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武舉制度廢除的根本原因,洋務大臣沈葆楨:所用非所習也!

我相信大多數讀者對古代科舉的認識都來源於文試部分,基於各方面因素並不瞭解武舉科考,前幾年周星馳電影《武狀元蘇乞兒》才讓人對武舉考試有了一個直觀的印象。

清代武舉制度廢除的根本原因,洋務大臣沈葆楨:所用非所習也!

武舉考試早在唐朝武則天時期就已經開設,據《新唐書·選舉志》卷四十四的記載,“武舉,蓋其起於武后之時。長安二年,始置武舉。”經歷宋、元、明、清而走向成熟和完善。

尤其是清朝時期,統治者認為清朝能夠一統天下“騎射是根本”,所以格外重視武舉,清朝時期武舉科考出身的人,待遇相比之前的朝代更好。

為了鼓勵年輕人參加武舉,雍正時期曾經規定,只要到北京參加武舉考試者,即使落榜,也會根據路程遠近發放路費,大大增加了年輕人參加武舉的熱情,整個清朝時期錄取的武進士多達8000餘人。

清朝時期曾經發動多次對外戰爭,都能夠取得勝利,也有賴於武舉考試選拔的諸多軍事人才。

清代武舉制度廢除的根本原因,洋務大臣沈葆楨:所用非所習也!

然而,這樣一個備受重視,又做出重要貢獻的科舉考試,清政府卻在 1901年7月下詔武科“所習硬弓、刀、石及馬、步射,皆與兵事無涉,施之今日,亦無所用”,最終決定武舉“永遠停止”,上千年武舉考試被廢除。

那麼,清政府廢除武舉科考的原因是什麼呢?

武舉考試已經不符合時代的發展趨勢

清代武舉考試的主要內容,還是沿襲自唐宋以來的考試形式,雖然注重文化部分,但是武舉內容主要還是拉弓射箭舉大石頭,這在近代戰爭中,無疑是落後的。

實際上從清朝建立以來,戰爭的形式是快速變化的,即使是清軍入關時已經大量使用火器,並非對火器不瞭解,大量史料證明,火器的使用是清軍得以統一天下的重要因素。

清代武舉制度廢除的根本原因,洋務大臣沈葆楨:所用非所習也!

然而為了維護自身統治,害怕火器流落到反清武裝手中,因此,清朝統治者堅持認為“騎射是根本”的思想。

這種思想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騎射的確是清朝士兵的驕傲,也並非說就此放棄火器的研發,只不過在農業文明面前,對火器的需求並不高。

這就導致了清朝武舉依然將“騎射根本”作為教學指教思想,在教育上存在嚴重的滯後性。

與清廷在火器發展上的落後不同,西方已經開始全面革新火器,遙遙領先東方。

從鴉片戰爭開始,隨著西方洋槍洋炮在戰爭中的大面積使用,在近代戰爭中完虐清政府,儘管當時清廷的開明人士已經提出應該“開眼看世界”,但還是程序緩慢。

直到清廷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及太平軍作戰中,火器實際上已經遠遠超過冷兵器,以曾國藩、李鴻章為代表的湘軍和淮軍紛紛效仿,購買洋槍洋炮,從而放棄傳統的冷兵器。

清代武舉制度廢除的根本原因,洋務大臣沈葆楨:所用非所習也!

在這樣的情況下,以注重冷兵器為主要考核內容的武舉考試就遭受各方面的質疑,在1878年,身為洋務派的南洋大臣沈葆楨就提出廢除武舉制度,上奏時表示當時的軍中已經出現大量火器兵,然而武舉考試是“所用非所習也”,因此“誠奉廷旨飭停武闈。”

可以說,在清朝武舉制度下產生的人才,在清朝中前期的戰爭還能打幾下,一旦到了近代戰爭中,面對拿槍炮的西方列強,根本就沒有一戰的實力。

開明人士呼籲改革武舉,最後卻以失敗告終

鴉片戰爭失敗後,以魏源為代表的思想家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方針,提出學習西方人然後再去抵抗西方人。

到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最終形成了洋務運動,很多開明人士在沈葆楨提出廢除武舉不被統治者接受的情況下,提出了改革武舉的辦法。

清代武舉制度廢除的根本原因,洋務大臣沈葆楨:所用非所習也!

張之洞曾在《酌擬變通武科新章析》中寫道:“今日用兵,專恃火器,外洋各國槍炮之制日出而益精,武學教練之法日推而益密。然則武科取士,斷宜專習火器,別定良規,然後無所習非所用之弊”。

張佩綸於 1884 年上奏“中國誠危之恥之,則莫如變法,變法之效至久而至速者,則莫如武科改試洋槍。”在第二年,又上奏“竊聚中國之武進士、舉人生員,以與西洋之兵敵,孰勝孰敗,夫人而知之矣。聚中國之劈山炮抬槍鳥槍,以與西洋之後膛槍炮敵,孰利孰鈍,夫人而知之矣。”再次建議將傳統冷兵器科目改為考洋槍,依然沒有得到清政府的採納。

甲午戰爭的失敗,讓清朝計程車大夫痛定思痛,引發了包括“明治維新”在內的新思考,在這場思潮中,對改革武舉科考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康有為在《上皇帝書第二》中就尖銳的提出武科考試採用弓刀步石非常無用,“雖今練軍,皆用洋槍,無用弓刀石者”,主張“停止弓刀步石之武試”

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清政府已經開始編練新軍,而武舉制度是完全不符合近代軍事培養人才需求的。

清代武舉制度廢除的根本原因,洋務大臣沈葆楨:所用非所習也!

張之洞等人的武舉改革提議應該說有一定的進步性,但是槍炮不是誰都能有的,必須要經過專業的學習和訓練。

在戊戌政變後,大多數戊戌變法的內容全部都遭到廢除,改革武舉也遭受牽連自然也不可能實現。

武備學堂的設立衝擊了武舉制度的地位

在武舉科舉無法適應近代戰爭,而改革又不能透過的情況下,另一群人則走出了“曲線改革”之路。

以榮祿為代表的保守派中的開明人士在不廢除武舉的前提下,提出“請設武備特科,參酌中外兵制,造就人才”的建議。

實際上,早在榮祿之前,李鴻章在1885年就已經上奏獲准在天津設立“北洋武備學堂”,成為中國第一所陸軍軍官學校,隨後各省均仿照天津武備學堂的辦法設立學堂。

清代武舉制度廢除的根本原因,洋務大臣沈葆楨:所用非所習也!

這是一些開明人士對頑固派的妥協之舉,他們認為完全廢除武舉制度,會招來很多人的激烈反對,為此,在不廢除武舉的情況下,增加新式訓練並考核的武備學堂,應該是可行的。

當然,這種新式學堂對武舉制度的衝擊是顯而易見的,武備學堂並不單單像武舉一樣,只是一個考核過程,而是偏重培養過程,這是完全符合當時世界潮流的軍官培訓方法。

由於新軍的軍官都從武備學堂來招募,武備學堂培養的學生,不管成績好壞,都能到軍隊中有一席之地,這是遠遠高於武舉考試的。

因此,很多年輕人都選擇到武備學堂去學習,在清廷逐漸把重心放到新軍的身上,放棄傳統軍隊,實際上武舉出來的人也就沒有用武之地,完全成了擺設。

武備學堂應該說是中國軍事教育的開山之作,從此,中國軍官發生了質的飛越,在短短十五年的時間裡,武備學堂培養了近1000名軍官,北洋軍閥的很多大佬都出自這裡。

清代武舉制度廢除的根本原因,洋務大臣沈葆楨:所用非所習也!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清朝中期之後,幾乎很少出現有影響力的武舉出身的人,而這些人仗著有一定功夫,在沒有出路的情況下,反而成了威脅社會治安的人,最終使得廢除武舉只是時間的問題。

總結:

在武舉改革沒有爭吵不休的情況下,武備學堂的影響力卻越來越大,不斷衝擊武舉取士制度,除此之外,武舉取士也存在諸多方面的弊端,尤其是在晚清時期,作弊橫行,武舉考試缺乏公平公正的環境,早就已經喪失了它最原來的意義。

這一點在周星馳電影《武狀元蘇乞兒》中,也有諷刺,蘇乞兒明明連名字都不會寫,卻能夠透過文試,在武式中雖然成績最高,武狀元的頭銜還是落在了王爺的侄子身上。

清代武舉制度廢除的根本原因,洋務大臣沈葆楨:所用非所習也!

在八國聯軍侵華後,清政府屈辱的簽訂了《辛丑條約》,再次讓人們感受騎射根本帶來的挫敗感,整個清政府已經意識到武舉制度的雞肋,最終廢除了武舉這個已經實行了上千年的取士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