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這裡留下了手書,可惜原碑已毀,只有碑帖留了下來

江蘇省丹陽市境內,有一座聞名遐邇的季子廟,它不僅是我國著名的名勝古蹟,同時也遺留著一件重要的石碑,相傳其上文字居然是孔子的親筆手書。這塊石碑上所寫究竟是什麼?它又是為何人所立?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孔子在這裡留下了手書,可惜原碑已毀,只有碑帖留了下來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絡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我國經歷了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時期,而在如此漫長的歲月中,帝王們所崇拜的正是儒家思想,而“忠孝仁義禮智信”就是儒家思想的精髓,而儒家學說的開拓者,便是被後世尊崇的孔子,亦被稱為是“孔聖人”。

孔子在這裡留下了手書,可惜原碑已毀,只有碑帖留了下來

不過您可能不知道,在春秋時期,除了孔聖人之外,還有一位季聖人,他的名字叫做季札,世人稱其為季子。季札是周朝吳國人,他是吳國君主太王的小兒子,曾受封於延陵一帶,因此也被稱作是“延陵季子”。作為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德者、賢者和智者,季子曾做過孔子的老師,並與其齊名被尊為是“南季北孔”,屬於中華文明史上禮儀和誠信的代表人物。

孔子在這裡留下了手書,可惜原碑已毀,只有碑帖留了下來

季札出身顯赫卻有著極高的修養與見識,在其成年之時,吳王曾派遣他出使魯國。在魯國王宮內,季札欣賞到了各國的音樂,與此同時,他以驚人的感受力和遠見的卓識,深刻分析了禮樂之教的深遠內涵,並大談周王朝的衰微之原因,直聽得在座之人均瞠目結舌,深深佩服其知識淵博。

在季札出使鄭國之時,他曾與子產一見如故,並且靠著對時局的敏銳觀察,語重心長的留給子產一些良言,勸慰其日後作為國君不可暴戾,而是要以禮治國,如此才能令國家興盛。子產對此十分感動,即使季札遠去多時,他也時刻不忘對方的囑咐。

孔子在這裡留下了手書,可惜原碑已毀,只有碑帖留了下來

不過季札最著名的故事還不止於此,“季札掛劍”與“季子三讓”的典故,曾被後世諸多文人推崇備至。相傳季札拜訪晉國之時曾路過徐國,出於禮節,季札便前往徐國王宮拜見徐侯。在交談之中,季札發現徐侯的眼睛一刻沒有離開過自己的佩劍,便明白其看中了自己的寶劍,畢竟在當時,吳國的制劍技藝甚為精湛,堪為各諸侯國之首。不過季札自知使命在身,便未能將寶劍贈予徐侯,隨即便告辭上路。季札出使完畢後,便再次回到徐國,卻得知了徐侯已經去世的噩耗,他便哭著來到徐侯墓旁,將自己的佩劍懸掛於墓碑之上,如此算是了卻了徐侯生前的願望。

回到吳國國內後,季子三讓的大戲就上演了。吳王對兒子季札另眼相待,甚至想將王位傳給他,但是季札一直推脫不受。吳王死後,王位被老大諸樊繼承,諸樊也想將王位讓給弟弟,然而季札卻堅決不同意,甚至為此逃到山林中隱居。至其二哥與三哥先後繼位時,也曾表達過讓位於弟的想法,但是都被季札巧妙的推脫掉,因為在他的眼中,吳國最需要內部的團結,而不是兄弟間為王位傷了和氣。

孔子在這裡留下了手書,可惜原碑已毀,只有碑帖留了下來

季札的一些政治主張,得到了吳國及中原地區諸侯國百姓與士大夫的支援,對春秋時期的政治走向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不僅如此,季札還在延陵地區教授農業生產技巧,無論是耕作技術還是養殖技術,都被他毫不吝惜地傳授給百姓,獲得了當地人民極高的嘉許。

季札去世之時,當地百姓夾道相送,國內哭聲一片。為了紀念這位聖人,孔子為其專門雕刻了一塊石碑,上書“嗚呼有吳延陵君子之墓”十個字,文字字型均為古篆,後人也將其稱為“十字碑”。

孔子在這裡留下了手書,可惜原碑已毀,只有碑帖留了下來

讓人可惜的是,在春秋時期結束後,紛亂的戰國時代來臨,各諸侯國之間戰爭不斷,百姓飽受戰亂之苦,不少有價值的歷史文物也遭到了巨大的破壞,其中就包括這塊孔子親筆所書的“十字碑”。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石碑已經損毀,可是依然有文學大家將碑文拓印了一份,以至於經典文物得以被流傳於後世。至唐代之時(一說是明代),有工匠根據拓本之上的內容,對孔子手書石碑進行了拓本重刻,並將其安放於今江蘇省丹陽市延陵鎮境內的季子廟中。

孔子在這裡留下了手書,可惜原碑已毀,只有碑帖留了下來

時至今日,遊人若是前去季子廟遊覽,仍能觀賞到這塊飽經滄桑歲月的石碑,最重要的是,這塊“十字碑”,恐怕也是現今最“接近”孔子本人手跡的文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