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怕吃讀書學習的苦,那是你通往世界最好的路

01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學習

旅行自媒體博主房琪,一直以拍攝旅行短影片為業,看過她的短影片的人都會被她那頗具文采和畫面感的文案、唯美的旅行美景所打動。

時隔多年後,熱播的音樂綜藝節目——《為歌而贊》讓她再一次霸屏熱搜,持續圈粉。

當張含韻的唱功被質疑時,她的一段話被眾人激賞:“如果真的要用一個詞來形容你,比起女王,我更喜歡清風,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十五六歲的那股清風越過了重重的山崗,吹到今天,你也還是最好的年紀,這就是上天對勇敢的女孩最好的獎勵。”

跟其他人的點評相比,房琪的點評可謂可圈可點,

詩詞典故信手拈來,溫柔而又不乏力量,讓人忍不住一鍵三連。她的文化底蘊,讓眾人感到驚豔;

可以說,她說的隨便一句話,都能用作個人簽名,或者分享到朋友圈。

可你是否知道,這隨口而出的一句話,可能是她看了多少書、走了多少路才得來的。

也許這就是會讀書的重要性吧。它能讓一個普通人閃閃發光,能提升你的文化涵養、精神核心,讓你脫離低階趣味,顯得不那麼粗陋、淺薄、面目可憎,能讓你出口成章、舌燦蓮花,成為一個談吐不凡的人。

02 如何成為一個會讀書的人?

知道了讀書的重要性,那麼,問題來了,如何才能成為一個會讀書學習的人呢?

你平時是不是這樣讀書的?從第一頁的第一行到最後一頁的最後一行,一字不落地讀完。或者一本書才翻了幾頁就看不下去了,遇到讀不懂的乾脆就丟到一邊。“買書不讀”“看不下去”“看得慢”“看完記不住”“買書如山倒,看書如抽絲”,是不是在說你?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受,總覺得讀書太累,尤其在這個資訊爆炸、短影片佔據生活主要內容的時代,每天接收大量的資訊,已經令人目不暇接了,試問誰還能再沉下心來去讀一本書呢?

人心浮躁,安靜地讀一本書已近奢望,那麼不如換種方法,用一種輕鬆的方式把書讀下去。

別怕吃讀書學習的苦,那是你通往世界最好的路

在日本,有一個非常有名的讀書家,一年讀3000本書。其實,他也不是一開始就非常喜歡讀書。像大多數人一樣,幼年時期的他不擅長讀書,以致兩次高考都失敗了。

在他20歲的時候,他受日本知名企業管理顧問神田昌典的書的啟發,從此開始喜歡閱讀,人生也由此發生了鉅變。

他參與創辦的企業,創造了從0到8億日元的銷售額。後來,他創辦了日本更大的讀書會——實踐閱讀會,以新的腦科學、行為經濟學、認知心理學為基礎,創造出一種獨特的閱讀法——共振閱讀。目前,在日本約有35000多人(從10歲到91歲)都在實踐這個方法,一種能讓你沉下心來讀書,並且能高效閱讀的方法。

這種神奇的讀書方法是怎樣的呢?竟然可以讓人一年讀那麼多書。

答案就是,你不需要逐字閱讀,不需要全部讀完,不需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只要找到有用的內容,哪怕只有一行也可以。斜讀也好,跳讀也好,或者找關鍵詞閱讀也好,都是可以的。每天哪怕只花三分鐘去閱讀也可以。你可以反覆地多讀幾遍,多重複幾遍。只要是能獲得對自己有幫助的知識,就說明你的閱讀是值得的。

只要從書中找出對自己的人生和日常生活有用的東西,哪怕只有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有幫助,都是OK的。

這就是《如何成為一個會讀書的人》這本書所講的內容,作者在這本書中講到了很多高效閱讀的方法,比如關鍵詞閱讀法、正負閱讀法、提問式閱讀法等,幫你更快更好地閱讀一本書。如果方法正確的話,花幾分鐘就能讀完一本書。

本書中還會向大家傳遞以下的新閱讀方法。

閱讀,三分鐘亦可。每天首先接觸到的資訊將會決定你度過怎樣的一天。

不用從頭到尾一字不落地全部讀完,閱讀是“為自己而讀”。

對角線讀書(對角線讀書,指從書的左上角直線往右下角讀,即透過餘光讀)也OK,尋找關鍵詞是數字社會中特有的閱讀方法。

不用專門為閱讀騰出時間,邊休息邊閱讀的效率更高。

用手指做輔助,既能實現快速閱讀,又能有效地集中注意力。

透過“所謂……”等關鍵詞尋找作者的意見、觀點,利用邏輯符號預測後再閱讀。

怎麼樣?是不是有很多都和大家以往對閱讀的認識有所不同。

希望大家可以利用新閱讀方法,找到能夠在新時代繼續生存下去的“屬於自己的答案”,成為“夢想中的自己”。

除了會讀書外,你還需要會學習。

在日本,有一個叫粂原圭太郎的人,他曾在2014~2016年連續三年參加日本電視臺《頭腦王》節目並殺入決賽,成為日本的人氣選手。他總結了一套高效利用時間提升價值的系統化學習方法,比如五分鐘就能輕鬆固化記憶的“回顧學習法”,迅速提高邏輯思維能力的“立場轉換法”,隨時隨地能夠自動複習的“自問自答法”,一張A4紙就能飛速提高記憶固化率的“睡前檢查法”,打造超專注空間的“秘密基地法”等等。

大多數人覺得學習就像爬臺階,很難並且很辛苦。但是會學習的人,總是能夠輕鬆抓住學習的竅門,讓學習變成一件順理成章且高效的事情。

後來,他開辦了一對一的線上學習班,針對每個人的情況進行最適合的指導和幫助。一直以來,他都非常重視培養學生們的專注力,使他們的成績得到了飛躍性的提高。

到目前為止,他教過的95%的學生從四年級的小學生到五十幾歲的成年人,都實現了成績的提升。後來,

他將自己的學習方法寫成一本書《如何成為一個會學習的人》,在這本書中,他把平時傳授給學生們的方法,整理成一套人人可以自學的知識體系。

別怕吃讀書學習的苦,那是你通往世界最好的路

03 學而不思則罔,你還需要會思考

《論語》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這是孔子提倡的一種學習方法,指的是

一味讀書而不思考,就會因為不能深刻理解書本的意義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書本的知識,甚至會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進行實實在在地學習和鑽研,則終究是沙上建塔,一無所得。

告誡我們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切實有用的知識,否則就會收效甚微。

在這裡,再向大家推薦一本思考方面的書,叫

《如何成為一個會思考的人》。

作者西成活裕是東京大學博士,東京奧組委顧問。先後任職于山形大學、龍谷大學、德國科隆大學理論物理學研究所。現任東京大學尖端科學技術研究中心教授。

由於大資料的普及和個人偏好的設定,我們追求知識不再為了獲知和開拓,知識積累變得越來越重複,並逐漸形成了資訊繭房,讓自己越來越成為惰性思考的奴隸。應試教育讓很多功利的家長試圖透過輔導班能把已經總結好的知識以現成的方式直接灌輸給孩子,讓孩子慢慢喪失獨立思考能力和獨立分析、判斷、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這本書中,作者認為,

沒有知識是一成不變的,只有擁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才能在變化發展的社會中立於不敗之地。

作者詳細闡述並分享了自我驅動能力、多級思考能力、懷疑能力、全域性能力、區分能力、飛躍能力、精細分解能力等七種思考能力,並針對在日常生活、工作等各種場合中該如何靈活運用這七種能力,給出了具體的做法。正因為現今社會複雜多變,不妨透過思考能力來武裝自己,以適應未來的發展吧!

別怕吃讀書學習的苦,那是你通往世界最好的路

卡夫卡說:“我想,我們應該只讀那些咬傷我們、刺痛我們的書;所謂書,必須是砍向我們內心冰封大海的斧頭。”

閱讀學習的意義,在於能否邂逅那些讓我們產生強烈共鳴的一字一句。正是因為那些引起共鳴的一句話一個詞,我們才能發自內心地感受到“這本書值得一讀”。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應該抱著邊學習邊讀書邊思考的心態,去發現這個世界,去體驗人生的種種。到那時,也許你就會發現,你已經成為此刻難以想象的全新的自己,而周圍的世界也變得煥然一新。

別怕吃讀書學習的苦,那是你通往世界最好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