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虛乏力、稍微一動一頭汗,六味地黃丸無效?學會這招,立即見效

夏天到了,大家都

愛出汗

,這是很正常的現象。但是

出汗太過、大汗淋漓,像是洗了澡一樣的出汗,就屬於不正常狀態

氣虛乏力、稍微一動一頭汗,六味地黃丸無效?學會這招,立即見效

就像我前段時間接診的一位患者,身強力壯的一位大漢,因為

氣虛,加上中暑,大汗淋漓不止,全身發軟無力,站都站不住

。他這種屬於肺氣虛加上中暑,調理一要解暑,二要補肺。按照這個思路用了

一週

的中藥,症狀很快消失,後續鞏固一週,立馬生龍活虎、出汗也恢復了正常。

說到這裡,想來肯定有很多患者心裡開始有疑問了,

既然是肺氣虛導致的汗多,那為什麼自己用玉屏風散顆粒調理,一點效果都沒有呢?

其實,這就是

一知半解

惹的禍。

氣虛乏力、稍微一動一頭汗,六味地黃丸無效?學會這招,立即見效

汗雖然為心之液,但是與肝、脾、肺、腎關係也相當密切

心氣虛

,體質弱,容易受外界環境變化影響,動輒出汗。肺主皮毛,唯其宣通衛氣才能敷布,護衛體表,防止汗液外洩,

肺氣虛

也會導致汗多。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津液生化之源,

脾氣虛

,水液運化出現障礙,在體內聚而成溼,體表不固,所以出汗。肝主疏洩,

肝氣不足

,肝鬱難舒,也會導致多汗。腎為水髒,

腎氣虛

則固攝、調控能力不足,就會導致盜汗。

氣虛乏力、稍微一動一頭汗,六味地黃丸無效?學會這招,立即見效

一、心氣虛導致自汗

症狀:心悸怔忡

,胸悶氣短,活動後加重,精神疲憊,少氣懶言,面色淡白,自汗。

療法:以補益心氣為主

,在用補氣藥的基礎上,可佐少量溫陽中藥,同時加用健脾助運中藥,以資後天氣血生化之源,使氣有所養,心有所依。

氣虛乏力、稍微一動一頭汗,六味地黃丸無效?學會這招,立即見效

方藥:養心湯

(《仁齋直指》),方用黃芪、茯苓 、茯神、半夏曲、當歸、川芎、遠志、辣桂、柏子仁、酸棗仁、北五味子、人參、甘草。方中參、耆以補心氣,芎、歸以養心血,二茯、遠志、柏仁、棗仁、五味以寧心安神,更用半夏曲和胃化痰以助運,辣桂辛散以制酸收,甘草調和諸藥,共成益氣補血,養心安神之功。

中成藥:養心顆粒。

常見於:心血管疾病、失眠、貧血患者及腦力勞動者。

按摩法:掐或揉神門穴

(心經原穴,位於腕橫紋小指一側的末端凹陷處),以有輕微酸脹感為宜。

氣虛乏力、稍微一動一頭汗,六味地黃丸無效?學會這招,立即見效

二、肺氣虛導致自汗

症狀:咳嗽無力

,痰液清稀,聲音低怯,面色淡白,神情疲憊,肢體倦怠,或有自汗,畏風,易於感冒。

療法

:以

補肺益氣

為主要治法,可用培土生金法,配合健脾以補肺。

氣虛乏力、稍微一動一頭汗,六味地黃丸無效?學會這招,立即見效

方藥:補肺湯

(《永類鈐方》),方用人參、黃芪、熟地、五味子、紫菀、桑白皮。方中人參、黃芪益氣補肺;五味子收斂肺氣,熟地滋腎填精;紫菀、桑白皮消痰止咳、降氣平喘。諸藥配伍,補肺益氣。

中成藥:玉屏風顆粒。

常見於:肺氣虛常見於反覆感冒的人群和亞健康者,以及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者。

按摩法:按揉太淵穴

(位於腕前區,橈骨莖突與舟狀骨之間,拇長展肌腱尺側凹陷中)。用拇指及甲尖掐按太淵,每次1-3分鐘。

氣虛乏力、稍微一動一頭汗,六味地黃丸無效?學會這招,立即見效

三、脾氣虛導致自汗

症狀

腹脹、

飲食減少、

大便稀溏

,形體消瘦,肢體倦怠,神疲乏力,少氣懶言。

療法

:以

健脾益氣

為主,酌情配合理氣消導法,同時還要兼有除溼藥物。

氣虛乏力、稍微一動一頭汗,六味地黃丸無效?學會這招,立即見效

方藥:四君子湯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方用人參、白朮、茯苓、甘草。方中人參健脾養胃,白朮健脾燥溼,茯苓健脾滲溼,炙甘草益氣和中。四藥配伍,共奏益氣健脾之功。

中成藥:人參健脾丸。

常見於:飲食不節和消化系統疾病患者。

按摩法:點按三眼穴

(伸出左手,掌心朝向自己,在無名指靠近手掌的那一節縱向畫三條等分豎線,再橫向畫兩條等分的橫線,這樣就形成了六個交點,三眼穴位於最左上角的交點處;右手的三眼穴按照同樣的方法來定位,取最右上角的交點處即為該穴)。用一隻手的大拇指用力掐按,每隻手10分鐘,交替進行。

氣虛乏力、稍微一動一頭汗,六味地黃丸無效?學會這招,立即見效

四、腎氣虛導致自汗

症狀:出汗淋漓,出冷汗

,同時病人會出現手腳冰涼,四肢不溫,伴有下肢輕度浮腫,大便溏洩、小便清長,腰痠腿軟,型功能障礙。

療法:

治宜

補腎益氣填精

氣虛乏力、稍微一動一頭汗,六味地黃丸無效?學會這招,立即見效

方藥:右歸丸

(《景嶽全書》),方用熟地、山藥、杜仲、菟絲子、鹿角膠、山茱萸、枸杞子、當歸、制附子、肉桂。方中附子、肉桂、鹿角膠培補腎中元陽,溫裡祛寒;熟地黃、山藥、山茱萸、枸杞子滋陰益腎,養肝補脾,填精補髓;杜仲、菟絲子補肝腎,健腰膝;當歸補血活血。

中成藥:右歸丸、金匱腎氣丸。

常見於:老年人、部分性功能障礙的男性和部分更年期女性。

按摩法:按揉太溪穴

(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將手四指放在腳背上,大拇指彎曲由上往下刮按,左右腳上的太溪穴都可以同時進行按摩,揉按的過程中有一定的痛感,每天早晚各按1-3分鐘。

氣虛乏力、稍微一動一頭汗,六味地黃丸無效?學會這招,立即見效

五、肝氣虛導致自汗

症狀:心情抑鬱

、焦慮不安或急躁、易怒,情緒不穩,脾氣暴躁,思緒混亂,反應遲鈍,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做事缺乏信心,猶豫不決,長期慢性疲勞。

療法

:治宜

調暢情志、補血養肝

氣虛乏力、稍微一動一頭汗,六味地黃丸無效?學會這招,立即見效

方藥:柴胡疏肝散

(《醫學統旨》),方用陳皮、柴胡、川芎、香附、枳殼、芍藥、甘草(炙)。

中成藥:柴胡疏肝丸。

常見於:肝氣虛常見於電腦族、久坐族及肝膽疾病患者等。

按摩法:按揉太沖穴

(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蹠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用拇指指腹按壓或牙籤圓頭點按該穴5-8分鐘,注意按壓力度可稍大,以有酸脹痛感為佳。

氣虛乏力、稍微一動一頭汗,六味地黃丸無效?學會這招,立即見效

我是

河南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陳玉龍

,今天關於

多汗

這個話題就講解到這裡,如果你還有相關問題想要了解,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