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年幼繼位,為掌管朝政而設計誅殺表叔?這個計謀實在是高!

漢武帝,一舉將漢王朝推向頂峰的人,上啟文景之治,下開漢武盛世,不僅如此,漢武帝時期,還是漢王朝軍事實力最強大的時期。

危害邊疆的匈奴問題,得以在這一時期解決,然而早年初登帝位的劉徹,卻面臨失權的危機,儼然傀儡。

漢武帝年幼繼位,為掌管朝政而設計誅殺表叔?這個計謀實在是高!

但是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僅僅憑藉一個計謀便將朝政大權收歸手中,誅殺了自己的表叔。

少年危機

從地位上來說,劉徹離太子之位可謂是遙不可及,作為漢景帝的第十子,劉徹的地位其實並不高,但是劉徹卻攤上了一個好姑姑。

漢景帝前元四年,長子劉榮被封為了皇太子,劉徹也趁著封王之機,被封為了膠東王。

館陶公主劉嫖乃漢景帝的姐姐,地位尊貴,而且深受漢景帝母親竇太后的喜愛,因而在景帝時期也是有著極大的權力。

劉嫖聽說劉榮被封為皇太子之後,便打算將自己女兒陳阿嬌嫁給劉榮,於是便前去找劉榮的母親慄姬提親,然而卻遭到了拒絕。

漢武帝年幼繼位,為掌管朝政而設計誅殺表叔?這個計謀實在是高!

雖然說劉嫖之女和劉榮

親戚,但是在古代這種政治聯姻極為常見,遭到拒絕的劉嫖便開始物色其他皇子,最終相中了膠東王劉徹。

於是便前去找劉徹的母親王娡,王娡得知館陶公主想要將女兒嫁給劉徹,立馬便答應了下來。

如此一來,劉嫖便開始支援劉徹,並且經常在漢景帝的面前詆譭劉榮和其母親慄姬。

慄姬也是不知天高地厚,自己兒子被封為太子之後,便時常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引發了漢景帝的不滿。

薄皇后被廢之後,母憑子貴,慄姬應當被立為太子,但是漢景帝卻從未提及,在劉嫖的授意之下,大臣便開始覲見,認為應當冊立慄姬為皇后。

因而引發了漢景帝的不滿,不僅將慄姬打入了冷宮,還廢了太子劉榮。

漢武帝年幼繼位,為掌管朝政而設計誅殺表叔?這個計謀實在是高!

由於劉嫖經常在漢景帝面前稱讚劉徹,劉榮被廢三個月後,劉徹便被立為了太子,其母親也被封為了皇后,這個時候劉徹才七歲。

劉徹的教養在漢景帝的皇子之中是屬於前列的,甚至獨一檔,最終在劉徹十六歲那年,漢景帝駕崩,劉徹繼位,是為漢武帝。

然而登上皇位的漢武帝,才開始面臨著其從未遇見的問題,那就是權力何去何往。

權力何在?

漢武帝登基之時,還未成年,因此權力也被自己的祖母和母親掌握,祖母竇漪房,母親王氏,這二人代表的外戚家族在漢武帝初年實力強大。

竇氏一族的代表人魏其侯竇嬰,是竇漪房的侄子,漢武帝的叔叔,王氏一族的代表人則是王太后的同母異父弟弟田蚡,也是漢武帝的舅舅,被封為了武安侯。

漢武帝年幼繼位,為掌管朝政而設計誅殺表叔?這個計謀實在是高!

竇嬰是丞相,掌握政務;田蚡是太尉,掌握軍事,

這其實也是兩大外戚的平衡之術,相互制衡,牢牢掌握了漢王朝的權力。

漢武帝雖然是皇宮的,然而沒有政務政策,都需要奏事東宮,向祖母和母親稟告。

劉徹雖然還未成年,但是雄心壯志卻顯露無遺,對於這種權力束縛的局面非常不滿,因而也逐漸想要組建自己的政治班底。

因為漢代外戚專權,屢見不鮮,尤其是呂后,讓劉徹對外戚專權非常警惕,在竇嬰和田蚡掌握大權的同時,

劉徹還任命趙綰和王臧為御史大夫和郎中令,

作為自己在朝堂之上的代表,如此一來朝堂之上可謂各方勢力粉墨登場。

但奈何趙綰和王臧所任官職,在朝堂之中發揮的作用並不大,一個御史大夫,

丞相副手,郎中令自然不必多說,更加無法丞相和太尉相比。

漢武帝年幼繼位,為掌管朝政而設計誅殺表叔?這個計謀實在是高!

因而朝政大部分的官員還都是傾向於竇嬰和田蚡,田蚡此人能夠上位,完全是憑藉其姐姐王氏,憑藉漢武帝舅舅的身份被任命為了太尉。

田蚡此人巧言令色,相貌醜陋,在政治上毫無作為,因而不足為患,漢武帝朝堂之上最大的阻礙便是表叔竇嬰。

七國之亂的時候,竇嬰便被任命為了大將軍,參與了平定之戰,因功被封為了魏其侯。

在漢景帝時期就已經籠絡了一大批黨羽,成為了竇氏一族的代表,

在朝堂之上可謂是說一不二,因此漢武帝想要拿回屬於自己的

權利

,第一個要解決的便是竇嬰。

因小失大

漢武帝年幼繼位,為掌管朝政而設計誅殺表叔?這個計謀實在是高!

竇嬰被殺,僅僅是因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竇嬰在竇太后去世之後,權威受到了損害,當時田蚡正值盛頭,其迎娶了燕王的女兒為妻子,身為漢武帝的舅舅,結婚的場面自然宏大。

王太后還下令各地的皇族以及王侯前去祝賀,竇嬰和灌夫也在其中,灌夫和田蚡的關係僵持,

在宴會之上雙方多有摩擦,尤其是灌夫,此時被免官在家,多有不滿,出言不遜,被逮捕囚禁。

因為這個宴會乃是太后所准許舉辦的,其規格之高,可想而知,灌夫如此做,得罪的乃皇太后。

竇嬰冒著危險將灌夫救了出來,並且還主動上書漢武帝,請求漢武帝來主持公道,其實就是找理由來推脫灌夫的罪行。

漢武帝年幼繼位,為掌管朝政而設計誅殺表叔?這個計謀實在是高!

但是沒想到漢武帝卻來了一招坐山觀虎鬥,嘴上說著灌夫罪不至死,卻把事情拿到了朝堂之上,並且召集了灌夫、田蚡等眾多臣子前來辯解。

這些身居高位的人,哪個沒有一點過錯,本來是辯解,到最後官員之間開始相互揭發,一些塵封的罪狀都被翻了出來。

不僅灌夫有罪,竇嬰也被連累,竇嬰想到之前漢景帝去世前曾給了竇嬰詔書,在關鍵時刻可以救命。

然而漢武帝卻以宮中沒有檔案記錄,認為竇嬰在偽造詔書,以此來定罪,

同時灌夫也被判決,全家被斬首。

竇嬰得知之後,也反應過來,這就是漢武帝給自己挖下的坑,灌夫是引子,要解決的便是竇嬰和田蚡兩個大老虎,最終竇嬰被下令斬首示眾。

漢武帝此次所為,可謂是抓住了田蚡、竇嬰、灌夫等人的心理,這些高官,日常貪汙行賄,甚至殺人,盡人皆知,但是卻相互掩蓋,相互包庇。

漢武帝年幼繼位,為掌管朝政而設計誅殺表叔?這個計謀實在是高!

因而很難定罪,但是一旦相互反目,那麼這些罪行便成為了相互攻擊的理由,最終把對方拉下水。

總結

對於竇嬰來說,漢武帝的意圖再明顯不過,但是卻避無可避了。

當漢武帝選擇把這件事情拿到朝堂進行討論的時候,其實就註定了竇嬰沒有退路,最終結果只能是往漢武帝挖好的坑裡跳,走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