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銷20萬輛,為什麼特斯拉打不過比亞迪?

狂銷20萬輛,為什麼特斯拉打不過比亞迪?

9月電動車銷量資料出來了。

比亞迪繼續稱霸新能源,月銷首次突破20萬輛。

在8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7。4萬輛,兩個月合計銷量超過37。4萬輛。

狂銷20萬輛,為什麼特斯拉打不過比亞迪?

對比之下,

特斯拉第三季度全球累計銷量為34。3萬輛。

也就是說,特斯拉3個月的銷量沒能比得過比亞迪兩個月的銷量。

狂銷20萬輛,為什麼特斯拉打不過比亞迪?

因特斯拉第三季度銷量不及預期,特斯拉股價在次日開盤暴跌8。16%。如果換算成人民幣,特斯拉一夜之間市值蒸發了5000億,這也是特斯拉近4個月來股價最大跌幅。

從比亞迪和特斯拉的銷量中就能看到,得中國市場者,得天下。比亞迪的海外銷售渠道尚處於起步階段,月銷不超過2000輛,但僅憑中國市場,就實現了對特斯拉的遙遙領先。這也反應出,當前,

中國乃是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消費市場,也是全球電動汽車產業發展最快的國家。

狂銷20萬輛,為什麼特斯拉打不過比亞迪?

特斯拉原本擁有先發優勢,站在全球市場的制高點,穩坐全球電動汽車銷量榜第一名的位置。自2017年特斯拉model3正式交付以來,特斯拉穩坐全球電動車市場第一把交椅已經有6年之久。進入到2022年以後,比亞迪則憑藉更低的成本,更低的價格,對供應鏈更強的控制力,完成了對特斯拉的超越,也終結了特斯拉電動車全球第一的冠軍之位。

為什麼特斯拉會被比亞迪擊敗?

要知道,特斯拉手裡的牌不比比亞迪差,甚至長期領先於比亞迪。在品牌力、軟體技術、晶片技術、全球化方面,特斯拉均領先於比亞迪。可是,為什麼特斯拉的銷量不僅被比亞迪反超,還被比亞迪不斷拉大了呢?

狂銷20萬輛,為什麼特斯拉打不過比亞迪?

特斯拉輸在了哪裡?在隊長看來,特斯拉有三大劣勢:

其一是,產能劣勢。

特斯拉踩了一個雷,它就是德國柏林工廠。原本,馬斯克信心滿滿,希望以柏林工廠為中心,打入歐洲汽車產業的心臟。可是,在建廠時,就遭到了德國工會的阻礙,耽擱了柏林工廠的工期。這還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德國缺乏成體系的電動汽車產業鏈。

狂銷20萬輛,為什麼特斯拉打不過比亞迪?

在中國,特斯拉汽車已經實現95%的國產率,擁有完善的電動汽車產業鏈。只要供應鏈順暢,特斯拉的產能完全不受限制,可以滿負荷生產。

可是,在德國就不同了。

就說動力電池,特斯拉必須從日本松下進口4680電池,漂洋過海上萬裡。

特斯拉原本打算在德國興建一座動力電池工廠,可在美國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法案下,要拿到美國的補貼,就必須在美國建廠。這迫使特斯拉又把動力電池工廠的選址遷回了美國。

狂銷20萬輛,為什麼特斯拉打不過比亞迪?

德國引入特斯拉的目的跟中國一樣,都是希望利用特斯拉帶來鯰魚效應,促進德國電動汽車產業鏈的發展。但德國的傳統燃油車勢力太強大了,特斯拉勢單力孤,歐洲月銷量不超過1萬輛。特斯拉的銷量提不下去,下游的供應鏈自然也很難全力配合,更不願意拋棄燃油車去跟特斯拉做電動化轉型。

沒有完善的電動車產業鏈,使得特斯拉柏林工廠的成本居高不下,產能短期內也提不上去,虧損數十億美元,致以大資本家馬斯克也不得不“賣慘”,甚至後悔選址建設柏林超級工廠。

要是當初把投資柏林工廠的錢投入上海,特斯拉沒準還能力壓比亞迪一頭。

狂銷20萬輛,為什麼特斯拉打不過比亞迪?

而俄烏戰爭的爆發又使得德國製造業的能源成本飆升,大眾、寶馬、巴斯夫等德企紛紛押注中國,去中國建廠了。這時再看馬斯克,倒像是德國製造業中的“最美逆行者”,寧願虧損數十億美元,也要為德國電動汽車產業點亮一簇火苗。

德國本土製造業巨頭都在向外跑,特斯拉是真的被套牢了。

特斯拉產能的半壁江山都靠上海工程在硬撐,而比亞迪擁有十大工廠,新能源汽車產能位列全球第一。

其二是,特斯拉的產品陳舊,產品線單調。

特斯拉旗下最熱銷的model 3上市於2016年,距今已經6年。而上市於2018年的理想one已經停產,同時期的蔚來、小鵬也都已更新多款車型,豐富產品線,以新車來拉新使用者。

狂銷20萬輛,為什麼特斯拉打不過比亞迪?

可我們看特斯拉的產品線,30萬價格區間的轎車只有一款model 3,SUV也只有一款model Y,而特斯model S和model X的售價都接近100萬,賣不起量。真正扛起特斯拉銷量的車型只有model 3和model Y。可model 3的競品就有比亞迪海豹、比亞迪漢、小鵬P7、長安深藍以及哪吒S等。model Y的競品相對少一些,銷量也一直非常穩定。

也就是說,特斯拉一直靠著model 3和model Y兩款車打天下。

狂銷20萬輛,為什麼特斯拉打不過比亞迪?

在價格體系上,特斯拉想做電動車領域的大眾集團,但20萬以內的平價電動車完全沒有。比亞迪則佈局完善,有海豚、護衛艦、秦、元、宋等一系列車型。特斯拉作為純電轎車的開創者,對混動技術有天然的牴觸,這也使得特斯拉從始至終都沒有研發混動車型。如果只看30萬以上的車型,特斯拉無疑領先於比亞迪。但要把總銷量做上去,特斯拉就繞不過推出更便宜的平價車型。

可特斯拉為何遲遲沒有推出平價車型呢?

這就關係到動力電池了。在動力電池產能不足的情況下,賣30萬以上的車型利潤更高。要特斯拉推平價車型,除非特斯拉的動力電池產能完全不受限制。

狂銷20萬輛,為什麼特斯拉打不過比亞迪?

比亞迪則因電池起家,擁有15座電池製造廠,而電池技術並不難,上汽、廣汽、長城都有自己的電池技術,蔚來也在自研電池,誰的規模大,誰就能搶佔產能優勢。毫無疑問,論規模,特斯拉也是從零起步的造車新勢力中的一家,擁有的工廠數量遠遠比不上傳統汽車製造商。

這時,又不得不提到特斯拉踩了柏林工廠這個巨坑。

其三是,海外市場的汽車電動化發展過慢,拖累了特斯拉的銷量。

當前,中國是全球電動汽車產業發展最快的國家,超越海外所有國家。僅中國的電動汽車產量和銷量就超越了海外所有國家的總和。這導致,即便特斯拉擁有全球化優勢,利用海外的全球市場,也打不過中國市場。

狂銷20萬輛,為什麼特斯拉打不過比亞迪?

相反,立足於中國本土的比亞迪則盡收天時、地利、人和三大紅利,領先中國,即領先世界。

這是電動車市場和手機市場最大的不同。當手機智慧化的時候,即便三星徹底丟掉中國市場,也能坐穩全球第一的寶座。因為智慧手機的全球滲透率極高,三星可以利用全球市場扳回中國劣勢。但電動車的中國滲透率遙遙領先於全球滲透率,即便特斯拉擁有全球化優勢,也扳不回中國劣勢。

這種產業鏈紅利和人口紅利轉化成了巨大的成本紅利、產能紅利和市場消費紅利。

這不是特斯拉和比亞迪的之間的企業劣勢,而是美國和中國之間的產業劣勢。

狂銷20萬輛,為什麼特斯拉打不過比亞迪?

不過,誕生於美國的特斯拉仍然在自動駕駛軟體和晶片技術上的領先。可各國政府和消費者都對自動駕駛系統不信任,自動駕駛晶片的優勢也發揮不出來。沒有投注大量精力去做智慧輔助駕駛技術和晶片研發的比亞迪,反而憑藉成本優勢、規模優勢和供應鏈自主優勢,稱霸了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榜單。

這終究是證明了一條亙古不變的商業真理:

要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最符合廣大人民需求的產品,而不是不敢用,也不能隨便用的自動駕駛技術。

智慧輔助駕駛系統只能算是錦上添花,未來10年內,無法替代手動駕駛,也無法成為智慧電動汽車銷量轉化的最強抓手。

狂銷20萬輛,為什麼特斯拉打不過比亞迪?

不管是燃油車,還是電動車,對消費者而言,

要實現銷量上的最大轉化,一定是價格,價格,價格!

畢竟,幾十萬的汽車不同於幾千塊的手機。買蘋果手機,消費者可以為喬布斯的極致產品信仰買單,但幾十萬去汽車,你要消費者為馬斯克登陸火星的夢想買單,那真是令人窒息啊!

炒股開戶享福利,入金抽188元紅包,100%中獎!

開啟App看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