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差點被康熙誅殺,母親的機智,終於救下了他

大皇子差點被康熙誅殺,母親的機智,終於救下了他

在後宮之中,並非人人都有本錢爬到那萬眾矚目的後位,所以大部分的嬪妃們,都清楚自己的命運,並沒有處心積慮爭寵。比如康熙的惠妃葉赫那拉氏就是如此。她雖然與當時炙手可熱的權相明珠是同族,可她的父親索爾和只不過是五品郎中。低微的出身,讓她在看重門第的康熙眼裡,從來就沒有那麼重要。

這種狀況,直到她為康熙生下了皇長子胤褆也沒有改變。胤禔是康熙的第五個兒子,因為他的哥哥全部夭折,所以他是實際上的大阿哥。即便是葉赫那拉氏生下了第一個健康的男孩,為皇室貢獻了力量,卻也沒有什麼特別的獎賞。直到五年之後的康熙十六年,葉赫那拉氏這才由沒有名位的庶妃,升為惠嬪。

大皇子差點被康熙誅殺,母親的機智,終於救下了他

在康熙二十二年時,宮廷再次大封諸妃,葉赫那拉氏成為了惠妃,位居四妃之首。當時宮中除了皇后以外,還有皇貴妃,惠妃則是排名第三的后妃。而且,按照皇太后的旨意,皇貴妃年紀尚小,由惠妃和榮妃一起,協理皇后料理六宮之事。

儘管地位直線上升,惠妃還是很清楚自己的斤兩。她從來就很低調,從來沒有指望能夠取皇后之位而代之。甚至對於後來,不斷有其她妃嬪的地位超越自己,也淡然處之。她雖然如此,她的兒子胤禔卻並沒有這麼想。

大皇子差點被康熙誅殺,母親的機智,終於救下了他

身為康熙的長子,胤禔很早就開始步入政壇,替康熙辦事。無論是邊境的戰事,還是內地的政務,他都曾經受康熙的命令去辦理。康熙對他非常信任,這讓他產生了一個錯覺。這個錯覺就是,父親並不喜歡太子,而對自己青睞有加。

康熙與太子胤礽的關係確實急轉直下,胤礽又是唯一的嫡子。如果按照漢族的觀點,不立嫡子,則立長子,胤禔的機會是很大的。康熙也不是沒有動過這份心思,然而,胤禔卻太過急功近利了。他不僅在皇帝面前詆譭太子,而且還慫恿康熙殺掉太子,甚至還準備了死士對太子下手。

大皇子差點被康熙誅殺,母親的機智,終於救下了他

康熙不是昏君,他更渴望兒子們的團結。胤禔的行為,大大減分,因此,康熙在廢太子的同時,明確表態:

朕前命直郡王胤禔善護朕躬,並無欲立胤禔為皇太子之意。胤禔秉性躁急、愚頑,豈可立為皇太子?

可是,即便這樣,胤禔依然冥頑不靈,在自己奪儲無望後,轉而支援皇八子胤禩,依然出盡了狠辣的計謀。特別是皇三子胤祉告發他與蒙古喇嘛巴漢格隆以巫術詛咒被廢的太子胤礽後,康熙再也忍不了了,準備親手處死胤禔。

大皇子差點被康熙誅殺,母親的機智,終於救下了他

平心而論,康熙的這個決定,並不算狠毒。歷朝歷代,凡是厭勝之術,都是被禁絕的。不管是誰,只要沾上這件事就是死。因為助長了此風,下一個被詛咒的說不定就是九五之尊的皇帝了。

就在這關鍵時刻,惠妃見到了康熙。她自然是為兒子說情而來,但這個機智的女子,並沒有哭哭啼啼,而是嘆了口氣說:“我這個兒子,從小就不孝順,對我也很不好。”

康熙一聽,猶豫了片刻後,故意怒氣衝衝地說:“既然是你從小就沒有教好,讓他變成今天這個樣子,你自己的兒子,你領回去嚴加管教!”

大皇子差點被康熙誅殺,母親的機智,終於救下了他

這句話,實際上就是將死刑變成了終身監禁,但胤禔好歹撿回了一條命。惠妃巧妙地避開了厭勝這個大罪,轉移了話題,將性質變成了不孝。當然,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康熙不願意斬殺親生兒子,這才找了一個臺階。

胤禔在爭奪儲君無望的時候,為什麼要支援胤禩呢?原來,胤禩就是惠妃一手養大的。在清廷後宮,低等級的妃嬪是不能撫養自己的兒子,胤禩就是交由惠妃撫養。可惜胤禩後來也深陷“九子奪嫡”的鬥爭,而且成為了雍正的頭號勁敵。

大皇子差點被康熙誅殺,母親的機智,終於救下了他

康熙駕崩後,許多嬪妃按照他生前的囑託,可以到兒子的王府安享晚年。惠妃就一個親生兒子,還被圈禁,本不能出宮,但她還是得到許可,可以搬到廉親王府上,與養子胤禩居住。這本來也算晚年有了個歸宿,可廉親王還是遭到了雍正的報復,惠妃又只能回到宮中。因為親子和養子的緣故,雍正自然對她冷處理,從來沒有尊封過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