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人工智慧與生育拐點

1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佈2022年中國經濟成績單。在這份幾乎所有方面都是正增長(比如GDP同比增長3%,總量突破121萬億元人民幣)的成績單中,有一個指標卻出現負增長,這就是人口總量有所減少。主要是人口總量有所減少,總量依然超過14。1億,但同比減少85萬人,出生人口幾十年來首次降至1000萬人以下,人口總量61年來首次呈現負增長。由此,有專家做出判斷,中國人口規模有正增長轉向負增長的拐點提前到來。

這在一些專家看來是個很可怕的事情。但在我看來,卻是

中國由貧困國家轉變為富裕國家的重要標誌。

根據歷史的經驗,生育量與富裕程度呈反比,越是貧困的國家和家庭越能生育。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越是貧困的夫妻,娛樂方式越單一,越能夠集中精力關燈幹那事,加之缺乏控制手段,懷孕的機率就越高、次數也越多;相反,越是富裕的家庭,娛樂方式越多,越追求生活質量,自由奔放,幹那事的精力和次數就明顯減少,懷孕機率就越低、次數也就越少。有更多的會傾向於丁克乃至不婚。2022年,中國人均GDP超過1。27萬美元,排除匯率因素,已經超過高收入門檻,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其中,有不少城市突破2萬美元,達到發達國家的入門水平。

隨著中國步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大踏步向發達國家行列邁進,實行優生優育優教優業,將成為更多家庭的選擇。

貧困的時候,孩子不金貴,大多采取粗放式野養方式,養育成本極低;現在,孩子太金貴,恨不得一家人都圍著一個孩子轉,一家人掙的錢可著一人花,導致養育成本成倍成幾倍上升。在這種情況下,除非收入極其富餘,生兩胎或者三胎不會降低孩子的學習生活條件,大多家庭會選擇“寧要一棵苗、不要一堆草”。

所以,

在一段時期內,中國生育率呈負增長具有必然性。

這有可能降低中國的勞動力儲備;但是,這絕不會影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大業。相反,更均衡的人口規模、更優質的人口結構,對於實現中華民族舞蹈復興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是人口規模穩定在14億左右,有利於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實現碳中和,這是基於建設美麗中國、生態文明而提出的重大戰略。這要求人口不宜過快增長。而應當是適度增長,與自然稟賦實現均衡協調。實際上,以中國的耕地、山林、礦山、淡水等自然稟賦,中國的極限人口承載量只有16億。現在,生活水準日益提高,一個家庭不僅要有房、有車,還要吃得好、玩得嗨,對資源的消耗因此不斷提高。這無疑將加大空氣、水、石油、煤炭、天然氣、糧食、肉禽蛋、林草山川、藍天白雲的供給壓力。統籌碳達峰碳中和與美好生活、人民福祉,就必須統籌人口戰略與自然稟賦,防止突破“人口極限”的一天過早到來。

二是人工智慧在生產生活領域的廣泛運用,將大幅度降低“人類勞動力再生產”的壓力。

現在,智慧計算、數字人、虛擬人、智慧機器人等已經開始大踏步進入人類生產生活。人類現在所從事的任何職業,幾乎都可以由“人工智慧”來替代。透過“人工智慧”替代,人類將有機會從繁重的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中全部解放出來,實現全面而自由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人類進行“勞動力再生產”的壓力和需求都將顯著下降。排除了勞動力再生產因素,人口規模就絕不是越大越好。適度就好。

根據美國《供應鏈管理評論》雜誌2022年12月7日文章,2021年,全球製造業機器人密度已經達到每萬名員工141臺,是6年前的兩倍多。其中,韓國最多,每萬名1000臺,中國排名全球第五位,每萬名322臺,不僅韓國的1/3,發展潛力巨大。我堅信,只要工業機器人達到1000萬臺,就可以替代幾千萬甚至上億勞動力。只要每家配備一臺家政機器人,就可以有效替代保姆職業並解決老人陪護問題。由此,我們還用得著擔心一百年後的勞動力缺口問題嗎?

炒股開戶享福利,入金抽188元紅包,100%中獎!

開啟App看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