道。

然而,就在2年前,這個防空洞還是一個空置場所,和現在的面貌相比,簡直“兩個世界”。

據瞭解,玉四居民區擁有居民總數2800多人,其中老年人口比例達到了44%,但小區內可供居民開展活動的空間有限。

“螺絲殼裡做道場,好不容易在小區內建了兩個涼亭,春夏天還能湊合,冬天的穿堂風實在受不了。”黨員俞玉華告訴記者,大家發現小區中有一個常年“閒置”的民防設施——地下防空洞。那麼,這裡有可能改建嗎?

於是,支委會馬上組織黨員探討改建防空洞為活動場所的可行性。同時,充分發揮“全崗通3。0”工作機制的優勢,主動將部門、單位請進來,合力解決居民的訴求。居委會、業委會與居民一拍即合,支援將防空洞改造為居民公共活動空間的比例高達97。8%。

“真正做起來才發現,這事情沒那麼簡單。”張卓告訴記者,改建閒置防空洞,當時玉四居民區成了虹口區第一個“吃螃蟹”的小區,無先例可循,所有人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光是設計就幾易其稿。”

儘管如此,黨總支依然堅持一個原則——“老百姓盼著的事情要做好”。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多方的不懈努力下,一個明亮嶄新的地下公共活動空間終於亮相在居民面前。

黨員帶頭當好“管理員”

據瞭解,改造後的地下居民公共活動空間建築面積達584平方米,使用面積達485平方米。

在組織生活室,牆上懸掛著鮮紅的黨旗,這裡作為居民區黨群服務站的延伸點,可滿足支部黨員開展組織生活和主題黨日活動等需求。在閱讀室,書架上擺放了居民捐贈的各類書籍,成為居民“充電”的好去處。在休閒茶室,居民可在這裡品茶、聚會、嘮嗑。健身房、按摩室的跑步機、按摩椅盡顯現代生活氣息……

然而,有一個新問題擺在大家面前,誰來負責日常的維護管理?

“這可不是個簡單的差事。”張卓告訴記者,整個地下空間的開放時間最晚要到21時,值班人員完全是“義務勞動”,分文無所得,責任倒不小,“包括防汛、安防等都必須關注。”

最終,黨總支經與業委會商量,決定動員一支部黨員、業委會成員及樓組長共同來做志願者。動員令剛一發布,就有十餘名黨員主動報名。按照二人一組的排班模式,值班人員每天從下午3點到晚上9點,負責日常管理和衛生保潔。有的黨員顧不上接送孩子、做飯,有的黨員無暇照顧生病的家人,但大家堅守崗位,毫無怨言。

地下公共活動空間剛剛裝修好時,天氣經常下雨。有一次,一場傾盆大雨讓整個防空洞裡“水漫金山”。

“早上8點不到,大夥就帶著自己家和借來的臉盆、水桶,第一時間趕來參與排水。”俞玉華告訴記者,雖然不少黨員都已經退休、年過半百,手腳並不靈活,但絲毫不影響大家幹得熱火朝天,直到完全清理乾淨才停手。

“週週轉”圍著問題轉

小區治理得怎麼樣?老百姓的獲得感是一個關鍵指標。

唱支新歌給黨聽|廢棄防空洞咋成了社群“網紅屋”?虹口玉四居民區黨總支:每週一個小目標把實事辦好

張卓告訴記者,居委會每週都會有“小目標”,透過開展社群“體檢”,發現居民區的問題,從而形成“體檢報告”,然透過“週週轉”,來解決這些癥結。

可別小看這些“小手術”,積少成多,“小治”就能成為“大治”。

例如,有一次居委幹部發現,曲陽路500號背後,有居民在拉繩子晾曬衣物,一道道繩子成了“攔路虎”,雜亂無章,有礙觀瞻。

居委會並沒有簡單拉掉繩子,武斷制止了事,而是逆向思維,考慮就地新增晾衣架,滿足居民晾曬需求。此舉一經提出,立即得到業委會呼應,決定在500號拐角處,補裝6副不鏽鋼晾衣架,附近居民由衷地說:“你們辦事想到了我們心裡去了。”

小區內的公共休息椅,一般都是設定在花圃上方。可居委幹部在走訪時發現,老人從椅子上起身後,需要踏下一步,才能回到路面,存在一定風險。

“我們合計了下,就把這些椅子朝前挪了一步。”黨員楊京海告訴記者,雖然只有這麼一小步,不少老人都朝他們豎起了大拇指。

引領業委物業“雙輪驅動”

眾所周知,小區物業費通常是個“禁區”,一旦涉及上調,爭議矛盾就會紛紛出現,最後往往不了了之。

張卓告訴記者,調整物業費是為了保證有足量的公益性收入可以充入公共維修基金,同時也能提高物業企業的服務質量,好比為“蓄水池”注水,最後得益的還是業主。

但話雖然如此,物業還是要先拿出成績,業主才能服氣。於是,居民區黨總支牽頭,引領業委會,物業公司“雙輪驅動”,業委會主動迴應業主呼聲,物業公司主動提供專業建議,居民和物業從“站著吵”到“坐下談”,形成黨員、群眾之間良性互動,調動和激發了群眾參與社群治理的熱情和活力。

過去,物業往往以“就這點錢”為擋箭牌,現在變了,有了“服務上不去,別說提價,將面臨淘汰的危機感。”

有一天突降暴雨,一棟樓的六樓滲水,造成五樓人家漏水,原因是落水管被可樂瓶堵塞,物業沒有及時清理所致。五、六樓人家向物業提出不菲的賠償,物業沒有推諉和扯皮,及時上門修復,一番仁至義盡的人性化操作,打動了業主,妥善解決了問題。

小區汙水井蓋壞了,當天就更換了,居民樓道臺階或門鎖壞了,一報修就修復了。物業跨前一步,有求必應的新形象一次次在居民面前亮相,業主稱讚,現在的物業變了樣!

記者瞭解到,從2019年7月1日起,玉四小區(多層)物業費每平方米提高0。25元/月,玉四花苑小區(高層)物業費每平方米提高0。4元/月。可是,物業費的收繳率不減反升,達到了90%以上。

“百姓滿意了,工作就好做了。”張卓如此說道。

唱支新歌給黨聽|廢棄防空洞咋成了社群“網紅屋”?虹口玉四居民區黨總支:每週一個小目標把實事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