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國家戰略抓創新 助力高質量發展新格局——聚焦重慶自貿試驗區建設五週年

立足國家戰略抓創新 助力高質量發展新格局——聚焦重慶自貿試驗區建設五週年

重慶是“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互聯互通重要樞紐、西部大開發戰略重要支點,能夠承東啟西、連線南北。五年來,重慶立足區位優勢,始終堅持將自貿試驗區建設與構建新發展格局相銜接,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戰略,積極推進各項工作,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打造服務於“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國際物流樞紐和口岸高地,推動重慶形成服務國內國際雙迴圈的重要樞紐。

聚焦大通道大樞紐  差異化探索持續推進

重慶是我國西部唯一的集鐵、公、水、空運輸方式於一體的特大城市,也是全國唯一“水陸空三型”國家物流樞紐城市。依託區位和交通優勢,重慶自貿試驗區聚焦大通道大樞紐建設,持續推進差異化探索,在服務共建“一帶一路”、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

據重慶市商務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李巡府介紹,在服務共建“一帶一路”方面,重慶自貿試驗區著力探索陸上貿易規則。依託中歐班列(渝新歐)開立全球首份“鐵路提單國際信用證”,並實現批次化運用;制定國際貨運代理鐵路聯運作業規範等3項標準獲批為國家標準;鐵路提單背書轉讓效力得到司法審判實踐支援,開創國際貿易史先河。

在服務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方面,著力推動多式聯運創新。簽發全國首張中國國際貨運代理協會(CIFA)多式聯運提單,推動鐵海聯運“一單制”試點,探索建立連通海上與陸上的貿易物流金融新規則。

在服務長江經濟帶發展方面,著力創新便利通關模式。與上海自貿試驗區聯動,常態化開行滬渝直達快線,探索江海聯運一體化便利通關新模式。在全國率先開展水運進口轉關“離港確認”試點,提升江運時效40%。

據瞭解,截至2021年底,重慶西部陸海新通道累計運輸27。2萬標箱。其中,鐵海聯運班列開行4936列,運輸箱量24。8萬標箱。重慶市累計簽發鐵海聯運“一單制”提單1101單、鐵路提單885單,貨值共約11。3億元,市場規模和影響力大幅提升。

深化投資貿易便利化 “新高地”展現“新能級”

五年來,重慶自貿試驗區把改善提升投資貿易環境作為工作的主要著力點,不斷最佳化政府行政服務效能,提升投資自由度和貿易便利度,在專案審批、監管模式、市場主體保護等多方面取得有效創新,進一步激發了市場活力。

“重慶自貿試驗區實施政策專案‘雙清單’管理,為好專案設計好制度,為好制度匹配好專案。結合自身戰略定位和產業發展實際,不斷完善9大板塊外向型產業和特色優勢產業的目標定位,加快外資外貿專案向自貿試驗區集聚,市場主體蓬勃發展”,李巡府說。

據瞭解,截至目前,重慶自貿試驗區累計新增市場主體超6。5萬戶,成功引進星光國際精準醫療創新中心等百億級專案,德國埃馬克、萬國資料、中歐數字生態城等一大批標誌性專案相繼落地。新設外資企業佔全市比重20%,吸引了全市超35%的外商直接投資。集聚全市超1/4的進出口企業,貢獻了全市約70%的進出口貿易總額。

重慶海關堅持創新引領,持續最佳化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據重慶海關黨委委員、副關長劉浩宇介紹,重慶首創“貨物貿易‘一保多用’管理模式”,在全國率先實現企業一份擔保在關區不同業務領域、不同業務現場、不同擔保事項間的通用,累計為企業節約資金成本近億元;創新實施“集中稽核作業模式”,打造關區集中稽核作業中心,行政審批事項辦理時間較法定時長大幅縮減86。26%。

聚焦重點領域大膽闖  金融創新激發市場新活力

重慶圍繞“西部金融中心”重要定位,以自貿試驗區為核心載體,紮實推進金融開放創新,突出政策落實,聚焦專案落地,持續向企業釋放政策紅利,為市場激發創新活力。

2021年,重慶成為中西部首個獲得合格境內有限合夥人(QDLP)試點的城市,兩江新區企業在全市率先獲批QDLP試點,毅德基金、瀚華慧泰基金順利透過審批。

伴隨著政策配套細則不斷落實,地方金融部門推廣宣傳、落實業務,打通以跨境貸款、海外債券、跨境REITs為主的跨境融資通道,建立以QDLP、QFLP為主的跨境雙向投資通道。2021年,重慶實現跨境融資29。3億美元、累計跨境融資超160億美元,累計雙向投資超200億美元,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活水”。

利用自貿試驗區開放政策的“虹吸效應”,重慶自貿試驗區還著力引進外向型金融機構和重大金融專案,推動設立南洋商業銀行重慶分行、中新嘉量金融科技人民幣股權投資基金等一批合資或外資機構,不斷健全金融開放體系。2021年,重慶自貿試驗區新增各類金融機構及分支機構32家,累計新增超210家。(楊敏 王開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