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唑”類胃藥,餐前還是餐後吃?早上還是晚上?

說到胃藥,藥名中含有“拉唑”的一類藥物,我想大家並不陌生,比如奧美拉唑、蘭索拉唑、雷貝拉唑、泮托拉唑、艾司奧美拉唑及艾普拉唑。根據給藥途徑不同,“拉唑”類藥物可分為口服給藥和靜脈給藥,靜脈給藥需要專業醫務人員評估後執行,而廣大老百姓使用最普遍的是口服給藥。

本類藥物透過作用於胃壁細胞的H+/K+-ATP酶,降低胃酸分泌,所以稱為質子泵抑制劑。目前臨床廣泛用於預防和治療酸相關性疾病,如消化性潰瘍、胃食管反流病、卓-艾綜合徵、上消化道出血、幽門螺桿菌感染、應激性粘膜病變等。

那麼,如何正確口服這類藥物呢?

本類口服藥物常以腸溶片或腸溶膠囊應用於臨床,如奧美拉唑腸溶膠囊、泮托拉唑腸溶片。個別製成口腔崩解片和多單位微囊系統,如蘭索拉唑口崩片。

考慮到長時間禁食後胃壁細胞中H+/K+-ATP酶最多,且藥物對食物刺激引起的壁細胞泌酸抑制作用最有效,所以

每日1次給藥時,宜在早餐前30~60分鐘服用

若每日兩次給藥,可分別在早餐前和晚餐前30~60分鐘服用

。腸溶片或腸溶膠囊必須整片/粒吞服,不可咀嚼或壓碎。對於不能吞嚥的患者,可選用口腔崩解片或多單位微囊系統(如艾司奧美拉唑鎂腸溶片),將其溶於水後,透過鼻胃管給藥。

服用療程往往跟用藥目的及治療後的反應有關,如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療程為4~6周,胃潰瘍為6~8周。長期用藥可能會產生骨質疏鬆、低鎂血癥、維生素B12和鐵吸收不良、感染等不良反應,不宜長期服用。因此,具體用藥的療程應在專業醫務人員的指導下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