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如今有人將春秋和戰國分開,認為他們是兩個不同時期的歷史?

正所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歷史上最順應這句話的應該就是春秋戰國時期了,因為在這個時期,各諸侯因為舊主周王室勢微,野心漸長,脫離了周王室的統治,開始強大自己,分而治之,一直到了戰國時期,又希望能夠將其他小國滅掉,實現大一統。

所以,整個春秋戰國時期其實就是脫離周王室統治,到建立新的封建王朝的過程,

為何現如今會有人將春秋和戰國分開,認為是兩個不同時期的歷史背景呢?春秋和戰國它們之間到底有什麼差別呢?

為何如今有人將春秋和戰國分開,認為他們是兩個不同時期的歷史?

圖片:周王室統治劇照

一、爭什麼?

1、春秋搶地盤

周王室推翻商朝之後,最大的統治特色就是強大了諸侯制,周王室“仁善”的將獲得的江山分割出來,分別送給了在推翻商朝戰爭中有所貢獻的各個王室成員,或者是盟友,還有商朝投降臣服的王室。

原本週王室是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將這些難兄難弟緊密結合在一起,繼續看好天下,但是這種讓大家都去做“土皇帝”的方式,正是周王室衰敗的關鍵。

每處封地的管理者採用不同的管理方式,讓他們腳下的地盤出現了變化,同時變化的還有各自的野心,擅於思考、理家的諸侯,從一些衰敗的諸侯手裡拿下了大量的土地,這讓他們也產生了一種想法:為何不去把別人的土地都兼併過來,壯大自己的經濟實力,增加自己的臣民?

於是,在周王室還有些許話語權的時候,諸侯國裡就出現了明爭暗搶地盤的局面,在這一時期諸侯爭鬥最大的特點是對於土地、人民的爭搶。

諸侯們希望透過發動戰爭,能夠在其他諸侯手裡搶到更多更好的土地,來擴充自己的版圖,這是春秋時期發動戰爭的目的和特點。

為何如今有人將春秋和戰國分開,認為他們是兩個不同時期的歷史?

圖片:擴充自己的版圖劇照

2、

戰國爭統一

其實春秋戰國時期都發生在周王室的歷史背景下,只不過春秋時期還是叫做西周。到了周平王東遷的時候,戰國時期應運而生。因為周王室東遷,導致了本來就岌岌可危的政治權利更進一步被放空,東遷之後,周王室沒有獲取任何好處,反而讓許多小國一夜之間被消亡了。

在經歷了春秋時期“土霸主”們的爭鬥,各自人才、軍事力量的儲備,已經在春秋時期經過幾輪淘汰之後留存下來的幾個國家開始了另一種想法:他們希望透過不斷的兼併、壯大,成為新一任頭一號老大。這樣的想法最終讓東周徹底滅亡,諸侯征戰達到了火熱時期,動不動就有一輪兼併戰爭發起,百姓常常跟隨君上的變化而改頭換面,社會動盪,因此,這個時期是戰亂之期——戰國,但是這時不管是統治者還是百姓,他們最渴望的還是統一。

為何如今有人將春秋和戰國分開,認為他們是兩個不同時期的歷史?

圖片:發起戰爭劇照

二、“禮”崩塌程度的區別

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禮多人不怪自古就有,特別是在周朝時期,長達四百多年的和平年代,加上週公建立嚴謹完善的“禮樂”制度,將整個社會的風氣、人民的道德準則提高到了歷代皇朝的最高點。

周公建立的禮樂制度,分別是對社會道德、行為準則,以及社會等級制度進行了嚴格的劃分,讓人們有章可循,有例可隨。在西周時期,不管哪個級別的人士對於這套周禮都嚴格遵循,道德行為都非常的文雅,彬彬有禮,做事都不會輕易越禮。

《漢書·武帝紀》:“蓋聞導民以禮,風之以樂。今禮壞樂崩,朕甚閔焉。”

這裡說的“禮壞樂崩”,就是後來人們常說的“禮崩樂壞”,春秋戰國時期,周公的禮樂制度開始走向名存實亡的地步,多少士大夫為此痛苦呼籲,但是不得不說的是,這是歷史的選擇。

禮崩樂壞,指的就是原先規定好的規章制度遭受到了社會背叛,在社會矛盾激化的時候,這些束縛階層行為的制度被逾越,為了各自的利用將道德拋棄,唯利是從,是這個時期最大的社會特點。可是,大家要注意的是,春秋和戰國這兩個時期,他們的“禮崩樂壞”的程度是不一樣的。

為何如今有人將春秋和戰國分開,認為他們是兩個不同時期的歷史?

圖片:戰國時期計程車大夫們劇照

1、

春秋時禮樂制度被動搖

在春秋時期,各諸侯為了爭奪地盤時不時的就發動戰爭,當時也產生了一些齷齪的事情,導致禮樂制度被動搖,要知道,禮樂制度的崩塌不是一瞬間的,這種在道德上對人們產生束縛的思想規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在意識中慢慢瓦解的,因此,在春秋時期發生了一些事情,導致了禮樂制度逐漸有了蛀蟲。

當時諸侯在打仗的時候還是很遵循禮法的,比如要雙方的陣仗都擺好了,才能開始攻打;又比如攻城拔寨的時候,是不殺老人和小孩的,仁善禮義都還是有的,所以,在春秋時期,周禮還是沒有完全被拋棄的。

為何如今有人將春秋和戰國分開,認為他們是兩個不同時期的歷史?

圖片:小孩在戰火中倖免於難劇照

2、戰國周禮的徹底消亡

到了戰國時期,諸侯之戰已經達到了如火如荼的地步,兩軍交戰已經到了你存我亡的地步,為了獲勝,不惜耍陰招,動陰謀,在這個時候,周禮的束縛只能是將自己送上斷頭臺。

因此,最早拋棄禮義廉恥的秦國成了最高受益者,而當時的楚懷王、宋襄公之類,就是因為太顧及周禮,被直接滅了國。

這種教訓讓當時的各個社會階層主動拋棄了周禮,自此,曾經輝煌了四百年的周禮徹底消亡,歷史進入到了一個殘酷的利益博弈階段。

為何如今有人將春秋和戰國分開,認為他們是兩個不同時期的歷史?

圖片:戰國時期兩軍交戰劇照

三、主要參與者不同

1、春秋五霸

前770年,各諸侯開始反抗周王統治,加上外族侵犯,逐漸勢微的周王朝將首都東遷到了洛邑,這就是春秋時期的開始。

在這一時期較為強勢的五霸主要是: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這種說法來自《史記》;而另一種說法是《荀子·王霸》的: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

除此之外,還有十幾個國家也比較強悍,在之後的戰國時期地位也有晉升。

為何如今有人將春秋和戰國分開,認為他們是兩個不同時期的歷史?

圖片來源於網路:春秋五霸

2、戰國七雄

經過春秋時期的淘汰,戰國時期除了岌岌可危的周王室,還有七個雄起的諸侯國:齊、楚、燕、韓、趙、魏、秦。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春秋和戰國,是兩個大為不同的時期,而戰國緊著春秋,歷史變革跨了更大的一步,人類文明走向了另一個開端。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