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犯下重罪,雍正卻護著他,乾隆當皇帝后直接把他殺了

清朝每個皇帝都有自己的行為方式,很多皇帝不能按照先帝的理念治國。 最簡單的例子是康熙和兒子雍正的治國理念正好相反。 康熙被稱為千古一帝,透過文治的武功,確實成就了千秋的偉業,但說起治國,康熙要比他兒子雍正、火大。

此人犯下重罪,雍正卻護著他,乾隆當皇帝后直接把他殺了

康熙這個人“鬥爭”更好,治理國家真不行。 特別是康熙末期,貪官橫行,國庫虧損,國家一團糟。 好在康熙選擇了好的繼承人。 他的兒子雍正繼位後大搖大擺改革,懲治貪官汙吏……經過雍正十多年的改革,清朝官場人事人事人事明治,國庫富裕,老百姓安居樂業,從一片這一點來看,康熙與雍正的治國理念截然不同,清朝皇帝有包括雍正的兒子乾隆在內,他和雍正的很多理念也不同,在某些方面正好相反。 例如雍正朝的一個人。 他在雍正身邊是個非常可靠的人,但時代變遷後,雍正的兒子幹隆帝對他並不怎麼看好,就把他凌遲處決了。 這個人就是雍正朝的曾靜。

此人犯下重罪,雍正卻護著他,乾隆當皇帝后直接把他殺了

說這件事要先從清朝建國說起。 清軍入城以來很久沒有平定各地的混亂。 他們的遊牧文化對漢族來說野蠻粗暴,因為清軍為了平息暴動在江南地區展開了大規模的殺戮,很多人開始高呼反清復明的口號。 此時,白蓮教也應環境而生,曾悄然受到周圍人的影響,漸漸覺得明朝才是正統,清朝是外來侵略者,他內心憤懣,到處提著“反清復明”的口號宣傳。

此人犯下重罪,雍正卻護著他,乾隆當皇帝后直接把他殺了

站在雍正帝之上後,囚禁兄弟,整頓官場,本來就危害了很多人。 因此,曾靜甚至到處傳言雍正皇位不正之風。 他的發言給雍正帶來了很大的麻煩。 雍正也知道,不僅曾靜一個人,民間很多人對他的印象普遍不好,雍正就想出了恢復自己名聲的好辦法。

此人犯下重罪,雍正卻護著他,乾隆當皇帝后直接把他殺了

曾靜重罪,逮捕曾靜後,雍正叫來了曾靜。 他讓曾靜說出對清朝的不滿,並一一回答。 他下令在旁邊記錄下兩人的對話,最後總結成了《大義覺迷錄》這本書。 當然書的內容有利於雍正。 《大義覺迷錄》記錄了很多尖銳的問題,與政治密切相關。 曾靜也這樣問過雍正。 “華與夷之間有什麼區別”? 雍正認為天下一家,不應該分成這些派系。 他周文王也是西夷,舜也是東夷,所以夷不夷並不重要,重用政治家有仁德之心。

此人犯下重罪,雍正卻護著他,乾隆當皇帝后直接把他殺了

不得不說雍正的這些措施非常有效。 在他的控制下,民間對他漸漸產生了好感。 為了證明自己說的華夷家庭論調,雍正不僅殺不了曾靜,還得保護他。 他必須表現出自己的度量和寬容。 曾靜因此保護了小生命。 但乾隆即位後不必擔心雍正,曾靜被乾隆以誹謗先帝罪處決。