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名臣于成龍,兩袖清風為人正直,他有資格誅殺大將軍赫裡嗎

在電視劇《于成龍》中,曾出現過這樣一齣劇情,身為兩江總督的于成龍,將大將軍赫裡拘禁,並最終誅殺。電視劇中雖有虛構成分,但在真實歷史上,于成龍、赫裡,都是在清朝康熙年間活生生存在過的人,前者為文臣,後者為武將,按理說該是各司其職,互不干涉,有些時候,朝廷中還會出現武強文弱之事。

清康熙名臣于成龍,兩袖清風為人正直,他有資格誅殺大將軍赫裡嗎

再說品階,康熙曾親提“高行清

”匾額,以此褒獎于成龍,讚揚他為國為民做的貢獻,可見他當真是個清官、好官,而赫裡呢,是滿洲貴族,也是康熙的外甥,地位高不可及,在真實歷史中,電視劇中的場景會發生嗎?我們先來說

于成龍的為人。

清康熙名臣于成龍,兩袖清風為人正直,他有資格誅殺大將軍赫裡嗎

一代清廉之官,心中常懷百姓

1617年,萬曆皇帝對朝政之事愈加倦怠,明朝國力也陡轉直下,慢慢衰落,朝政腐敗之事日益常見,官官相護,百姓民不聊生。面對黑暗的官場,于成龍心中似有波濤激盪,迫切想要透過自己的能力,改變這一現狀。

清康熙名臣于成龍,兩袖清風為人正直,他有資格誅殺大將軍赫裡嗎

可誰又能知道,明朝腐敗已達根系。1639年,于成龍前往省城太原參加當年科舉考試,在考場上,考官竟在眾目睽睽之下公然收受賄賂,幫助他人作弊。看到這一幕,于成龍滿心憤怒,他大筆一揮,在考卷上肆意抒發對當下黑暗時局的看法,表達自己胸懷抱負之心。

可當時畢竟不是往日的明朝,于成龍無奈名落孫山,雖有官員可惜他的才華,讓他以備取生的身份參加會試,但于成龍早已心灰意冷,最終藉故回鄉。

清康熙名臣于成龍,兩袖清風為人正直,他有資格誅殺大將軍赫裡嗎

此後清軍入關,

他再次參加科舉,

落榜後進入國子監學習。

1661年,

已經是4

4

歲“高齡”的于成龍

得到前往羅城縣做縣令的機會,當地土地貧瘠,百姓常年吃不飽飯,城內土匪肆虐,經常掠奪百姓錢財。

所以上任第一件事,于成龍決定大力清剿土匪,在此過程中,于成龍將自己的生命置身事外,還曾隻身前往苗寨,勸說對方剿滅惡匪,終於,在他的努力下,羅城縣恢復往日平靜。

清康熙名臣于成龍,兩袖清風為人正直,他有資格誅殺大將軍赫裡嗎

于成龍不斷升遷,康熙帝對他也頗為褒獎

既然土匪已除,接下來便是恢復發展了。

“頭上有青天,做事要存天理。眼前皆瘠地,存心與民同治”

,這是他在辦公處寫下的一副對聯,在生活中,他推崇吃苦耐勞的農民,時常獎勵他們,自己的兒子從千里之外趕來探望,他卻用

蘿蔔

青菜來招待,兩袖清風,更讓百姓愛戴。

清康熙名臣于成龍,兩袖清風為人正直,他有資格誅殺大將軍赫裡嗎

在他的帶領下,羅城縣發展迅速,1667年,經兩廣總督金光祖舉薦,于成龍升任四川合州知州一職,兩年後再次升遷,擔任湖廣黃州府同知,由於政績突出,1673年再度升遷,被調往武昌主持武昌府政務,同年,“三藩之亂”爆發,湖北各地暴亂嚴重,由於此前于成龍在當地有過任職經歷,於是被派遣當地主導局面。

當時吳三桂為了製造暴亂,特封官職“札書”策反官員,可不料事態變故,出現了“偽冒札書”,收到的官員則被大肆濫捕,一時間人人自危。麻城縣曹家河人劉君孚父子,趁此機會發動暴亂。

清康熙名臣于成龍,兩袖清風為人正直,他有資格誅殺大將軍赫裡嗎

于成龍搞清來龍去脈後,先是張貼安民告示,將事態緩和,隨後不顧個人安危,隻身前往賊窩,勸說

劉均孚

,最終在十天之內平息動亂。

1678年,于成龍升遷至福建按察使,過了兩年被升為直隸巡撫,受到康熙帝的召見,康熙帝稱他為“清官第一”,還親自制作詩歌贈送給他,以示寵信,隨後,于成龍被調任兩江總督。

清康熙名臣于成龍,兩袖清風為人正直,他有資格誅殺大將軍赫裡嗎

地位差距懸殊,真實歷史中於成龍並不能處置

“屑糠雜米為粥,與同

共吃”,

這是于成龍的生活常態。1684年,時年68歲的于成龍逝世,在去世之前還依舊在審理案件。

百姓們得知他去世的訊息“遠近聞之,皆

泣,如喪其親”,出殯那天,無數百姓士兵伏地痛哭,連江中流水的聲音都被蓋了過去。康熙帝還親自為他撰寫碑文。諡號“清瑞”,以此紀念他一生廉潔刻苦。

清康熙名臣于成龍,兩袖清風為人正直,他有資格誅殺大將軍赫裡嗎

可即便如此,相對於赫裡的尊貴身份,于成龍也無法處置他。赫裡可是滿洲貴族,當時康熙皇帝的外甥,只有康熙敢處治他,于成龍即便再過優秀,官職再高,也終究是近臣,無法與皇親國戚比肩,就連當時專管刑法的刑部尚書,在

裡面前都要禮讓三分。

清康熙名臣于成龍,兩袖清風為人正直,他有資格誅殺大將軍赫裡嗎

所以即便於成龍真要殺赫裡,基本上也就把自己的仕途一併陪葬,並且,很大可能會連累家族,滿門抄斬只是康熙一句話。另外,在現實中,士兵根本無權進入赫裡的住所,他住的可是滿城,周圍都有八旗重兵把守,想要突破這層防禦談何容易。所以綜合原因,這件事在電視劇中還能虛構,但在真實歷史上則絕不可能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