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之後讀三國多數人為何都會喜歡劉備?

歷史上真實的劉備,身上確實存在著很多閃光點,他確實值得後人敬佩。

中年之後讀三國多數人為何都會喜歡劉備?

作為一個皇帝,劉備除了沒有統一天下之外,在其他方面幾乎就是完美的,他符合中國人對底層出身的平民皇帝,所有的期許和印象。從他的人生經歷當中,普通人更能產生共情,也更容易從他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有關劉備的故事,實在是太多,所以這裡我們只講三個小故事。從這三個小故事裡面,我們就能感受到劉備的魅力了。

第一個故事,是劉備發跡之前,周圍人對他的態度。

中年之後讀三國多數人為何都會喜歡劉備?

很多人都知道,劉備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但是到了劉備這一代,他們家已經徹底衰敗了,所以劉備小的時候,只能靠編草鞋過日子。

在東漢末年的時候,所謂的皇族身份,其實真沒有想象的那麼之前。據後世史學家估計,劉備小的時候,整個東漢應該有5000萬人左右。而劉氏宗親的數量,則是應該接近百萬!

也就是說,當時每五十個人裡面,就有一個老劉家的後代。所以劉備的這個劉,當時是真的不太值錢。相比之下,和劉備一樣同為三國梟雄的曹操孫權等人,起點都比劉備高太多了。曹操他爸是國防部長,孫權他爸也是市長級別的官員,都不是劉備能比的。

中年之後讀三國多數人為何都會喜歡劉備?

所以,當劉備長大成人之後,他除了一個劉姓之外,沒有任何政治資本,就是一個姓劉的普通人而已。

但是,劉備長大之後,他卻可以憑藉自己的平民身份,讓身邊所有的人都對他十分尊敬。劉備十五歲的時候,需要外出讀書。他家有一個叫劉德然的同宗親戚,見到劉備家裡比較窮,直接報銷了劉備所有的學費,而且在吃穿用度方面,直接把劉備當做自己兒子一樣對待。

就是因為這個劉德然幫忙,劉備後來才得以拜入名師盧植門下。盧植是東漢末年三大名將之一,雖然收劉備的時候,只是一個閒居鄉野的普通人,但是本事和眼光卻很厲害。而盧植收了劉備之後,盧植更是對劉備極為青睞,遠勝過和他一起求學的其他孩子。

中年之後讀三國多數人為何都會喜歡劉備?

因為這件事,後來那位資助劉備的劉德然的夫人,曾經對此表示過不滿,認為劉德然不應該這麼破費。然而劉德然卻聲稱,劉備將來必定是人中龍鳳。

照理來說,這樣的劉備,拜入盧植門下之後,總該是好好學習,所以才能得到盧植的青睞吧?其實還真不是!劉備求學期間,根本不喜歡讀書,反倒是喜歡聲色犬馬之類的東西。而且,他求學期間,當地生活的豪強,還爭相和劉備交朋友。

甚至還有一些瘋狂崇拜劉備的人,乾脆直接散盡家財,以此來供養劉備,讓劉備肆意揮霍,拿著自己的錢去交朋友。

中年之後讀三國多數人為何都會喜歡劉備?

這些事情,如果不是史書上明確記載的,怎麼看都很扯。但問題是,這些事情,偏偏是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歷史上真實的劉備,早年真的很像是一個‘北派傳銷大師’。自己啥背景沒有,兜裡比臉都乾淨,卻偏偏可以讓其他人無比崇拜他追隨他。

從劉備的早年經歷當中,我們可以看出來,劉備絕對是一個非常有人格魅力的人!那些人為什麼寧可散盡家財,也要追隨劉備?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堅信,劉備將來絕對是幹大事的人,是值得他們追隨的人!

一個能夠在落魄的時候,依然被身邊的人信任甚至崇拜的人,這樣的人,本身就已經是一個傳奇了。而劉備這種超強的人格魅力,對他日後的成就來說,無疑是至關重要的。

中年之後讀三國多數人為何都會喜歡劉備?

正是因為劉備的人格魅力太強,所以後來哪怕他多次陷入低谷,他身邊的人依舊願意拼命追隨他,至死不改。甚至還有像關二爺這樣,面對曹操給予的榮華富貴,不屑一顧,拼死也要去找劉備的人。

第二個故事,夷陵之戰結束後,劉備慘敗。不但徹底打光了蜀國的老本,而且還徹底丟掉了荊州。就連劉備本人,都已經走到了生命的終點,即將去世。

就在劉備慘敗之後不久,發生了一個小小的插曲。

中年之後讀三國多數人為何都會喜歡劉備?

之前劉備麾下,有個叫黃權的將軍。這個將軍之前一直率兵駐守在北方。後來因為劉備戰敗之後,黃權駐守的地方,和劉備徹底失去了聯絡。所以後來,黃權不得不率領麾下士兵,投降了北方的曹魏政權。

按照當時蜀國的法律,黃權既然已經投降,他的家人鐵定會被牽連,甚至會被誅殺三族。但是黃權叛逃之後,劉備卻並沒有這樣做。劉備非但沒有追究黃權的家人,反倒是繼續按照原來的標準,奉養黃權的家人。劉備甚至還直接名言,不是黃權對不起自己,而是自己指揮失誤,對不起黃權。

中年之後讀三國多數人為何都會喜歡劉備?

對於這件事,後世很多歷史愛好者,曾經給出過很多不同角度的分析。有些陰謀論者,更是直接聲稱,劉備這樣做是為了招攬人心,根本就不是真正的仁慈。

劉備當時到底是怎麼想的,是不是真正的仁慈,我們不得而知。但顯然,同樣的事情,如果放到袁紹或者孫權身上,別說黃權的家人會被殺絕,恐怕就連黃權他們家的雞蛋,都得被搖散黃了,蚯蚓都得豎著切成兩半。

或許,劉備的仁慈,真的是裝出來的。但能裝一輩子的仁慈,我們把這種仁慈當做真正的仁慈,又有何妨呢?

中年之後讀三國多數人為何都會喜歡劉備?

第三個故事,則是劉備死後,以諸葛亮為首的一群蜀國老臣的堅持。

劉備去世之後,蜀國大權盡歸諸葛亮所有。新接班的劉禪,甚至都要管諸葛亮叫一聲‘相父’。以當時諸葛亮的權勢和威望來說,如果想要篡位的話,恐怕就只是一句話的事情。

但是諸葛亮卻從來沒有動過這樣的念頭。非但如此,在劉備去世之後,諸葛亮還竭盡全力,去拼命維護劉禪和蜀國。最有意思的是,哪怕明知自己死後,諸葛亮會權傾朝野,有篡位的能力,劉備卻依然託孤於諸葛亮,對諸葛亮極度信任。

中年之後讀三國多數人為何都會喜歡劉備?

我們有理由相信,劉備死後,諸葛亮之所以沒有篡位,主要是因為個人品格比較高尚。但同時,如果諸葛亮遇上的不是劉備,而是曹操這樣善於猜疑的君主,諸葛亮還會這樣做嗎?

或許,把司馬懿調到劉備麾下,司馬懿也會成為諸葛亮那樣的人。不光一生沒有造反,同時還竭盡全力去維護幼主。

不管劉備臨終之前,到底是怎麼想的。在那個混亂的時代,劉備和諸葛亮的這種君臣相知,始終顯得那麼不可思議。放眼整個中國歷史,這都是堪稱一個奇蹟。

中年之後讀三國多數人為何都會喜歡劉備?

劉備一生的故事,實在是太多太多。不過從這三個故事當中,我們卻可以看出劉備身上一些美好的品質。他極具人格魅力,百折不撓。不管遭遇多少次失敗,始終能夠堅持自己的理想。他對下屬極為信任,堪稱古代君臣相知的典範。作為君主,他擁有同時代其他所有君主,都沒有的仁慈。就算這種仁慈是裝出來的,能裝一輩子從來不露餡,和真正的仁慈又有什麼不一樣呢?

如果不佩服劉備,我們還能學誰?學曹操?誰會希望自己的老闆,生性喜好夢中殺人,好猜疑,好屠城,好人妻。如果穿越到三國時代,到底是給曹操做下屬更容易,還是給劉備做下屬更容易,顯而易見。

中年之後讀三國多數人為何都會喜歡劉備?

學孫權?學袁紹?不好意思!孫權他們家世代在江東都是大族,袁紹他們家四世三公。就連曹操,他爹當初也是幹過國防部長的猛人。普通人想學他們,真的沒機會。

只有劉備,他出身平凡,卻最終完成了難以想象的偉業。作為君主,他除了沒有統一天下之外,幾乎做到了近乎完美的程度。歷史上任何一個開國皇帝,身上都能找出或多或少的缺點。唯有劉備,他的個人品格和德行,堪稱完美。

也許,劉備的個人品行,確實有裝的成分。但能裝一輩子,真的挺不容易的。

中年之後讀三國多數人為何都會喜歡劉備?

最重要的是,這個男人擁有百折不撓的品質。一生不管失敗多少次,都會再次站起來。而且,這個男人極重感情。關羽被殺之後,他寧可傾盡自己的所有,也要給關羽報仇。換做其他任何一位君主,有可能會做到這種事情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別說結拜兄弟的,就連親兄弟,甚至親兒子都不可能。

這樣一個近乎完美,而且還是出身底層,最後建立了一個國家的男人,我們有什麼理由不欽佩他呢?

中年之後讀三國多數人為何都會喜歡劉備?

如果異地相處,把劉備換做曹操和孫權的開局,那估計後來就沒有什麼三足鼎立了。而把曹操和孫權等人,換到劉備的處境,他們也不可能比劉備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