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營銷的現實與理想

汽車步入新消費

沒有什麼產品比汽車更能體現一個人的經濟實力、生活方式,表達一個人的態度個性、身份地位。房產不能隨時帶在身邊、手錶服飾又過於隱蔽不夠醒目、包包則往往是女性專屬。只有汽車,既是個人形象產品,也是社交產品。

我記得多年前看過一部老電影《懷胎九月》,休·格蘭特和朱麗安·摩爾主演一對同居多年的戀人。片中休叔得知女友意外懷孕後,一時難以接受。孩子的到來意味著他必須放棄自己的跑車、養了多年的貓、業餘愛好等自由自在的生活。

休叔因此和女友產生矛盾,女友搬出二人的房子。但最終,在看了孩子的B超錄影帶後,休叔被新生命所打動,於是他賣掉了心愛的紅色法拉利,換成了一輛5座家用SUV,並帶上求婚鑽戒,去挽回女友……

汽車營銷的現實與理想

從跑車到保姆車,導演用這一個道具生動地展示了主人公內心態度180度的轉向,象徵了生活方式的轉變。

人的購車需求跟人生階段完美匹配。20歲買車為了看世界,30歲買車為了帶娃看世界,40歲買車為了活出第二人生,50、60歲買車則變成買菜和接孫子放學。汽車是家和辦公室以外的第三空間,隨著交通擁堵,人們在車上時間越來越長,汽車與人生密切相關,意義非凡。

但這一點,過去並沒有充分體現在對汽車品牌的選擇上。

過去車企更多是基於業務邏輯造車,按照汽車級別、軸距、價格帶等開發新車型。

不同品牌的汽車之間更多是配置、引數差異,而非消費者體驗和生活方式細分。本質上大家都是針對大眾人群,只是車標不同罷了。

而現在就不一樣了。隨著新能源、新勢力崛起,

越來越多汽車品牌完全是針對細分市場去打造品牌。

比如理想是針對家庭使用者,品牌使命“創造移動的家,創造幸福的家”;長城尤拉專為女性造車,把自己定義為“更愛女人的汽車品牌”;還有坦克聚焦越野愛好者,領克主打潮流青年。

汽車營銷的現實與理想

產品研發上也是如此,如蔚來的女王副駕;極氪專為極客使用者打造閃電切換功能,0。4秒智慧切換三種驅動模式,並在開發漂移模式;理想L9則為全家出行貼心設計了沉浸式影音系統,帶副駕娛樂屏和後艙娛樂屏,還能一線直連Switch。

可以說,

汽車品牌正在並且完全變成了消費者自我形象和生活方式的投射。

今天的顧客可以從自身需求、觀念、個性出發,挑選最適合自己的汽車。而不是就盯著銷量最好的那幾個大眾化品牌,圍繞價格和配置對比來對比去。

尤其是當我們再考慮到新勢力與傳統車企的差異、新能源與燃油車的差異,甚至新勢力之間的差異……雖然人們習慣並稱“蔚小理”,但蔚來強呼叫戶體驗、小鵬發力自動駕駛、理想專注家庭使用者,這三者之間的差異,甚至大過他們與傳統車企的差異。

而這些都會進一步拉開消費觀念的差異,不同品牌的車主屬性將有顯著區別。我們完全可以說,兩個在人口統計上一模一樣的消費者,就算他們擁有相似的學歷、收入水平和家庭結構,但因為消費觀念和對汽車態度的不同,購車選擇亦將截然不同。

今天的汽車越來越像新消費品牌,注重個性和體驗,滿足細分市場需求。這是一個嶄新的汽車新消費時代,隨著汽車產品理念和消費觀念的鉅變,汽車營銷方式也將隨之產生根本性變革。

汽車營銷的現實與理想

汽車營銷:從模組化到鏈路式

汽車向來是耐用大宗消費品,決策週期漫長,顧客買一部車往往花上幾個月時間。

過去汽車營銷為追求確定性結果和線索收集,往往會在顧客產生明確購車需求後,進入最終決策環節,才開始發力,去攔截競品、影響購買。

具體來說,就是在顧客蒐集資訊、對比不同車型並試駕的環節做推廣,營銷傳播太過重視後端。

我在廣告公司16年,8年服務汽車。看到很多車企做新車上市,都會將大量費用投入到汽車垂直網站、車圈自媒體,進行評測和對比,並組織各種試駕和分站上市;

然後配合大曝光,如大綜藝大大IP+各大平臺硬廣鋪墊新車上市資訊,提高品牌知名度。

最後或針對重點細分人群做圈層資源的跨界合作,進行查漏補缺。

與此同時,

車企的營銷組織多為模組化的

,品牌部只管策略和創意,媒介部只管投放,公關部負責媒體溝通,各司其職,然後進行模組化組合。這種組合式的傳播最後就要拼預算,預算不夠則效果不好。

但移動互聯時代,消費者的行為模式已經變成SIPS:共鳴-確認-參與-擴散。

首先,消費者要對品牌產生共鳴和認同,他才會確認品牌與自己相關,是自己願意購買的品牌;然後消費者會參與進來,與品牌進行深度連線併產生購買行為;最後消費者還會幫助品牌分享並擴散出去。

今天當顧客產生購車需求時,往往已基本明確待購品牌。這時再開始做營銷,其實已經晚了,汽車營銷越來越需求前置。

按照上述消費者行為模式,我們需要的是鏈路式傳播。

從核心上來講,首先要強調對消費者身份識別和文化認同的塑造,提前鎖定消費者需求。只有先贏得顧客的認可,才會被考慮購買。

從形式上來講,要創造話題形成社會熱議,吸引消費者主動融入品牌,撬動社會的力量形成擴散。文化的吸引和輿論的引導,在購車決策中是居於首位的影響因素。

這時我們就要強調社交媒體的作用,特別是微博。沒有微博參與的營銷就沒有話題性,沒有刷屏。

我們觀察到,從2020年以來微博熱搜上的汽車話題越來越多。如前不久油價大漲,大量新能源相關話題衝上熱搜,總閱讀量超過20億。

像#油價上漲燃油車還香嗎#、#你對燃油車的執念在哪#、#現在入手新能源車合適嗎#、#哪一刻你覺得電動汽車能處#、#油價上漲會改變你的出行方式嗎#等話題,無疑會改變人們的消費觀念,推動新能源的流行和熱銷。

汽車營銷的現實與理想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汽車品牌開始登上自然熱搜,像品牌換標、新車釋出都會自發引起網友熱議。

而且消費者對汽車話題的關注點也在變,從過往關注專業層面的生產工藝、發動機技術等,轉向使用者體驗層面的舒適性、科技性、顏值、起步速度等;參與汽車評測的KOL型別也逐漸變成了數碼3C,女性討論人數明顯提升。

這充分表明微博已成為汽車的主戰場。它對於價值觀念的引導和使用者需求的產生,有著難以估量的作用。

作為當前中國社會最大的公共輿論場,今天一個社會事件的擴散路徑,就是微博作為源點話題發起和發酵,再透過公眾號、知乎這種長文內容做深度解讀,然後是短影片進行情緒引導,最後回到微博和朋友圈引發全民熱議。

在這樣一個傳播擴散的鏈條中,微博應該成為汽車營銷的發起點和策源地。

汽車營銷的現實與理想

理想L9成功上市的兩大公式

前不久理想L9新車上市,在沒有大規模進行投放的情況下,成功引發全社會的關注與熱議,堪稱新時代汽車營銷的典範。透過這一案例,我們不僅能一窺汽車業變革的底色,也能瞭解最新最實操的汽車玩法。

前面有分析到,理想的品牌理念是基於家庭使用者。在這一戰略指引下,企業內部從產品到組織實施了一系列變革。不僅其產品邏輯與傳統車企不同,在公司組織上也更注重打造網狀結構。具體到新車上市,則會成立橫向的虛擬小組,強調co-work的概念,從產研到傳播,所有人一起把一件事做好。

當然更重要是品牌打法的變化,我們研究發現,

理想L9的上市專案並未將大量費用用於曝光和垂直,而是把重心放在了微博微信。

先用微博造話題去吸引顧客,再用微信補充做精準觸達。

當其他車企還在為進入顧客的對比、試駕名單而爭得頭破血流時,理想已經提前把它的目標使用者給圈走了。

早在理想L9正式上式半個月前,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就用一句“500萬以內最好的家用旗艦SUV”為新車先造了一波勢。他給理想L9貼了一個標籤——“家用旗艦”,這個標籤既是給新車做價值定調,也是在提前圈定目標群體。

汽車營銷的現實與理想

圍繞這一標籤,理想在上市之前在微博上做了大量的話題鋪墊,去強化“家用旗艦”的品牌認知。比如#你心目中的旗艦座駕#、#新勢力能平替豪華車嗎#、#消費時你要面子還是裡子#等,都是在對消費觀念進行引導,搶先製造顧客對理想L9的認同。

汽車營銷的現實與理想

其後,理想又從產業、消費、技術、品牌、設計、外觀等13個熱點話題,去解讀“家用旗艦”的品牌價值,輻射不同圈層顧客。

比如圍繞#國產鐳射雷達是什麼水平#這一話題,央視網從權威角度對理想L9的核心技術點進行了科普和背書,增強了品牌公信力。另外,還有理想ONE車主熱議的話題,強化新車主的消費信心。

汽車營銷的現實與理想

有了這些話題鋪墊和觀念引導,理想L9一經發布就實現了百萬級的熱度,直接擠爆了預訂系統。

汽車營銷的現實與理想

汽車營銷的現實與理想

這種對多圈層人群進行滲透的模式,帶來了非常值得稱道的結果。理想L9在上市前,主要興趣群體都集中在泛科技圈層,而上市結束後,人群向泛娛樂圈層破圈非常明顯。這裡就可以看出話題引導和觀念引導對於抓住顧客的重要價值。

今天的消費群越來越細分,他們在網上分散在一個個不同的小圈子中。所以像以往那種只用一個點去溝通全部使用者是不夠的。

在這種情況下,我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新的汽車玩法,大家要記一下這個公式——

標籤+圈層創造話題

話題+流量形成破圈

首先,我們要給品牌貼上不同的價值標籤;然後圍繞標籤,結合不同的圈層去衍生出相應話題;不同的話題再加上大V、熱搜的組合流量,與相應的目標顧客產生社交,讓顧客參與到品牌傳播中來,形成討論,繼而破圈。

在此過程中,品牌可以圈定出來認可品牌的那部分顧客,不斷去強化他們的認知,並將其沉澱到微博的私域之中;也可以篩選出那些不是品牌目標受眾的部分,讓傳播變得更精準更高效。

從這一打法我們可以看到微博的價值。它可以幫助品牌梳理產品亮點,再篩選出合適的熱點話題,從而為品牌貼標籤,強認知。而且微博媒體影響力大、流量大、圈層多,圍繞品牌標籤,容易衍生話題,形成討論。這是其他媒體所不具備的優勢。

而且今天微博做新品營銷的方式跟過去相比也有了很大變化,過去更多是靠大曝光去觸達消費者,主要為“

明星+品牌+開機

”的形式。但今天微博已經轉變成“

品牌+多標籤+多圈層+多緯度

”的形式,實現“

品牌+流量+社交

”的破圈組合。

這一點對於新能源、新勢力來說尤其重要。我們知道,任何一項新技術、新發明在整個社會中的發展和滲透都會遵循一條創新擴散曲線。如下圖:

汽車營銷的現實與理想

前不久,我在採訪理想汽車產品總監張驍時,他曾提到“新能源的滲透率已經超過25%,創新曲線的鴻溝跨過去了。”這就是說,新能源已經突破了創新擴散的起飛點,真正進入大眾人群,逐漸成為社會主流、引發全民關注。對每個人來說,在購買時新能源都已經是一個實實在在的選項,值得認真考慮。

在這種情況下,對於新能源、新品牌來說,尤其要搶佔主流輿論,贏得汽車消費的話語權。過去的汽車營銷有著太多的套路和現實考慮,而現在隨著汽車新消費時代的到來,汽車營銷也應該不斷升級、與時俱進,創造更多理想的傳播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