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在守皇陵?當時是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自中國皇帝修建豪華陵墓開始流行之日起,守陵人一職應運而生,並發展成為文武雙全的守陵軍團。 守陵人工作複雜枯燥,十年如一日,他們負責財物管理,逢年過節準備祭祀活動,維護皇陵安全。 陵的工作世代相傳,世代為死人而活,好在死人不會說話,省得伴君如伴虎,反而更好服務。 在清朝,守陵人的選擇還是有一定的標準的,隨便把農民從土地上拉出來也不是能承擔起它的作用的。 一般來說,清朝的守陵人有三種身份。 是身居高位的大官,還是內府派來的守陵人,還是八旗守陵人。

大清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在守皇陵?當時是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像守護大臣這樣的官員,必須由宗室內部的人才擔任,而且官職不會變小。 與其說他們是來保護陵墓的,不如說是來這裡靜靜地想自己,受到了懲罰。 這種工作到底不好,派出去的高官,不是真沒用,就是犯了大錯誤。 擔任守護大臣期間住在陵寢附近,並不是世世代代在這裡守陵的,所以嚴格意義上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守陵人。 清代皇陵由內務部管理,內務部有權指派人保護陵。 這些人基本上是上三旗的外衣,地位本來是最地下的,當選守陵是歷代的事。 而且,內務部任命守陵人的時候,基本上是陵墓剛建成的時候決定的。 對於這些塗層來說,雖然一生都離開了中央官職系統,不再有有錢人的希望,但相對於原本萎靡不振的生活,皇陵中的守陵生活反而有了改善。

大清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在守皇陵?當時是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八旗守陵人屬於外八旗,他們能成為守陵的兵丁,也是要經過審查的,不是拉關係,就是接受父親的工作。 這些人本來生活就可能很艱苦,成為守陵人後,可能會有一定的改善。 而且對於皇宮裡的工作,守陵的工作更輕鬆,沒有任何約束。 但是,和內務部的守陵人一樣,一旦進入這個地盤,自己的未來幾乎是一定的,沒有任何出息的可能性。 最重要的是在這裡,開始工作的機會基本上等於零。 但是八旗守陵人仍然是人們爭奪的地位。 因為成為守陵人後,原本地位低下、沉默不語的家人會受到政府的善待,不需要納稅和服務。 綜上所述,守陵人並不是簡單的看門人,基本上是與皇族結親、受過訓練的人。 而且,大清死後,守陵人就沒有那麼講究了。 民國政府曾頒佈條例,列舉大清皇帝辭職後的優惠條件,其中明確規定溥儀辭職後清朝宗廟和陵墓仍享有祭祀,民國政府派衛兵守陵、妥善保護。

大清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在守皇陵?當時是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從1924年到1928年,是清陵損失最大的四年。 守陵大臣監守自盜,暗通守陵衛士偷偷將陵墓中的碎片寶物轉賣。 1928年,孫殿英摧毀慈溪和乾隆陵墓,拉走了幾輛金銀珠寶。 這時,守陵大臣和守陵衛士已經出名,清陵就像為盜賊們開門的財寶箱,被他們毆打搶走。

大清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在守皇陵?當時是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守陵人是趙德新,他的祖先原是努爾哈赤的伯父,因政治失誤被罰守陵。 這些守陵之後,人們在清陵附近建了村莊,時代就住在那裡。 對他們來說,守陵已經是祖傳的文化,與奴性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