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久治不愈,關鍵在於“神不使”

“神不使”語出《素問·湯液醪醴論篇第十四》,言疾病久治不愈,關鍵在於“神不使”。對於“神不使”,眾多醫家各抒己見。筆者透過學習,認為“神不使”主要包括醫者和患者兩個方面。茲簡述如下:

疾病久治不愈,關鍵在於“神不使”

一、患者“精神不進,志意不治”

1.病情危重而“神不能使”。《素問·湯液醪醴論篇》:“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告訴人們要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既病防變。在疾病的早期,正氣未大虛,能奮起抗邪,助藥力驅邪外出,故病能速愈;若不能早期進行合理的治療,一旦正氣虛衰,“精氣弛壞,營泣衛除”,則即使扁鵲在世,華佗再生,也不能力挽狂瀾於頃刻。

2.不信任醫生。《素問·五臟別論篇》:“凡治病,必察其下,適其脈,觀其志意,與其病也。拘於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惡於針石者,不可與言至巧;病不許治者,病必不治,治之無功矣”。具體來說,有以下幾種情況:

信巫不信醫。有些人得病後首先想到的不是醫生,而是請巫醫做法。近年來隨著科學發展,人們的醫療保健常識已經有很大的程度地提高,但仍不時能見到因不相信醫院而乞求神靈保佑造成嚴重後果的報道。

信假不信真。由於目前的醫療發展水平尚不能使所有的疾病得到很好的治療,與人們的期望值有一定距離,尤其是一些嚴重危害人們健康的疾病如“艾滋病、肝炎、腎炎及惡性腫瘤等”,一些不法分子正是看準了這一點,冒充“醫學專家”在媒體上大肆宣揚已攻克某疑難雜症,使得部分患者上當受騙,從而對醫生產生對立情緒,“神不使”而病不愈。

諱疾忌醫。戰國時期的齊桓公、東漢時期的侍中王仲宣、三國時期的曹操就是典型的例子。他們不但忌諱別人說自己有病,甚至懷疑醫生的真誠和醫德,用官場中的慣有思維來揣度醫生,如齊桓公說“醫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為功”,曹操更是認為醫生“居心不良”,真正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標本不得。《素問·湯液醪醴論篇》:“今良工皆得其法,守其數,親戚兄弟遠近,音聲日聞於耳,五色日見於目,而病不愈者,亦何暇不早乎?岐伯曰:病為本,工為標,標本不得,邪氣不服,此之謂也”。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通常會發現這樣的情況,同一單位或一個家庭成員之間,近距離接觸的時候,相互之間看到的往往是對方的缺點,而且是放大了的缺點。因此對一些合理的忠告和建議往往置之腦後,甚至認為是故意和自己過不去,當然對親戚或鄰居中醫生的建議也就會置若罔聞。

二、醫者“神不使”

1.醫技低微。醫聖張仲景在《傷寒論自序》中說:“觀今之醫,不念思求經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終順舊,……夫欲視死別生,實為難矣。”說明醫生的醫療水平高低,是能否治療疾病的關鍵。如果沒有高超的醫術,不能進行正確的診斷和治療,“標本不得”,則“神不使”而愈病無望。“故學者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不得道聽途說,而言醫道已了,深自誤哉!”

2.見利忘義。醫乃仁術,非有道德之人不能為也。縱觀古今著名醫家,莫不把拯救患者生命作為天職。孫思邈謂:“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慾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厄來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蚩,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亦不得瞻前顧後,自慮吉凶,護惜身命。見彼苦惱,若己有之,深心悽愴,勿避險巇,晝夜寒暑、飢渴、疲勞,一心赴救,無作功夫形跡之心。如此可為蒼生大醫,反此則是含靈巨賊”。由此可見,醫德高尚與否也至關重要。若利慾薰心者,把行醫當作發財之路,坑蒙拐騙,沽名釣譽,“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務”,則“神不使”而病不愈。

3.明哲保身。《靈樞·邪氣藏府病形第四》:“上工十全九;……中工十全七;……下工十全六”。說明即使是最高明的醫生也不能治好所有的疾病,古代如此,醫學水平相對發達的今天如此,未來也是如此。因此,醫學發展水平與患者及家屬的期望值總會存在差異,醫患矛盾也就會持續存在。這些矛盾也從一定程度上使部分醫生明哲保身,“神不使”而採取保護性醫療,一些本有希望治癒的疾病也就失去了一線希望。

總之,無論患者“神不使”還是醫生“神不使”,都會導致病不愈。因此,醫患雙方應該共同提高,“精神進、志醫治”,若能如此,則“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

整天掉皮屑、瘙癢、一抓就出血。。。當心,可能是銀屑病找上了你!

銀屑病又稱牛皮癬,在我國,有850萬人長期遭受這種疾病的折磨。這是一種

慢性、炎症性

的面板病

,祖國醫學稱為

“白疕”

。其病因複雜,目前認為與遺傳、感染、代謝、內分泌及免疫等因素有關。

很多銀屑病患者,迫於無奈,會接受激素治療;還有一些人急於擺脫疾病,會尋求所謂的偏方、秘方,反而導致病情越來越嚴重。。。

那麼,治療銀屑病中醫藥有何新思路?治療過程中,有哪些誤區需要注意呢?又有哪些養生方法可以幫助防止銀屑病反覆或復發呢?

中醫治療銀屑病特色

中醫認為,人之所以生病是由於

“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銀屑病正是由於

腎陽不足、血瘀不通、風邪客表

等原因而發病。

因此,只有透過扶助正氣、祛除邪氣,才能促使疾病向好的方向轉化,達到治癒的目的。

1

活血化瘀,恢復氣血通暢執行

銀屑病的病理實質為

“血瘀”

。而活血化瘀藥,具有

活血行氣、祛瘀生新、暢通臟腑經絡

的作用,故臨床採用“活血化瘀”法治療銀屑病。

此外,中醫有句話叫“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情志不暢,肝就會受到影響,發生

肝氣鬱結、氣滯血瘀

之徵象。所以,銀屑病患者首先應特別

注重精神的調養,培養樂觀的情緒

疾病久治不愈,關鍵在於“神不使”

2

解表消斑,開洩腠理消除斑疹

銀屑病的發病原理,是破壞正常的面板新陳代謝功能,從而影響人體的屏障作用,導致了機體代謝功能的紊亂。

故中醫採用

“解表消斑”

法,即祛除表邪、消除斑疹來治療銀屑病。解表法是透過發汗,

開洩腠理、逐邪外出

的一種療法,又稱汗法。

透過發散,可以祛除表邪,解除表症,從而使邪氣從肌表而解,氣血得以通暢。

3

調攝情志,提升藥效促進康復

臨床觀察證實,銀屑病的

個性特徵、心理障礙和精神因素

對患者身心危害巨大。這也說明了銀屑病心理治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故在臨床合理用藥的同時,配合適當的心理干預和健康教育,才能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郎氏中醫整體療法,在面板病的治療上,具體表現為

以藥物為核心,結合健身和飲食,以內治外

,幫助提高自身免疫力,對銀屑病的治療大有裨益。

並且,整個過程合理使用中醫

“脫、排、消”

的方法,幫助排除體內、體表的毒素。

疾病久治不愈,關鍵在於“神不使”

此外,有很多人在患上銀屑病後,經過越治療反而越來越嚴重,或是反反覆覆總不好,這很可能是患者陷入了一些

“治療誤區”

,注意以下3點不要犯!

銀屑病的三大誤區

1

濫用激素可能加重病情

很多銀屑病患者的病情之所以會逐漸加重,最常見的原因,便是使用了很多

激素藥物

不明成分的藥物

,這些藥物可能會短暫的控制病情,可一旦停藥就會復發加重。

專家建議,

激素用藥應慎重

。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使用,但不能長期濫用,並且對於本身病情較輕的病人,不建議使用。

疾病久治不愈,關鍵在於“神不使”

2

遠離復發誘因,堅持持續治療

眾所周知,銀屑病易反覆和復發,這也是患者最為頭疼和煩心的一件事。

臨床觀察發現,銀屑病之所以復發,其原因多與誘發因素有關。如:

感冒、咽喉扁桃體發炎、涉水淋雨、外傷、生活不規律、喝酒、過度勞累、精神緊張、情緒抑鬱

等等。

“醫不叩門”是自古以來中醫界的一個心照不宣的不成文的規矩。為什麼會形成這樣一個約定俗成的東西,它的淵源是什麼,似乎可以從中醫強調“治神”的重要性中找到它的源頭。具體作何講,且看下文分析。

疾病久治不愈,關鍵在於“神不使”

記得看過這樣一個故事,為宣傳一種治療腦病的中成藥,某藥廠對媒體釋出訊息說,中國中醫科學院王永炎院士將攜該藥去美國為前總統里根治療老年痴呆症,當記者就此事向王永炎院士求證時,王永炎院士義正詞嚴地說:“我不知道有這麼回事,可我告訴你們我是不會破了中醫界

‘醫不叩門’

這個規矩的。”這樣一句話充分表明了我們老一輩中醫專家嚴謹的治學態度。我們應該為中醫專家們這種大義凜然的氣概喝彩。

自《黃帝內經》成書以來,醫家們以“精、氣、神”作為衡量一個人身體健康與否的標準,所以在診治疾病的過程中就十分重視“神”的作用,如《素問·移精變氣論》雲:“得神者昌,失神者亡。”說明

“神”對人體來說至關重要

。又如《靈樞·小針解》曰:“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氣有餘不足。”因此我認為,高水平的中醫師是一個能夠在臨床各個環節中重視患者神的人。

“醫不叩門”的思想正應驗患者心神所往、求醫心切的心理狀態,《漢書》中記載:“

心和則氣和,氣和則形和,形和則聲和,聲和則天地應焉。

”多麼形象地表明瞭“心、氣、形、聲”之間由內而外密切的關係,所以順應患者的心理狀態和求治心態,對中醫的治療是大有裨益的,這也為醫者把握患者的“神”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因此中醫界眾多的大家們都十分強調一個好的中醫師一定是一個好的心理醫師的觀念。我們知道司馬遷《史記》中記載了扁鵲的“六不治”論,其中提到對於“驕恣不論於理者不治、信巫不信醫者不治”是符合臨床實際的。醫學模式正在從單純的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自然醫學模式轉變,而在幾千年以前中醫就將人與自然和社會的因素緊密聯絡起來,這種考慮是很全面的,也正是中國傳統文化“道法自然”架構下的產物,可謂中西醫的發展達到了異曲同工之妙的境界。自古以來中醫的病因學說有它的獨到性,它一直將情志致病作為病因學中重要的內在因素,因此診治患者時不忘情志對疾病的影響是很關鍵的。

張景嶽《景嶽全書·鬱證》首先提出

“因病致鬱”和“因鬱致病”

的概念,正是基於疾病與情志的密切相關性,一個人身體不適一定會影響到心情,而過度的不良情緒也一定會刺激身體產生疾病,這就是中醫強調的情志致病,如《紅樓夢》中描述的林黛玉就是一個很鮮活的例子。因此我常常告誡學生們,對待每一個來找我們看病的患者,都必須熱心、耐心、細心!這也符合中醫的“治神”理念。

記得10餘年前,曾有一位40歲左右的女性

,經人介紹來看病,一進門便說要找一個老大夫,問起姓甚?說“萬”,便告訴她:“我就是!”她上下打量著我,還不停地嘟囔著:“這麼年輕?我要找的是老中醫。”我笑了,說:“我不老嗎?請坐吧!”她很不情願地坐下後,我問:“哪裡不舒服?”她用手指指面部,意思是來看面部黃褐斑的,她確實滿臉佈滿了黃褐斑,顯然她態度不是很配合,因為從求治老中醫的高期望到眼見一位不像老中醫的醫師,心裡的預期值陡然下降了,信任感瞬間消失了。我仍然和顏悅色地看著她,並與她交流著,得知其月經紊亂1年餘等情況,待她說完及看舌診脈後,我說:“你是不是脾氣很急躁容易心煩生氣呀!”她說:“是啊,你怎麼知道?”我說:“您的脈象已經告訴我了。”“哦?這麼準?難怪中醫看脈。”她嘟囔地看著我說:“就是,在家老公、兒子稍有不順眼,我就忍不住發火了。”我說:“好,那就得連續治療一段時間了,只要你堅持治療,就會慢慢變得溫柔。”“啊?中藥還能讓人變得溫柔嗎?”她吃驚地問。我說:“是啊,我們中藥處方里就有逍遙散。讓你逍遙了,你就不生氣了,不生氣心情就好了,人不就變得溫柔了嗎?”這時她才露出一點和善的笑容。綜合脈症,這個患者以逍遙散和小柴胡湯為經期前後基本方進行加減調整,1個月後病人複診時,笑吟吟地走進來,高興地說:“萬醫師,太好了,連我老公都說我變了很多,臉上的斑也減少了,面色也好多了,中藥真的很管用!”患者後來非常配合地治療了半年,月經正常了,黃褐斑也明顯消退了。類似的病案臨床比比皆是,如朱丹溪所說“氣血沖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鬱,諸病生焉”。所以要求我們在臨床中關注到情志因素對患者的影響。

北京中醫藥大學彭榮琛教授曾說,

胃腸道疾病幾乎都與情志有關,這正與現代醫學研究提出的“腸腦理論”不謀而合。

據不完全統計,80%~90%的胃腸道疾病患者都伴有失眠和情志不遂的問題。而後者同樣可以導致胃腸道疾病,這就是“因病致鬱”和“因鬱致病”的體現,如《景嶽全書·鬱證》謂:“凡五氣之鬱,則諸病皆有,此因病而鬱也;至若情志之鬱,則總由乎心,此因鬱而病也。”最終均發展成病鬱膠結,所以彭榮琛教授在臨床診治這類疾病時,在針灸處方辨證的基礎上,往往加用扁鵲十三鬼穴以調神治神,療效顯著。金元時代的著名醫家張從正創立的“以情治情”治療方法被後世醫家所推崇,臨床沿用至今而歷驗不爽。他在《儒門事親》中曰:“悲可以治怒,以愴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謔浪褻狎之言娛之;恐可以治喜,以恐懼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勝思,以汙辱欺罔之言觸之;思可以治恐,以慮彼志此之言奪之。凡此五者,必詭詐譎怪,無所不至,然後動人耳目,易視聽。”這也是臨床最好的“治神”法則。

總之,

對人而言,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適者為常,過與不及為害。

如眾所周知的范進中舉的後果、黛玉葬花的緣由等,體現了掌控情緒的重要性。臨床上我們時時處處可以遇到這樣的病例,而且情志與疾病互相影響,對疾病的預後起到了決定性的意義。

銀屑病患者在痊癒後,還應做好預防措施,避免上述可能引起復發的誘因,消除這些患病原因,才是防治銀屑病的有效途徑。

並且,患者應明白,銀屑病不是治癒就萬事大吉了。銀屑病體表症狀消失並不代表病變痊癒,此時停藥,往往會導致復發。為此,要徹底清除病邪,使陽氣旺盛,氣血流暢,陰陽平衡,一般需要

3-6個月鞏固用藥

方可。

此外,還需要注意的是,

冬季氣溫下降,機體由陽轉陰,免疫能力開始下降,是銀屑病易復發季節,

故久病患者愈後應在前三年的每年入冬前服用

1-2個月

的藥鞏固,才能達到不復發或痊癒時間較長的目的。

疾病久治不愈,關鍵在於“神不使”

3

盲目忌口

很多人患了病之後就自覺忌口,告別豬、牛、羊肉和海鮮等。其實,目前

沒有確鑿的科學證據證明食物和牛皮癬有關

,盲目的忌口,反而會導致一些

營養吸收不全面

建議日常生活中,少吃辛辣油膩的食物,多吃一些新鮮蔬菜。在夏天,則要留意少吃生冷食物。

疾病久治不愈,關鍵在於“神不使”

銀屑病患者的養生觀

一切中醫治療手段都是調理手段,目的都在於

使人體恢復平衡,激發人體自愈功能

,因而,日常生活中可以堅持以下4種養生保健的方法,幫助避免銀屑病的反覆或復發。

精神養生

《醫鈔類編》中說:“養生在凝神,神凝則氣聚,氣聚則形全”。

過怡養心神、調攝情志、調劑生活

等方法,保護和增強人的心理健康達到形神高度統一,可以幫助陽氣得固、陰陽平衡、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銀屑病患應積極排洩自身的鬱悶、焦躁等負面情緒,使自己的心態平和、樂觀、開朗、豁達,從而達到祛除病邪之目的。

疾病久治不愈,關鍵在於“神不使”

睡眠養生

睡眠養生具體是指透過充足、高效睡眠達到保養性命、補氣養精調神、防衰的目的。透過此法,可以幫助達到

養神、促進氣化、生精

的目的。

建議順其自然,遵從

“子午覺”

為養生妙道。首先,

午時(11-13點)休息30分鐘為宜

;其次,

晚上最遲10點鐘前入睡

,這樣才能保證子時沉睡,並易使人進入深度睡眠狀態。

疾病久治不愈,關鍵在於“神不使”

飲食養生

飲食養生,中醫又稱之為“食養”或“食療”。就是

透過調整飲食,合理地攝取食物

,以營養機體,達到輔助治療、增進健康、益壽延年的養生目的。

銀屑病在臨床上的一個典型特徵,就是

皮損病變部位週而復始的脫落皮屑

人體中的微量元素隨之丟失

。因而,從飲食方面給予足夠的補充很重要。

建議銀屑病患者應

合理調配飲食結構,多方面攝取和補充營養

除酒和羊肉外,其它大可不必忌口,這樣

才有利於促進皮損消退。

此外,暴飲暴食是飲食養生的大忌,銀屑病患者更應避免。血脂較高的患者應低脂飲食,多食蔬菜果類。

疾病久治不愈,關鍵在於“神不使”

四季養生

古代養生家十分重視四季養生,《黃帝內經》明確提出了“智者之養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的養生要求和“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四時養生原則。

銀屑病

冬重夏輕

的特點,與四時陽氣的盛衰關係密切。表現為:陽強則輕,陽衰則重。夏天是陽氣最旺的時候,那麼陽虛的人在夏天注意養陽性,當然比冬天效果好。

所以,銀屑病患者應注重夏季的保養,飲食上,少吃生冷特別是冰鎮食品,儘量不要吹空調,以免陽氣受損,不利疾病的恢復;反過來,

冬天是陰氣最濃之時

,故銀屑病患者應做好保暖措施,避免風寒侵襲。

中醫治病是對人體進行相應的調節、調理和調整。銀屑病患者在積極接受藥物治療的同時,還應調節好自己的情緒,保持心理平衡,使自己的心態平和、樂觀、開朗、豁達,從而達到祛除病邪、健康長壽之目的。

本頭條號有很多內容只對粉絲開放,如有需要,請加關注[作揖]

版權宣告:

我們注重公益性分享,文章、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如有異議,請告知小編,我們會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